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濺白練、六月飛雪都可理解,為何苦哈哈竇娥,要楚州乾旱三年?

2020-02-17   歷史名人小傳

了解戲曲的朋友,相信都對元朝戲曲家關漢卿的作品《竇娥冤》都不陌生,《竇娥冤》與《救風塵》、《拜月亭》可以說是關漢卿最得意的三部作品。

《竇娥冤》的竇娥,原型是《烈女傳》中的《東海孝婦》,東海孝婦,原名周青,丈夫死的早,有沒有兒子,盡心侍奉婆婆,結果婆婆不想連累她,上吊自盡,周青因此入獄,屈打成招,被太守判斬首,臨死時,周青許下三個願望:如系冤殺,血將倒流、六月飛雪、大旱三年

在《竇娥冤》中,竇娥母親早死,父親是窮書生,為趕考湊盤纏,把7歲的竇娥賣給蔡婆當童養媳,待竇娥長大成人,便與丈夫成了婚,結果婚後不久,竇娥的丈夫也離開人世,只有竇娥與蔡婆婆媳二人相依為命。

這寡婦門前是非多,竇娥是寡婦,蔡婆也是寡婦,很快這對婆媳,便被張驢兒父子這對老少光棍糾纏上,蔡婆是個怕事的,無奈答應嫁給張驢兒的父親張老兒。

可竇娥,是貞潔烈婦,死活不肯嫁給張驢兒,這讓張驢兒惱羞成怒,竟然在蔡婆的羊腸湯下毒,想要毒死蔡婆,栽贓竇娥,結果很不巧,蔡婆喝羊腸湯的時候,突然不舒服,想要嘔吐,便將羊腸湯遞給張驢兒的老爹張老兒,張老兒喝完,便一命嗚呼。

張老兒死後,張驢兒便將竇娥告上楚州衙門,說是竇娥毒死了自己的老爹,竇娥受盡酷刑,死活不認,楚州知府便將蔡婆帶到公堂,毒打蔡婆,竇娥是個孝順的,看不下去,便承認是自己下的毒,於是被判死刑。

行刑前,竇娥滿腔冤屈無處可訴,便向上蒼起誓:「如果自己是冤枉的,那便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

結果竇娥剛被斬首後,血一滴沒落在地上,全部濺到高掛的白練上,緊接著,天地變色,六月酷暑,真的下起了大雪,鵝毛大雪,覆蓋了竇娥的身體。

接著三年,楚州大旱,百姓都相信竇娥是被冤枉的,直到竇娥的父親考中狀元,回到楚地,替竇娥沉冤昭雪。

這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家都可以理解,是竇娥為了證明自己是被冤枉的,可竇娥也是窮苦出身,當童養媳受盡苦楚,知道老百姓活命的艱難,為何還要許下楚地大旱三年這樣的願望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古代,官員都是高高在上的,當官的目的,便是為了升官發財,真正為老百姓做主的官員,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像竇娥這樣的平頭百姓,有了冤屈,根本沒人願意搭理,什麼事情才能引起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主意呢?

要麼是重大天災,要麼是重大人禍,而三年大旱,足以讓官老爺重視楚州,下來察訪,再加上血濺白練,六月飛雪,的鋪墊,一定會引起重視,一定會徹查此事。

可以說,大旱三年,是竇娥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