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於成都,不過就是這樣喧鬧而又愜意的街道、蒼蠅館子和小火鍋

2020-05-19     漫成都

原標題:人間煙火於成都,不過就是這樣喧鬧而又愜意的街道、蒼蠅館子和小火鍋

不同於其他聲名在外的成都老街巷,這裡沒有寬窄巷子的財大氣粗,也沒有玉林路的浪漫小資,但這裡可以說是在市中心,成都最有煙火氣的街區之一。當夏日入侵城市,成都最熱鬧繁華及獨特的「冷啖杯」、小面、冷鍋串串、各種燒菜,都統統冒出來擺到街沿邊邊上的時候,那一刻,你會深深地深深地,在心底里冒一句:成都,真特麼愛你這煙火隆重巴適的樣子!

從公司到地鐵站,每天上下班我都會穿過幾天小街巷。街邊一排排美食館子令我無法對其視而不見,短短兩三百米,10分鐘走得過去算你贏。晴天陽光透過林蔭道灑向路面,樹影斑駁。中午經常會和同事來這條街尋覓,你會發現,這裡的每家小店的每個位置幾乎都會被飢腸轆轆的食客占據,一座難求。

這裡就是較場壩點將台片區。

有東風路、東大路兩條老成都的主交通幹道南北把守,西至點將台街和較場壩中街,冬至牛王廟巷。在這個不到0.3平方公里的片區,居民區、學校、底商、高端寫字樓構成了這裡多元的街區結構。這裡的商戶業態多是成都人所說的「蒼蠅館子」,有著多家老成都人心中鍾愛的美味。當然,隨著高端寫字樓的落成,星巴克、7-11等品牌的入駐,更多網紅咖啡店、奶茶店也為這個老舊的城市片區注入了這個時代的新鮮血液。

一邊是老街巷蒼蠅館子,一邊是城東炙手可熱的商務寫字樓,這兩個貌似不搭邊的事物就在這條街交融在一起

街上有很多賣快餐的小店,十多塊錢就能吃到一份套餐,多種菜品自選,米飯管飽。是附近很多上班族的食堂

這裡屬於點將台社區,是不是聽名字就感覺充滿了文化底蘊?至於為什麼叫點將台,有說是較場壩和點將台為清代的軍營和點兵點將的軍事設施,不過沒有歷史根據。而在袁庭棟所著的《成都街巷志》中寫道: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新修的居民點逐步擴大以後新命名的街道,因為在當地的老年人中有關於較場壩和點將台的傳說,而傳說中的主人卻又各說不一,有說與諸葛亮有關,有說與張獻忠有關,因缺乏史料相關記載,只能看作不可信的民間傳說。

如今的點將台社區綠樹成蔭,亭台樓閣,是居民休閒的好去處

這個片區的樓房多建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成都一環路舊城改造,平方拆掉變樓房,居民也隨之大量湧入,生活味漸濃。

這個季節,很多居民家的三角梅開得旺盛

現在成都地理版圖不斷擴張,外地人所認為的成都早已不局限於一環路。不同於城南鱗次櫛比的高樓和大型商業綜合體,在這裡,居民與商業水乳交融、難分彼此。

大門外人流量熙熙攘攘,門內卻是另一番景象,院子被鮮花和陽光占據

早晨,這裡的生活被豆漿油條包子的香氣喚醒。無論是這裡的居民還是趕來的上班族,到固定的攤位點上一份專屬自己的早餐標配,悠閒地吃完後,精氣神才被正式喚起。上班的散去,周邊的居民坐在小區院子裡曬太陽拉家常,街邊的商戶一家家開始了迎接午飯人潮的準備,過路的車輛喇叭聲不絕於耳, 城市又一次陷入了喧囂。

街上有很多這樣的小攤攤,單價不超10元也能解決你的午餐,還是有很多人光顧

中午飯點,幾條街道迎來人流量的高峰,大概從11:30開始,一直能持續到一點鐘。如果你看到一個開豪車的老闆熟練地把車停到街邊邊上來,再吆喝一聲:老闆兒,三兩素椒雜醬,多加海椒。或者一個背著名牌包包踩著高跟鞋的女生快步走來,首先把包包放到座位上占座,再去點餐,千萬別覺得奇怪,這條街就是這麼神奇,不管你是什麼背景出身,做著什麼工作,來自哪裡,都有可能在這條街的一方小餐桌上相遇。老闆不會因為你有錢就先為你上菜,也不會因為你看似平庸而對你愛搭不理, 在這裡,每一個食客都是平等的,成都的包容與煙火氣盡顯於此。

我和同事經常中午會來這裡覓食,如果要吃面,通常會選擇那家瀘州姜鴨面,他們家的乾麵味道簡直巴適!一定要點粗面不要細面。如果這家人太多,我們就會移步到旁邊巷巷面,當然通常情況下來這家麵店吃面的人也不會少,要吃就一定要點素椒炸醬麵,地道的老成都味道。

如果你中午飯店來,這裡還真是一座難求。基本上都是旁邊寫字樓的上班族,很多和老闆都很熟,直接打電話點好菜,下樓就能直接開吃

上周三和同事在這裡外拍,結束之後就近尋覓午餐,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樂山串串香」小店進入我們的視線。小店招牌已經顯得有些陳舊,外面陽光很好,跟老闆說想在外面吃,老闆爽快利落地在門口支起一套桌椅。串串選好之後開始靜靜等待,初夏的微風吹過,很是舒服。很快串就端上來了,一入口立刻覺得不一般,再細嘗很是驚艷!

