2019年年初,我的寶寶順利出生了,原以為休完產假可以回歸職場的我,卻因為「千古難題」婆媳矛盾被打回了原型。
地域差異、觀點分歧、育兒理念的差異每一個都是硬傷,更是要命的是婆婆每晚和老公的碎碎念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夫妻生活。思前想後,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就是自己帶娃。
每個人的處境不同,而我尤為尷尬,老公很介意我沒有工作,覺得婆婆閒來無事,我卻不肯讓她帶娃,而對我這個差點產後抑鬱的媽媽卻只有一句:「你這樣沒工作、不賺錢你覺得好嗎?」
老爸也絲毫不支持我,覺得我碩士畢業放著好好的工作不要,辭職在家很沒有出息。
去公司辭職的時候,同事們更是紛紛勸我:「不要想不開。」領導更是為此跟我長談了很久。
大家一致認為我是因為頭腦不清,衝動才做了這個決定,甚至很多人勸我把孩子送回老家給婆婆帶,這樣婆媳矛盾也沒有了,我還可以去工作。其實做這個決定,我是謹慎的,我用了三個月才下定決心放棄工作,比起工作,我更知道教育好孩子的未來意味著什麼,而我給孩子的愛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我不想缺失陪伴孩子的每一個時光。但是做這個決定我也是艱難的,全職帶娃沒有錢就是媽媽們的硬傷,與社會脫節也是軟肋,我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圈,也想要有錢帶娃走天涯,幸運的是我結識了頭條,來到了頭條育兒。
因為育兒,所以來到頭條育兒
到處投稿、寫文、開公眾號,兜兜轉轉一大圈,才有幸結識了今日頭條、成為了頭條的創作者,我想這也許是我今年最棒的決定了,沒有之一。
6月底我才開通了自己的頭條號@陽媽育兒大作戰,因為寶貝名叫陽洋洋,所以自許陽媽,從此擠進了育兒大部隊。在這裡認識了好多育兒領域的作者,才發現原來頭條育兒簡直就是全職媽媽的天堂。這裡有很多一手帶娃,一手寫文養家的創作者,甚至還有很多二胎媽媽,兩娃還保持日更,大家都在帶娃的同時也有了自己想做的事,這不僅讓我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也讓我重新燃起了鬥志。
既然那麼多媽媽都可以,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持呢?
我想頭條育兒為我打開了一扇窗,窗內是孩子和家,窗外是詩和遠方。
窗內是孩子和家,窗外是詩和遠方
其實我也是個斜槓青年,本職工作科技相關,業餘愛好情感分析、日本動漫、心理學和攝影,平時喜歡吃喝玩樂加旅遊,但是眾多領域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育兒,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成為了一名媽媽,就想做一個成長型的好媽媽。
平時與孩子接觸的過程中我總會有很多新發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心理發育,精神成長,樣樣都有學問。混合喂養有什麼注意事項?小寶寶怎麼才能睡整覺?寶寶厭奶怎麼辦?如何才能讓寶寶更快樂?這些出現在我家寶寶身上的各種問題我都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研究,而成為育兒領域的創作者,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平台去分享我的經歷和知識,這讓我也育兒的途中還可以幫到別人,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育兒也能助人,何樂而不為
當有人給我的圖文點贊的時候,當有朋友說:「寫的真好,支持你」的時候,當有朋友私信我如何解決孩子問題的時候,當有人問我如何輕鬆面對孕產的時候,我漸漸發現了自己在頭條的價值,能夠幫助那些和我一樣的父母,把我的育兒經分享給他人,這就是我來頭條育兒的初心。
所有父母都想要給孩子幸福的未來,快樂的人生,高質量的陪伴,我也是這千千萬萬中的一員,我也有一顆想要快樂育兒,育好兒的決心。所以選擇育兒,也是我心之所向,因為有動力才會有信心走的更遠。
育兒,我心之所向
來到育兒領域成為創作者,我也是一路披荊斬棘,頭條非常吸引我的一點就是只要你敢努力,我就敢給你機會。從什麼都不懂的小白到開通問答收益、過原創、加V、得青雲,再到現在跟隨組織準備開通專欄,每一步都必須腳踏實地才有真金白銀。
最初的自己也有著各種焦慮,每天答三五道題卻依然沒有優質問答,有時候給寶寶喂了奶,半夜三五點還趁著他睡覺在那裡答題,最後一條優質好幾天都沒過,眼看倒計時都到了個位數,緊張感再次襲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日復一日的堅持讓我如願認證了育兒領域創作者,也收到了問答收益開通的好消息。
問答,我在頭條解鎖的第一個技能
作為頭條小白,我也很羨慕那些優質創作者,閃閃的黃V就像是平台的一份肯定,就在我還沒有成為優質創作者時卻意外收到了頭條育兒官方社群的邀請,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社群里有很多有能量的夥伴們,他們會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會分享他們在頭條育兒的心得體會,這讓我得到了更快的成長。
想要和他們一樣成為優質領域的創作者,開通原創就是必備技能,默默點下了圖文原創申請,卻收到那條你的圖文不詳實,這一點就又是一個月,這期間正好趕上李砍柴老師在頭條的免費寫作班,說實話真的是乾貨滿滿,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原創如期而至,隨著原創功能解鎖,一大波好消息像我襲來,雙標題、加黃V,青雲自薦,驚喜來得猝不及防。
生活總是能給我們驚喜
驚喜的同時,我也開始思索如何才能更好成長。小白探索的道路並不容易,畢竟我的時間有限,每天又只有一個人帶娃,看書、寫文的時間只有孩子睡覺後,時間很緊張。想要輸出高質量的文章,每天晚上孩子睡了我都在不停的看書、找素材、寫寫寫,而這樣我的更文效率很低,三四天才能寫一篇,好在我有一顆「佛系」的心,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重質不重量,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
因為成為了頭條育兒的創作者,逼自己持續輸出也成了我每日必做的事,這個過程里我也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如何能給寶寶加輔食?如何給孩子戒夜奶?如何做才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如何做才能和孩子之間建立安全依戀,漸漸的我發現潛移默化中我也會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
我家寶寶從三個月開始厭奶,持續到6個月,這中間我想了很多辦法,也很擔心孩子營養不良。當我開始慢慢去研究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吃奶?我漸漸了解到這是絕大多數孩子都會有的厭奶期,我便不再那麼焦慮,更理性的看待這件事。
準備給孩子斷夜奶,也是因為之前看了太多相關的文章和專欄,所以那些方法熟記於心,延遲滿足孩子、逐漸減少夜奶次數,所以實踐起來不再盲目,不再是和孩子硬碰硬,我知道孩子到了六七個月已經具有了這種睡整覺的能力,而我只是一個幫助他的人。
育兒,從此有了方法
在不斷豐富自己育兒知識的過程中,我也可以更理性的去養育自己的孩子。遇到問題時,不再是瞎子摸象,不知所措,而有了正確的方法。
我也會關注其他育兒領域的優秀創作者,從他們那裡取經,學習如何更好的育兒,學習如何在帶娃之餘管理好時間,寫出更出彩的文章。
至此,我的頭條育兒道路才剛剛開始,我還有很多想要做而沒有做的事,希望下一次有機會分享我的頭條育兒經時,我可以一邊寫著文,一邊帶娃走天涯了。
我是陽媽@陽媽育兒大作戰,喜歡可以點贊關注我,一起快樂育兒,做成長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