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升你的工作質量,優化你的思考能力,這兩種思維形式很重要

2019-10-21     慕妤說

人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有時為了提高效率,於是很容易會形成一些固定性、模型性、習慣性的思維方式。

這種思維方式,會慢慢固化成「思維定勢」,從而導致我們在面對一些需要靈活處理的問題時,而覺得束手無策。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過:「人總要受沿襲已久的陳規舊習的支配,這在生活中是允許的,但在工業企業中,是必須排除的惡習。」

可以說,思維定式並不是問題,只要當我們遇到一些不同以往的難題時,懂得如何打破思維定勢,這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思維潛力。

一般來說,固化的思維有兩個特點:

1,具有形式化的結構;

2,具備強大的慣性化;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這樣,先來思考一下這個思維遊戲:

桌面上擺著一張一百元的鈔票,鈔票正中壓著一把豎立放著且沒有開刃的菜刀,而菜刀上支撐著一個橫過來的木槓,木槓兩端則繫著兩個平衡錘一樣的東西,稍微晃動就會倒下來。

現在要求你在保持木槓平衡的前提下,把這100元取出來,你會怎麼做呢?

這是心理學家設計的一個關於思維定式的遊戲。而大多數遊戲者,都因為想不到在保持木槓平衡的情況下,如何把鈔票取出來。

為什麼會這樣呢?對於這個遊戲,我們的思維定勢是在哪裡呢?


其實,100元就是我們的思維定勢,因為我們認為,把這100元取出來,一定要是完整、無損的。

問題是,題目並沒有要求我們一定要把這100元完整地拿出來啊,而我們卻覺得,只要把完好無損的一百元拿出來,才算得上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當我們打破這個思維定勢,不要顧忌一百元的完整性,那麼你把鈔票慢慢剪開兩張,就不會移動到木槓,從而更容易把鈔票取出來了。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懂得打破思維定勢,培養創新思維意識。當我們面對問題、矛盾和困難時,要敢於破除習慣思維、摒棄條條框框。

這樣才能培養出獨立思考,從而探索新路徑、新思路,最終創造新成果。

其中,有兩種思維方式,對於我們培養創新思維意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發散思維,以點到面的輻射性思考方式

發散思維,也可以稱為「輻射思維」、「擴散思維」或者「多向思維」。

其意思,是指人們在思考問題時,切入點不拘泥於特定的某一點或某個單獨線索,還能從多種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設想和方案,從而擴大解決問題方案的選擇餘地。

創新思維意識,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發散思維,大腦在思維中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通常就是人們所說的「鬼點子多」、「一題多解」、「一物多用」等,這些都是發散思維能力強的表現。

面對問題時,思考者從已經獲得的相關信息出發,然後從多方向、多角度、多層次地儘可能擴展思維,全方位思考本體事物,而不是僅僅拘泥於已有的方法,固定的規則。

發散思維是從已有的既定信息條件下,推導衍生出新的信息,關鍵在於需要從同一來源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輸出。

發散思維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材料發散,以某個物品儘可能多的「材料」,以其為發三點,設想它的多種用途。如磚頭,除了用來砌牆,還可以幹什麼?

2,功能發散,從某事物的功能出發,構想出獲得該功能的各種可能性。例如沙發是用來做的,而沙發床就從坐的功能出發,添加出睡床的功能。

3,結構發散,以某事物的結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該結構的各種可能性。例如橋樑是左右結構,從一邊跨越到另一邊,那麼梯子就是上下結構,從下面到上面。

4,形態發散,以事物的形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各種可能性。例如軟膠的形態是多變的,所以就有了利用軟膠這種形態去情節鍵盤。這種軟膠,就不僅僅是用來清潔鍵盤的。

5,組合發散,以某事物為發散點,儘可能多滴把它與別的事物進行組合成新的事物。例如雞尾酒,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去組合新款。

6,方法發散,以某種方法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種可能性。例如「刻意練習」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用來鍛鍊彈鋼琴,還可以用來提高自己的口才。

7,因果發散,以某個事物發展的結果為發散點,推測出造成該結果的各種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測出可能產生的各種結果。

這七種發散思維的運用形式,對我們的思考都有顯著的影響。

好比上面「取鈔票」這個問題,就是運用因果發散這一形式,只要能夠把鈔票取出來,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保持到木槓的平衡,那都是適用的。

可以說,掌握髮散思維,就能夠讓我們面對問題時,不會拘泥於常規方法,不會一根筋、一種方式走到底。

否則,這種固化的思維,就很容易讓我們陷入困境而無法自拔。


那怎麼鍛鍊這種思維方式呢?大概有三種方法:

方法一,展開你的想像力;

發散思維要求的是思維的廣度,跨度很大,需要大膽的海闊天空的展開想像,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繫。

因為任何事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肯定跟其他因素產生關聯,只要我們通過開闊的想像,找到這些相關的因素,擴大思維的範圍,增加思維的視角,我們就能更好地進行思考。

也就是說,你考慮的可能性越多,就越容易找到問題的真正要點。

方法二,增加思考的方案;

所謂「思維定勢」,就意味著我們的思考只有一種方向,一種形式,一個結果。但有時候,解決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的。

