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妖孽」,造了一部最有質感的國劇

2019-08-08     影視地平線

如何體現各方勢力中,每個獨立的個體,在戰爭來臨之前,最為真實的生存狀態,我想,那就是與他們的思想成長掛鉤,畢竟,在混沌的亂世之中,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茫然不知所措的,於是,他們在混亂中的自我發展,就顯得很是扎眼,對於這方面的刻畫,我想,蘭曉龍是最有心得的,而他的《好傢夥》也是這方面最拿的出手的影視作品。

2012年就已經拍攝完成,可是,直到2016年才在電視台播出,幾經刪減,幾度雪藏,好在,還是與觀眾見面了,當我們終於可以心平氣和的,直面戰爭中的那些人那些事的時候,突然會發現,其實,那些所謂的自我犧牲與民族大義,都有一個自我掙扎的過程,而在這自我掙扎中,也是一種價值的找尋與思想的回歸

所以,《好傢夥》這部電視劇,其實可以用這個詞語來概括其主題,那就是「找尋」混亂中的個體找尋自我的回歸,混亂中的國家找尋未來的出路,雖面臨內憂外患,可是,中國人歷來就善於從困境中尋找發展的方向,即使,這種尋找是萬分艱難的,可是,骨子裡的執拗還是支撐著早已病態的軀體,一步一步從戰爭中爬了起來。

當我第一次接觸《好傢夥》這部電視劇時,第一感受就和我看《我的團長我的團》一樣,糙的不成樣子,這與我之前曾經看過的其他戰爭影視劇截然相反,沒有高大上,只有一群自以為有目標,實則是無頭蒼蠅的人物,掙扎著努力的活著。

也許,最為真實的人性,就隱藏在最為真實的生存狀態中,他們先是人,而後才是義無反顧的戰士,從人到戰士的中間,總是需要有一根線作為牽引,《好傢夥》就是講的這根線

1

《好傢夥》這部電視劇的故事時間線,放在了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時間跨度為二十多年,而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卻是中國時局最為動盪的時候,黨派之爭,中外之爭,所有的爭鬥全部圍繞著當時對於中國主導權的控制,所以,當把主要人物統統放置在這個時間節點時,或許,也是最能窺探出真實的人性以及生存狀態。

整部電視劇充斥著某種最為原始的哲學氣息,而這種哲學的探討,無非就是圍繞「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要去哪裡」的哲學三大命題,當然,當黑幫老大屠先生,共產黨員青山以及保守派盧之葦紛紛現身的時候,他們只是作為引出新一代的引子,而整部劇的關鍵,就在於老一輩和新一輩在思想以及價值取向上的碰撞與融合。

上海地下站被破壞,種子又突然出現,各方勢力便開始了爭奪,而此時,一個懷揣理想主義的愣頭小子盧焱成為了眾矢之的,從上海逃亡到大西北,又從大西北輾轉到了一棵樹,只是,這個愣頭小子,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他只是再一直逃。

這便是這部電視劇的大致的故事走向,有懸疑,但沒有故弄玄虛,有戰鬥,但沒有完全集中在場面上。

電視劇中的爭鬥,明面上是你死我活的槍戰,其實,最深層次的,是各種混雜的思想在爭奪著人這一主體的主導權,李晨所飾演的時光,便是最好的例子,一方面,他是屠先生手底下最得意的弟子,一方面,因為接觸青山的緣故,原本停留在打打殺殺的人生觀,漸漸的朝著民族大義的方向發展,而這種思想的轉變,也時刻伴隨著不斷變動的時局。

種子只是一個串起電視劇的由頭,而真正所要表達的,是每個人在護送或是追捕種子過程中的成長,這種成長關乎未來的選擇,所以,導演安排的所有的戲份,看似有些雜亂,其實,無形中已經用一根線給串聯了起來,這根線便是價值導向的選擇。

《好傢夥》中,動亂的時局是人造成的,那麼,解決時局的動亂,當然也是要由人來解決,所有,當整個故事中,人作為主體出現時,要做的不僅僅是賦予他們肉體,更重要的是,如何賦予他們靈魂。

蘭曉龍擅長寫群戲,他總能在電視劇的開始就引入很多的人物,可是,卻又能夠巧妙的用一件事情,將所有的人物牢牢的集中在一起,矛盾的產生,矛盾的衝突,到最後矛盾的解決,無形中,故事內容成為了陪襯,倒是人物的成長成了關鍵。

就像這部劇中,國共以及中日的危難局面中,卻故意跳脫這種刻意營造的氛圍,將鏡頭對準了時局中亂竄的各方人物,他們大多數都是無助的,於是,在故事內容的發展過程中,儘量保持人物最為原始的面貌,然後,一點一點剝離人物的軀體,最後,無形中塑造出了已然擁有自己價值觀的戰士。

2

《好傢夥》這部電視劇,不講對錯,只是呈現,不去批判,只是旁觀。

無論是屠先生想要去建立他的地下王國,還是青山想要去完成他心中偉大的夢想,整個故事的框架,都是在利用他們之間的衝突,去呈現出他們對於不同的自我理想的堅定,因為,山河破碎時,看似給了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很多的出路,其實,能走的路並不多。

電視劇中,我對兩個人的印象特別深刻,一個是陳植,一個雙車,他們兩個,可能正好代表了當時中國人的兩種狀態,一種是為理想粉身碎骨,一種是在時代中隨波逐流,其實,仔細翻閱中國近當代史,我們就會發現,當時的中國,前者不多,後者居多。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部電視劇中,其實也隱含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理想如何在現實中生根發芽,於是,很多人物的大段喋喋不休,都在講破碎山河,都在講自家人不打自家人,這種最為通俗的說教,其實,是理想對於現實的吶喊。

人是脆弱的,不可能所有人在戰爭中都能夠成為戰士,他們之間,總是有段過渡時期,就像時光,一個冷血的殺手,卻只是在一路護送青山回上海的路上,原本冷酷的價值觀,悄悄出現鬆動,而以個人為中心的私利,居然慢慢的從個人演化到別人,最終開始為群體,為國家著想。

所以,《好傢夥》這部電視劇,它就是一根線,一根把人和戰士連起來的線我們可以叫它信仰,或者,叫它未來,因為,兩種黨派的爭鬥,本來就是夢與夢的戰爭,先是有夢,然後有了選擇,最後升華成價值觀。

作為觀眾,我們看著《好傢夥》這部電視劇裡頭,每個人物的慢慢轉變,其實,熒幕外的我們,何嘗沒有在心裡悄悄發生認識上的變化呢?

亂世中本就沒有黑白,而人性的轉變也就是一瞬間的事,只有埋在心底的夢,才是不可撼動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Gzno2wBvvf6VcSZmc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