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別讓你眼前的愛,毀了孩子的一生

2019-10-17     牛肉丁兒

我們常說,作為父母,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

可是有時候為人父母,又知否真的懂得如何愛孩子?

面對懵懂若知,又恍若不懂階段的孩子,我們到底該怎樣去愛。

在前陣子十分火爆的動畫片《哪吒》里,我們看到了兩種愛。面對哪吒只有三年的生命,母親想放下一切陪孩子遊山玩水給孩子最後的歡樂,父親卻默默承擔下天譴依然要求孩子做個頂天立地的人。這其實不是父愛與母愛的區別,而是關乎於未來的區別。我想母親如果知道孩子有未來,她的選擇也不會是眼前的一時歡娛。這就是眼前的愛與長遠的愛。

愛分為很多種,有的溫情,有的嚴厲,有的奔放,有的內斂。

現在有太多父母只看重孩子眼前的幸福,而忽略了長遠的打算。

現在更主張讓孩子看到溫情與奔放的愛,但是我們更應該儘早地讓孩子明白嚴厲的內斂的愛。

眼前看的幸福不是不重要,但長久的謀劃則更深遠。

每天吃糖還不刷牙,眼前孩子是高興開心了,但是未來孩子一口壞牙,痛苦不堪,到底孰輕孰重?

眼前所有人都在喊著減壓減負快樂教育,於是對於孩子的學習只是注重快樂,稍有不快樂就湊合了事,那二十年後孩子名落孫山一無是處回頭啃老的時候,到底是誰更該憤怒一些?是沒有被狠心培養不能自立的孩子,還是原本寵愛心疼孩子的父母?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也是人之常情,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可是出人頭地,衣錦還鄉哪裡那麼容易?又不想孩子太累,還想孩子學習優秀,除非是個顯性天才,否則無異於痴人說夢。中國古語有云,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話不僅是在說社會工作,就算是學習也是一樣,學習是苦悶的,無聊的,永恆的,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人早就給我們說明了的道理,即使現在了還有家長想要反其道而行,何必呢?

別說哪些個中外知名的科學家物理學家音樂家等等,小時候不努力學習,長大後依然成為行業魁首,那是因為在這些報道中只告訴你他們被耽誤的那幾年,而沒有告訴你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內埋頭苦幹,操心操肺的那些苦逼時刻。

天知道當下這些省市狀元,文理狀元,大神學霸們是比這些學渣在學習上多少的功夫。

我不是鼓吹一定要孩子主流意義上的學習成績好才是真的好,學習成績不好的人成功的也大有人在,比如那些喜歡說的小時候學習不好的科學家,即使不走主流學習的路也可以走其他學習的路,可是學習,是任何路上成長成功必不可少的路。

我們要考慮的是,到底什麼是為孩子好?是要孩子眼前的一時幸福還是長遠幸福?

現在社會條件下,很多家庭都有能力滿足自己身邊一個天真無邪、萌魅可愛的五六歲孩子的願望,而且似乎利索應當,因為要給孩子一個完美童年,不給童年留遺憾。

那麼是漠視規則,無視現狀,無所限制的滿足孩子眼前的一切願望,還是讓孩子學會等待,學會忍耐,學會分享,學會堅持,學會珍惜,學會失敗等等?

我愛人常說我,太不善於讓孩子等待,太容易滿足孩子,常常都是孩子剛張嘴,甚至不張嘴,想要的東西已經在眼前,於是缺少了獲得的過程,不懂得什麼叫來之不易,於是也就不會去珍惜。我想想的確是如此。

我的父母常常會嘮叨我們夫妻有時候對待孩子嚴格,說還是個孩子。可是我們想說的是,都說上了好高中,就能上個好大學,可是好高中的前面是初中,初中的前面呢?小學的前面呢,孩子的成長不是跳躍的,它是連續的,漸進的,積累的,習慣的,因果的,不會有個從小專注力差的孩子最後進入優秀的高等學府。優秀是一種習慣,優秀的人都有好的習慣,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是需要日積月累培養的。作為父母總要培養孩子一些優良的習慣和品質,這樣即使孩子將來不善於學習,也不會被生活壓垮。

有多少一路順遂的孩子因為一次小小的挫折選擇輕生?有多少嬌生慣養的霸王因為旁人的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這難道不是因為他們從小被過多的關注了眼前的幸福所致?

我們不希望孩子被欺負,但你真心愿意孩子做個人見人厭的混蛋嗎?

給與孩子眼前的幸福,讓孩子自信,有安全感,健康成長。

給與孩子未來的幸福,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在沒有父母的情況下,依然活出自我。

兩者缺一不可。

只看重眼前,過於寵溺,未來無法保障。

只看重未來,過於苛責,同樣得不償失。

爹媽們,切不可讓孩子的幸福瘸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EXJ0W4BMH2_cNUgF7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