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十一診室(微信公眾號ID:consultingroom_11)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導言
從女神到大嬸的距離,就是從臥蠶到眼袋的距離。臥蠶可以大大提升個人魅力,而眼袋則會嚴重拉低顏值。如果出現了眼袋,那麼眼睛也就基本告別了放電技能。
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都長在眼睛下方,但臥蠶和眼袋的地位卻天差地別。所以,每一個眼袋都不甘心被主人嫌棄,幻想著自己變成臥蠶,從此共享恩澤……
這兩個同住在眼睛下方的鄰居有時會被混淆,讓人傻傻分不清,很多有眼袋的寶寶憧憬著「我的眼袋是不是有朝一日能變成臥蠶呢?」而不少有臥蠶的寶寶則擔心「我的臥蠶會不會變成眼袋呀?」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小妙招教你一分鐘、三個月或者用一支藥輕鬆去眼袋,方法繁多、不勝枚舉。那麼,到底哪些可信,哪些是扯淡呢?
要想練就一雙去偽存真的火眼金睛,今天我們照例來學點乾貨。
臥蠶和眼袋,分別是什麼?
臥蠶是微笑時出現在下眼睫毛下方的一條橢圓柱形隆起,它能增加眼睛的立體感,使眼睛顯得俏皮可愛,透著青春活力。
而眼袋則是眼睛下方呈三角形的袋狀突起,常伴隨著皮膚的鬆弛及細紋。眼袋會使人顯得疲憊和蒼老,宛如歲月在心靈的窗戶下遺留的一筆輕愁。
臥蠶在靜態時並不明顯,而在微笑時飽滿且突出。眼袋則時時刻刻掛在兩眼下面,訴說著你的睏倦。
圖片來源:網絡
臥蠶和眼袋的成因
要想擁有臥蠶、告別眼袋,那我們必須了解二者的成因。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眼睛的內部結構。
眼眶是由不同的顱骨拼接而成的一個四面體形(骷髏頭見過吧~想像一下),眼球就處在這個四面體當中。六條長條狀的眼外肌一端附著在眼球上,向著不同的方向牽拉,使得眼球可以轉動。眼球、眼外肌和眼眶骨之間的空隙中填充著脂肪組織,它們就像海綿墊一樣包繞著眼球,保護著它。
在這個四面體的底部有一層纖維薄膜——眶隔封閉,可以阻隔眶內脂肪向外溢出。眶隔的外面是肌肉——眼輪匝肌以及皮膚。眼輪匝肌是一片扁薄環形肌肉,形如一塊中間有個圓洞(瞼裂)的餅,收縮時可以封閉瞼裂,即閉眼。
了解了眼睛的結構,再來分析臥蠶和眼袋的區別就會一目了然。
臥蠶和眼袋有著截然不同的形成原因:臥蠶是下瞼緣(瞼裂的邊緣)下的眼輪匝肌收縮形成的隆起,本質是一長條肌肉,舒展時(靜態)平坦,收縮時(笑)突出。
而眼袋則是眶隔鬆弛後眶內脂肪脫出造成的鼓包,一般還伴有眼輪匝肌和皮膚的鬆弛,所以靜態時眼袋突出明顯,微笑時由於眼輪匝肌的收縮會略有減輕。
圖片來源:網絡與《plastic surgery》
能不能運動?
臥蠶的有無和大小几乎是先天決定,但對於眼袋我們可以常常聽到這樣的感慨:我以前沒有眼袋的,怎麼最近這麼明顯了?是因為年紀大了,還是熬夜太多?
眼袋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先天遺傳型和衰老鬆弛型。
圖片來源:《plastic surgery》
先天遺傳型,顧名思義,多來自家族遺傳,通常年紀輕輕(20歲~30歲)就出現眼袋。這種類型以眶隔脂肪突出為主,下眼瞼的眼輪匝肌和皮膚一般不會鬆弛。眼袋早早地不請自來,別提寶寶心裡有多苦啦!