而發散思維,就是要求我們增加思維答案的個數,在保證數量的基礎上,從而找到質量更好的答案。頭腦風暴就是這樣一種做法。

在思考時,數量比質量更重要,而在決策時,質量則比數量更重要。所以在進行思考時,不要盯著思考的質量,應該擴大思維範圍,增加思維答案的數量。

當數量起來之後,我們才能夠從中找到最佳的答案。

方法三,忽略自己最初的答案;

人的思維,一旦找到了一個看似能夠解決問題的答案,就很容易停止思考了,這是定勢的其中一種表現。

例如文章開頭那個測試,很多測試者都是朝著把鈔票完整地取出來這個方向去尋找答案,那麼接下來的思考,他們就會一直圍繞著「完整地鈔票」這個方向去思考。

當你這樣下去想不出什麼時,試著忽略這個答案,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或者從隱藏的信息去進行思考。你就能夠有新的發現。

這些都是提高我們發散思維的方法。


側向思維,從不顯眼的地方入手思考

你有沒有類似的體會:

思考某個繁瑣的問題,左思右想怎麼都想不出答案,不管用什麼方法,也一點頭緒都沒有。然後你就放棄,去洗洗澡、聽聽音樂休息一下.

過了沒多久,不知怎麼的,你的大腦就突然開竅了,想到了之前沒有想過的思考方向。在這個方向的啟發下,你最終就把問題的答案想出來了。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就是「側向思維」的思考形式了。

所謂「側向思維」,也稱為「旁通思維」,是發散思維的又一種形式。我們在思考問題時,除了從正面入手,還要懂得「旁敲側擊」,避開問題的鋒芒,從最不顯眼的地方入手思考,從別的領域尋求啟發,甚至要那些最無關緊要的地方多做文章。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腦神經的興奮點,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一個問題上,很容易感到疲勞,這對思維的運作會產生不良的效果。

而側向思維是神經鬆弛情況下的產物,對正向思維具有輔助作用。

所以善用側向思維,不僅可以讓緊張疲勞的大腦得到喘息的機會,還能讓其積蓄更大的能量,以解決當前的難點問題。

那怎麼運用「側向思維」呢?也是有三種方法:

第一,側向移入;

具體來說,就是從外界出發,尋找靈感或者啟示,突破當前單一視角的限制,把注意力從當前的形式抽離出來,而是從其他方向側視入手,將關注點引向外界更廣闊的領域。

更甚至,還能將其他領域那些比較成熟、良好的技術方法、原理等,直接移植到當前問題上,加以利用。

例如魯班從茅草的細齒割破手指中,受到了啟發,從而發明了鋸子。

又如達·文西,他在創作《最後的晚餐》時,沿著正向思維苦思冥想,卻沒找到理想的猶大原型。直到有一天,修道院院長前來警告說,再不動手畫就要扣酬金了。

達·文西從這個貪婪、醜惡的院長受到啟發,覺得以他作為猶大原型,立即動筆把他畫了下來,從而使這幅名畫中的每個人都有了準確鮮明的形象。這些都是側向思維發揮的作用。


第二,目標側向;

有時候問題很難單刀直入就能解決的,這時轉換你的思考目標,從最薄弱的環節或者旁邊相關的事物入手解決,才能「牽一髮而動全身」把問題解決掉。

畢竟萬事萬物都相互聯繫,解決問題不一定要把所有因素都要一併解決掉。

例如日本創造學家多湖輝在《腦力激盪》講了這樣一件事:

某電影院生意雖然很好,但有一點顧客不滿意,那就是「廁所太小」。觀眾要上廁所往往要排隊,令人煩躁不安。但要改造廁所,又有不少具體困難。電影院的經營者向多湖輝討教怎麼辦,多湖輝想了很多方法,比如避免觀眾一起湧進來,設立「時差制度」,限制上廁所的時間等等,但是這些方法在具體實施當中不太可行。

多輝湖就像,既然廁所小的毛病使觀眾要排隊並煩躁,那麼可不可以把解決廁所小的目標,移到觀眾煩躁的心情上呢?

於是他便提出,在廁所旁邊的牆上貼上多種招貼畫和海報,包括最新的電影介紹等。一個月以後,老闆親自向多湖輝道謝,說儘管排隊上廁所的人還是一樣多,但由於有那些內容豐富的招貼畫,人們在等待時也就不煩躁了。

問題的側向拓展往往伴隨著對真正問題的界定。從上例中,把「廁所小」這個問題,側向移到「心情煩躁」上面,重新界定問題,通過側向思維的方式,去解決觀眾情緒的問題,這不失為是一個好辦法。

第三,側向移出;

這是側向移入的相反思維方式。就是把已有的條件、方法、技術等,移出本領域,擴大現有事物的使用範圍。

這是一種立足自身,拓展自身的思考方式。例如歷史上,拉鏈的誕生曾被譽為影響現代生活的十項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這就是側向移出思維的結果。

原本拉鏈只是用於日常生活,作為鞋帶的替代品,當移出本領域,運用到更為廣闊的領域,於是商機就來了。

直到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了拉鏈的存在,如衣服、錢包、行李箱、塑膠袋等等。

總之,想要更好地運用側向思維,我們必須要有一雙善於發現「聯繫」的眼睛,對問題有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夠通過不同的思維,把事物聯繫起來,合併解決問題。

這些思維方式,對於深化我們的思考素質,都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s56720BMH2_cNUgAu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