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掌握了這個方法,20以內的加減法不用愁,還學什麼珠心算

2019-08-02   Xu老師
 (文末有福利哦!)

對於孩子的學習,一定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拔苗助長」,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的計算能力立竿見影,給孩子報了各種速算、珠心算等五花八門的課外輔導班,我承認,參加過類似輔導班的孩子,在一、二年級時的計算速度和準確率的確優於別的孩子,家長也因此而歡喜。但是,這只是因為他們熟練地掌握了計算技巧,請把眼光放長遠一些,數學要培養的是孩子的數學思維,而且計算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數感,也就是對數字的感覺,一味地追求前期的優越感,注重計算結果而忽視計算過程,數學怎麼能學好?

對於一年級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教材中在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突出了「湊十」和「破十」的計算方法。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20以內的加法怎麼計算。以8+5這道題為例:

剛接觸20以內的加法時,要藉助實物圖幫助孩子理解。我用圖示的方法分解「湊十法」,孩子看起來會更加直觀。

「湊十法」有以上兩種,一種是拆小數湊大數,另一種是拆大數湊小數。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第一種拆小數湊大數要更簡單一些,因此,要先教孩子學習拆小數湊大數,在孩子掌握了的基礎上再學習拆大數湊小數。


接下來我們再說一說20以內的減法怎麼計算。以15-9這道題為例: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一年級下學期的內容,是在孩子掌握了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它們的地位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礎的知識。和加法一樣,我們同樣要藉助實物來教孩子,這裡依然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我呈現了四種算法:

針對不同的題目,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算法,比如:十幾減9、 8時,選擇「破十法」更簡單,計算十幾減7、 6 、5、 4、 3、 2時,「想加算減法」更合適一些,這裡關鍵是幫助孩子養成靈活計算的意識,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


最後,送給大家一套20以內的口算試題,如果孩子已經掌握了這些方法,那就來測一測孩子的速度吧。專家給出的標準是學到期末孩子每分鐘能做8--10題,來看看你家孩子的速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