另一類是衰老鬆弛型眼袋。隨著年紀漸長,眶隔、眼輪匝肌以及皮膚開始鬆弛,眶隔內脂肪隨之脫出,從而在眼睛下方形成袋狀改變。具體又可以分為單純皮膚肌肉鬆弛型、脂肪突出型以及混合型。
衰老鬆弛型眼袋形成的原因就是衰老。衰老不可避免卻可以延緩,任何加速衰老的不良習慣都會導致這一類眼袋提早出現,比如熬夜、酗酒、吸煙、不健康飲食等。此處話題雖為老生常談,卻是最簡單樸實的道理。
相反,平時做好眼部保濕、防曬、局部熱敷或者按摩,通過這些保養皮膚的方法,確實可以促進眼周血液循環,起到適當預防眼袋的作用。
有了眼袋怎麼辦?
臥蠶且有且珍惜,眼袋且有別心塞。倘若已經出現了眼袋,非手術方法往往難以改善,只有手術切除的效果最明顯。有人可能會說:「我用的XX眼霜感覺挺有效果。」你也說了,只是「感覺」而已~
因為先天遺傳型和衰老鬆弛型眼袋形成的原理不同,所以去除它們的手術方法也不同,分別是內切眼袋術和外切眼袋術。
圖片來源:《plastic surgery》
內切眼袋術
——先天遺傳型眼袋
先天遺傳型眼袋的特點是下眼瞼皮膚和肌肉不鬆弛,以眶隔脂肪膨隆、突出為主要表現,所以手術的目的也是以去除多餘脂肪為主。
手術方式是內切,即翻開下眼瞼(對,就是做鬼臉的動作),從下眼皮內側做切口,去除眶隔脂肪,一般不需要縫針和拆線,眼睛表面看不出任何手術疤痕。
外切眼袋術
——衰老鬆弛型眼袋
衰老鬆弛型眼袋除了需要去除多餘的脂肪外,還需要去除部分鬆弛的皮膚和肌肉,從而適度收緊下眼瞼皮膚。
這種情況需要進行外切眼袋術,手術切口選擇在下瞼緣下方2mm~3mm左右,術後需要縫合切口的皮膚,一周左右拆除縫線,眼睛表面可以看見一條平行於下瞼緣的線狀疤痕,半年左右疤痕會淡化至不明顯的程度。
其他微創手術
除了內切、外切眼袋術,還有一些更具親和力的微創手術,比如雷射或射頻溶脂去眼袋。這兩者是利用細長的光纖或者射頻電極頭刺入眼袋內部,用燒灼的方式融掉脂肪,同時產生的熱量可以加熱皮膚膠原組織,促進皮膚緊縮。
這兩種手術方式侵入性小,因而更容易讓人接受。但目前應用不廣泛,非常規開展,效果也不如傳統手術明顯。
Q:去眼袋手術是否可以一勞永逸?
答:不可以。雖然手術去除了當前多餘的脂肪和鬆弛的皮膚、肌肉,但人體的衰老每時每刻都不停歇,衰老的速度決定了去眼袋手術效果維持的時間。因而,即便手術效果不錯,日常仍需堅持保養。
完
還有很多寶寶雖然沒有眼袋,但也沒有臥蠶……不要著急,有不止一種辦法可以讓你擁有一對迷人臥蠶,使你的眼睛電力十足。
第一,畫出來。沒錯,高光和陰影的搭配可以一分鐘組合出一對臥蠶,而且還是長寬、大小、比例不同的百變模式。
第二,填充。玻尿酸和自體脂肪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兩種填充物,對於沒有臥蠶卻又對它愛得瘋狂的寶寶們來說,這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通過填充得來的和天生自帶的臥蠶還是有些不一樣。填充的臥蠶在靜態時仍然存在,眼睛會時時刻刻給人一種笑盈盈的感覺。
第三,P圖。此處省略若干字……
參考文獻
[1] 王煒. 整形外科學[M]. 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2] Neligan P C. Plastic Surgery[M]. 3rd ed. New York: Saunders, 2012.
[3] Parsa A A, Lye K D, Radcliffe N, et al. Lower blepharoplasty with capsulopalpebral fascia hernia repair for palpebral bags: a long-term prospective study[J].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8, 121(4): 1387-1397.
[4] Sensöz O, Unlu R E, Percin A, et al. Septo-orbitoperiost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lpebral bags: a 10-year experience[J].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1998, 101(6): 1657-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