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心,一個優秀班主任的教育心得,這3點值得重視(好文)

2019-10-10   父母圈

導語:多年的班主任生活,讓我的心越來越柔軟,也越來越體會到光有愛還不行,還要把我們的愛灑下去,讓我們的愛成為心與心的橋樑。2014年我又光榮的成為了一名啟蒙老師---一年級的班主任!

【案例始末】

我班有個學生叫張某。他上課很隨意,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紀律觀念。一節課下來,要麼搞小動作,要麼躺在凳子上,要麼還發出怪怪的聲音。下課喜歡一個人瘋跑,如果有同學妨礙他,他就大打出手,不見血不收手。經常遲到,不做作業,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有很多同學向我告他的狀。父母也賠了不少的不是,還賠償了不少的金錢。

剛開始我也沒有太放在心上,認為是小孩子不適應一年級的生活而出現的一系列怪行為。於是,我就用我老一套的方法,對他的行為及時的糾正,有孩子告狀我也及時處理,教會他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上課時,我多關注他,讓他儘量參與到課堂中,利用提問抓他的注意力,利用及時的表揚糾正他的坐姿,利用全班的口令來約束他的怪聲。

在一個月後,他的怪行為慢慢的變少了,好像能正常上課了,告他狀的孩子也少了。我正對自己的方法洋洋得意時,卻發生了一件讓我們頭痛的事。

在一次處理他與同學矛盾的時候,我正在跟他說教,他突然發狠,對我拳打腳踢,我當時蒙了,一下沒有反應過來,只聽到他一邊打人一邊吼著「你為什麼冤枉我,你為什麼冤枉我!」我一反應過來也紅了眼,馬上制止了他。

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在自己犯了錯的情況下,還用毆打老師來發泄自己心中的委屈,我想他的心理肯定壓抑了太多的負面情緒。這些負面的情緒可能是在家裡或是學校或是社會關係中無意中形成的。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回家冷靜處理,我馬上聯繫他的媽媽,及時溝通發生的情況,讓家裡引起重視。可是張某死活不願意回家,在地上打滾。他媽媽也拿他沒辦法。這時我悄悄的向他媽媽從側面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

原來家裡只有他一個孩子,全家兩代人都把他捧在手心裡,什麼事情都是四個大人幫他完成,只要是他的要求基本上是要滿足的。如果不滿足,他就大發脾氣,家人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教養出來了問題,而是認為孩子脾氣大,很任性!

所以在親戚朋友之間的來往中,孩子只要一與其他孩子有矛盾,家人馬上就出面把他拉走,不管對錯就是讓孩子回家。久而久之,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也沒有什麼朋友!甚至為了避免與別人有矛盾,父母基本上不帶他參加人多的活動。有時把孩子一個人關在家裡。

父母發現只要不惹他,他一個人要麼自己看書,要麼自己玩遊戲,很是乖巧。而且大多數時間孩子都是選擇看書,看了好多課外書,說話談吐都很有進展,父母很是高興,所以更加不願讓孩子出去。只有爸爸在空閒時間帶孩子出去爬山,或是與孩子下棋,所以孩子很是喜歡爸爸。

我找到了孩子問題的原點,開始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我重新處理他與同學的矛盾,我把兩個孩子一起帶到了辦公室,什麼也沒有說,只是對孩子說:「你們倆的事情我都能理解,我也明白你們都很愛班集體,所以請你們現在先回家休息一天,後天再來學校。因為你們打架的事情,影響了班集體積分。老師先與學校處理好了,明天再來處理你們的事情,你們看行不行?」兩個孩子這時都很乖巧的願意跟家長回家。

第三天一來學校,我就把兩個孩子一起帶到辦公室。我不是問孩子哪裡出錯了,而是說:「你們倆先告訴老師,你們哪裡受了委屈,要用打架來解決問題?」這時張某馬上說:「老師,他冤枉我,我沒有用沙子弄他!」「嗯,他冤枉你了!他是怎麼冤枉你的?你又是怎麼處理這個冤枉的?」「他罵我是個癲子,用沙子弄他。我就打了他一拳。」「哦,他冤枉你,罵你,這是他的不對哦!你受委屈了,李某你應該向他道歉,你沒有弄清楚就罵人,還冤枉了人家!」李某覺得很是委屈,流淚眼淚跟他說了對不起。我馬上表揚李某:「你也受了委屈吧,但還是知道自己罵人不對,而且忍者委屈跟同學道歉了,大膽承認自己的錯誤,真是個勇敢的學生!那好吧,現在你來說說你的委屈吧!」「老師,當時我站在操場上,突然頭上撒下好多沙子,我回頭一看就看到張某站在後面,手裡還抓著沙子,就說你為什麼弄我,他說沒有,我不信,因為後面只有他一個人。所以就罵了他,他就過來撒沙子,還打我!」李某一邊說一邊哭了起來。「哦,張某,是不是他說的,你後來確實撒了沙子,還打了他?」「但第一次確實不是我,我正低頭在抓沙子呢!」「嗯,那你有沒有向李某說清楚,你只說了你沒有,對嗎?」他點了點頭,說「我也不知道第一次是誰撒的沙子,但不是我。」「嗯,我不管誰撒的沙子,反正是不對的!你能向李某道歉嗎?」「對不起,我不應該撒沙子,還打你!老師,對不起我還打了你!」他非常內疚的低下了頭。「你的道歉我接受了,原諒你了,老師相信在以後的事件中,你一定不會用打來解決問題了。老師超級喜歡你們,你們知道自己的委屈還是願意向對方道歉,我相信你們也能在以後的問題中找到自己的錯誤與委屈,而且能及時用這種比較溫和的方式來處理!我相信我們的班集體有你們這群勇敢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我們不怕犯錯,犯了錯改過來就好了,我們是學生,犯錯就是一種學習的機會!祝賀你們學會了處理誤會的矛盾!」

