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咖啡萃取法的演變歷程

2020-01-30     咖評

從20世紀後半到現在,日本每個年代流行各種不同的萃取法。

咖啡萃取法的演變歷程:

1960年代流行濾布滴漏,普及濾紙滴漏

1970年代流行虹吸壺

1980年代濾紙滴漏普遍可見

1990年代後半濃縮咖啡正式登場

2000年以後流行意式濃縮咖啡機

2010年代手沖咖啡、虹吸壺風潮再現

咖啡的萃取方法大致可分為「濾沖式萃取法」和「浸泡式萃取法」。

濾沖式是以咖啡粉當作過濾層,讓熱水流過該處的萃取方法,滴漏式、意式濃縮和水滴式咖啡皆歸於此類。

浸泡式是將咖啡粉和熱水混合均勻,靜置一定時間後萃取的方法,虹吸壺、法國壓、冷泡式、濾壓式則屬於此類。

一、濾布滴漏

用濾布(法蘭絨),讓熱水流經咖啡粉進行沖煮的滴漏式萃取法,濾布滴漏,由於法蘭絨的內外側可是分開使用,改變濾布的材質或長度,以點滴的方式沖煮等各項可以調整,能呈現出比濾紙滴漏更豐富的味道。

二、虹吸壺

虹吸壺最初是作為家庭用器具進行銷售的,但是因為器具的使用複雜,所以無法深入家庭,和濾布滴漏一樣,只在咖啡館使用。

三、愛樂壓

愛樂壓是利用空氣壓力萃取的咖啡器具,將咖啡粉倒入筒狀器具中,注入熱水,在上方放置專用器具和過濾紙向下壓(施加壓力進行萃取),原理像注射器一樣,與法國壓最大的差異在於萃取時間較短。

四、法國壓

法國壓在用杯測的方法掌握精品咖啡的風味特性方面頗具效果,是最常用做此用途的萃取器具,法國壓是注入高溫熱水後靜置一段時間再萃取,被歸類為浸泡式萃取。

五、濃縮咖啡的萃取法

意式濃縮咖啡機是利用氣壓萃取出意式濃縮咖啡,在日本因為星巴克咖啡的出現,拿鐵咖啡和卡布奇諾登上了咖啡館的菜單上,拿鐵和卡布奇諾的拉花藝術也大受歡迎,之後精品咖啡問世後,咖啡館開始引進濃縮咖啡,作為精品咖啡風味特性萃取法的代表,在那之前的咖啡豆用的基本為深烘焙咖啡豆,但精品咖啡問世後變成使用中烘培、中深烘培的咖啡豆,當然有的還會用單品咖啡豆。

咖啡萃取法可以說是從必要的「手工、技術」手法改變成「機械化」手法。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l5d9G8BjYh_GJGV65g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