名不見經傳,藏在深巷無人曉的小店味道確實巴適,改天你可以來試試哦

一問老闆才知店已經在這裡開了八年了,當初滿成都找鋪面,被這裡的市井煙火氣打動才最終選在這裡,而且就在樓上的小區租了套房子,每天11點下樓開門營業,凌晨兩點打烊休息,365天幾乎天天如此,靠著這家門店,他養活著一家老小。疫情期間,旁邊的奶茶店早已關門大吉,靠著穩定的回頭客,小店的境況還不錯,在高手如林的成都美食江湖,能有一波忠實的食客,足以說明味道確實經得起考驗!而這條街上,像這樣的小店一定還有很多, 他們深藏小巷,不顯山不露水,靜靜地等你來發現,卻能帶給你意料之外的驚喜。

他家的牛滑、牛肉、芋兒都巨好吃,根本停不下來的節奏

串串香對門理髮店的老闆也是這條街的住戶,在這裡開了7年時間。來他店裡剪頭的也多是街上的老居民,當然嬢嬢居多。普通的洗剪吹要31塊錢,多出來的1塊錢是消毒毛巾的錢。問他生意怎麼樣,他說今年反正是掙不到啥子錢,能把房租交起走,再賺點生活費就可以了。

較場壩街和較場壩東街交叉的路口,有一家深受年輕人喜歡的三浮冰事,他們的境況明顯要好很多。我是工作日下午5點鐘路過的,還不算他們家的客流最高峰,小小的店面被擠得水泄不通,門口還支起了小桌子,排隊等位的人也很多。問了一下前面已有十多桌在等位,從上個月開始基本上每天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他們家上午11點開門,如果你那會過來就沒啥人,下午晚上排隊等位的人超多

三浮冰事的景象也是近兩年來,開在這裡的網紅店整體的一個縮影。相隔不遠的Pause咖啡,在近兩年突然躍升為成都最有名氣的咖啡店之一,很多人會在網上下單他們家的咖啡,甚至有人說「這可能是成都最好喝的咖啡」。而較場壩東街上的這家店是該品牌咖啡的第三家門店,店鋪之小,裝修之低調會讓你很容易把它忽略,店鋪開業到現在有一年多的時間。雖然來的時候店裡沒太多人,但是外賣訂單的響聲卻沒有斷過。來取餐的外賣小哥也是一個個慌慌張張跑來:「94號」,「還在做,稍等一下」……

據說是成都最好喝的咖啡,門店小到會讓你很容易忽略。我也是在視而不見很多次之後才偶然發現:原來在這裡呀

據說,Pause咖啡的老闆妖妖是個成都妹子,和上海的Joe在武漢2016世界咖啡師冠軍訓練營相識。他倆都認為精品咖啡應該走親民路線,於是就一起籌劃了這個好喝就不貴的咖啡品牌。當時太古里店開業的時候僅賣10元一杯,比對面的星巴克便宜了30元,味道又一點兒不遜色,品牌口碑迅速打響,並迅速在成都開到五家店。 來這裡喝咖啡一定要選Urban的豆子,這是你在其他店買不到的,這家店獨有哦!個人感覺PAUSE咖啡的冰美式口感好過斜對面的星巴克。

上午來這條街拍素材,人真的很少。店裡的工作人員也難得放鬆一會,坐下來抽根煙,接下來可是有一場硬仗要打

沿著Pause咖啡再往南走幾十米就到了這條街上另一家有名的網紅川菜館:黃哥江油肥腸。黃哥做肥腸已經有二十多年,而這家店落戶到較場壩東街也有八年的時間。中午飯店的時候來,你鐵定會看到一個50多歲的男人手裡拿著一個記帳本,不停地在門口招呼過路人:幾位?告訴你還需要等多久,然後趕緊給你安排座位,問你吃啥子。即便你晚上10點時候來,依舊人滿為患。如果太晚菜品食材賣完了,只要你有需要,黃哥可以立馬打電話叫菜場的人以最快的速度把菜送過來。黃哥就把家安在和店鋪同一個小區,基本上全天都在店裡照看著。如今有女兒幫他一起照看著店面,生意也越做越好。這家店我和同事也經常過去吃, 肥腸豆花、扯蛋、油拌肥腸、大骨湯都極其推薦哦,好吃又下飯。

我下午五點多到店裡的時候,正好來了一桌客人。黃哥從後廚走出來,菜單遞過去,又挨個發煙。做了20多年的肥腸,這家店他苦心經營了8年,一直到晚上10點還不停有客人上門吃飯

也許這就是這個片區的神奇之處:你可以看到很多賣老布鞋、老人的服裝的店鋪,嬢嬢打著瞌睡,有顧客上門就順帶賣一賣貨,就這樣也在這裡把店開了十幾年;而隔壁就是這個大都市新晉的網紅店,幾個年輕人在吧檯背後忙碌來往,外賣訂單節節變長,上門的也多是些年輕人;如果你凌晨12點以後來這裡,依舊不會覺得落寞,從蘭桂坊買醉歸來的年輕人知道這裡的哪裡串串最巴適,哪家蹄花最好吃。

吃罷,一切收拾妥當,靜靜等待下一波食客光顧,就這樣日復一日,舌尖上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

從早到晚,每個時間段這裡都演繹著成都的市井生活故事,而你,也很容易從路人甲變成這裡故事的主角。

圖片|楊棋

監製丨王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8i7LnIBfGB4SiUwP7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