在第二周的班會課上,我也把處理結果在班上說了,還表揚兩個孩子的認錯態度,並把這件事情拍成了微電影,讓孩子們學會處理生活中的矛盾,還獲得了二等獎,其中的主角就是張某。我還在班上選了幾個活波開朗的孩子與張某交朋友,讓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去無聲的影響他,讓他不再是一個人玩,經過一年的培養,他完全融入了班集體。我一直帶了他三年,三年中他都沒有出現不良行為。而且成績是班級的特優生,還會幫助同學。完全像變了一個人,我一直非常關注他的心理狀況。覺得應該是進入了心理健康狀態!

【案例分析與反思】

01 以人為本,以愛育花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社會的未來,是家庭的支柱。

作為一名教師,應「以人為本」,以愛育花,接納每一個不完美的孩子。比如張某,他的行為讓人喜歡不起來,甚至他還挑戰老師的權威(毆打老師),如果我不是學習了心理學,我可能無法理解孩子的大膽行為。甚至會覺得孩子侮辱了老師。想想如果長期以往,孩子到社會上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無人能預知了。教育是心靈的藝術。

愛從接納開始,孩子的成長從用愛滋養開始

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樑。愛從接納開始,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接納孩子的錯誤,接納孩子的所有,因為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

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

陶行知的「三顆糖的故事「深深打動過我,讓我相信孩子都是願意變優秀的,只是他們有時不知道方法。比如張某,他被人冤枉了就打人,其實就是一種無助的表現。我們應該用愛去滋養他,用愛去影響他,用愛去喚醒他,讓他在愛中成長,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以後不會太差。

我經常跟家長說,越名貴的花朵,需要更細心的呵護!不用怕孩子出問題,有可能你的孩子是一株成長中的名品花朵。請用愛去細心呵護吧!他會帶來耀眼的風姿!

02 巧用鼓勵的技巧,在孩子心中埋下愛的種子

巧用鼓勵,以心育心 。孩子們喜歡鼓勵,更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樣。沒有鼓勵, 他們就無法正常生存。但是我們老師應該學會巧用鼓勵,以心育心。比如張某的行為,他一聽到別人冤枉他,就氣的咬牙切齒,緊握拳頭,他生氣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對象是誰,當老師在說教時,他也失控了。如果我也因為他的行為生氣而失控,那事件就更嚴重了,我是馬上走出教室,聯繫家長,結束孩子在學校的時間,讓他冷處理。當然也是讓自己冷處理,當冷處理過後,我們大家其實都知道自己的錯誤。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更多的是關注自己的委屈來掩蓋自己的錯誤。

所以我將心比心,讓孩子先說自己的委屈,再來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孩子的心理更能接受,心順了的時候,老師及時鼓勵,讓孩子關注的就是自己敢於承擔責任,敢於承認錯誤的勇氣,而不是關注錯誤的本身。這種時候,孩子的委屈也不存在了,心中滿滿的都是驕傲與欣喜。

老師一步一步用心去換孩子的心,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愛的種子,這樣孩子與老師的相處會越來越和諧,師生關係也會越來越讓人感到愉快,這種氛圍下,想讓孩子不優秀都不行,想要孩子不喜歡老師都很難哦!巧用鼓勵,以心換心,以心育心。

03 重視家庭教育,讓愛變得智慧與理智

在張某的事件中,我深深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對孩子的溺愛,讓孩子完全在真空中長大,避免孩子受傷(身體方面)就事事包辦,甚至剝奪了孩子與人相處的權利,形成了孩子孤立的性格與遇事無助的暴力行為。這種愛不但不會讓孩子受益,反而讓孩子深受其害,所以我們老師更應該與家長一起成長,為孩子搭建平台,讓孩子接受正確的愛,理智的愛,尊重的愛。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他是無法反抗父母的決定的,比如張某的父母不讓孩子做任何事,孩子根本就不知這是在剝奪自己學習生活的機會,比如每次一與人有矛盾,父母就把孩子帶回家,這是剝奪了孩子處理矛盾的機會,也失去了交朋友的機會。

一系列的決定,孩子根本就無力反抗,也無知結果,所以他只會用暴力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然而父母還覺得自己能容忍孩子的壞脾氣,是自己對孩子的愛。我們旁觀者,真的是為孩子可憐也為孩子感到可悲。可是卻無能為力。

結束語:綜上所術,我們更應該重視家庭教育,讓愛變得更智慧與理智。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各界人士也越來越關注心理教育,更重視家庭教育。作為一名熱愛學生的老師,我會積極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配合家長,用愛育花,用心換心,以心育心,努力培養心身健康的下一代。

文/陳岳玲


一個優秀的小學老師。從領導到同事,從家長到學生,對這位老師的評價都非常好。一個足以影響孩子一生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