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造紙,丁蕙一幼開啟了一次「紙」的趣味探索之旅

2019-10-25     江干E教育

來源 | 杭州市丁蕙第一幼兒園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紙在兩千多年的悠悠歲月中,成為了生活的必需品,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內涵。

丁蕙一幼的孩子們每天都和紙打著交道,他們在撕、畫、折、剪、閱讀的過程中與紙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我們決定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並結合環保理念,開啟一場「紙」的趣味探索之旅。

我們的調查——紙的用處

你認識生活中的哪些紙?你知道紙有什麼用途?紙還可以做什麼東西?……

帶著對「紙」的各種疑惑,孩子們在爸爸媽媽們的幫助下查找資料,並用書寫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

了解古代造紙術的由來

孩子們對造紙術充滿了好奇,借著興趣正濃,老師們通過視頻、講故事等方式,讓孩子們了解古代造紙術的由來並介紹了紙的發展史。

古法造紙DIY

自己造紙?聽起來就很酷!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下,我們確定了造紙需要的材料。部分材料教室里沒有,於是孩子們便在七巧建構、玲瓏小鎮、創意空間裡搜尋。

造紙步驟

第一步:撕紙。孩子們找來了教室里的廢紙、紙巾等,將其撕碎。

第二步:錘紙。將碎紙浸在水裡,用小棍子錘得更細膩些,變成紙漿。

第三步:打漿。將紙漿浸泡在池子裡,攪拌使其化開。

第四步:抄紙。用網框將紙漿撈起。也可藉助勺子把紙漿倒在紗網上,均勻鋪滿。

孩子們還從幼兒園裡找來了小花小草,展開想像鋪在撈紙器上,再往上面鋪一層薄薄的紙漿定型。

第五步:晾曬。將抄好的紙放到陽台里晾曬。我們做的紙有大自然的味道呢!

自製紙張「新鮮出爐」

晾曬完畢後,再生紙新鮮出爐啦,看著自己的作品,孩子們歡呼雀躍!他們拿起手中的畫筆,在一張張來之不易的再生紙上描繪夢想的藍圖。

孩子們不僅體驗了古法造紙的製作過程,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到中國造紙術的偉大和古人的智慧。從廢紙再利用的過程中,更是體會到一張紙從原料到成品是何等不容易。所以我們更要珍惜資源,從小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用實際行動踐行環保的理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fe1BG4BMH2_cNUgsE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