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年,熱狗攜新專輯《廢物》回歸,內地版卻少了一首歌

2019-06-06   北方公園NP

作者:王小笨

時隔7年,熱狗發行了自己的新專輯《廢物》。不過和台灣版相比,內地版少了一首歌。

這首歌名叫《就讓子彈飛(Let the Bullet Fly)》,歌是他和頑童的瘦子 ESO 合唱的。歌詞挺狠的,上來就是「把他們拖去槍bi,把他們拖去槍bi,把他們拖去槍bi,讓他們知道他的末日將近。」

熱狗在這首歌里,唱的其實台灣近幾年熱度最高的社會話題:廢死問題。如果以台灣廢死聯盟成立算起,這個話題也爭了16年了,用廢死聯盟內部人士的話說,死刑的存廢大概是台灣唯一能超越 party 之爭的話題了。

從歌詞來看,熱狗的觀點當然很鮮明,他反對廢除死刑,並且主張堅決執行死刑,否則「正義要怎麼寫,難道正不勝邪」。熱狗的觀點當然也是目前台灣的主流民意,畢竟近年來台灣發生多起殘忍的兇殺案,殺人分屍、女童割喉種種,深植於東方道德體系里的『一命換一命』思想還是占據著上風。

不過台灣每一次執行死刑都算得上是大事,去年8月殺人犯李宏基被執行死刑,還被看作是台灣廢死進程的重大挫折,而李宏基之前上一個被執行死刑的,正是轟動全台的台北捷運無差別殺人案的兇手鄭捷。

如果看了前段時間大熱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應該對這起案件並不陌生,因為它正是《我們》的原型故事。

當然比起熱狗直截了當的態度,《我們與惡的距離》呈現的視角會更多元。前期籌備的時候,編劇呂蒔媛甚至設想了十個角度,用導演林君陽的話說,事件中每一個角度每一個細節都是「小珍珠」。

在拍攝《我們》的過程中,林君陽一直思考亞里士多德有關悲劇的定義:他們是善的,是比我們更好的人,他們的受苦使人反省、使人警覺,最後《我們》也給觀眾留下了一個經典的思考,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二十年時間,去養一個殺人犯」。

在《我們》開播之前,有很多業內人士質疑,「台灣人看得了這麼硬的東西嗎?」但大結局3.4%的收視率,Twitter 話題榜第一名這些都證明,台灣人不僅看得了,而且看得好。當然也不只是台灣,《我們》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5,基本鎖定了年度華語劇集最高評分。

不管是熱狗這樣直抒胸臆、拳拳到肉的表達,還是《我們》這樣更為多元深刻的思考,至少不同的創作者在面對同樣的社會問題時,都能夠做到無所顧忌,毫不避諱,直接討論,一句簡單的羨慕是不想說也得說的。

借用並改編豆瓣上的一條評論,「我們講同樣的國語,我們面對同質的社會議題,但這樣的文藝作品,我們不敢做,也做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