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雋永和詩意鑄就綿竹印象。
提起綿竹,不少人會覺得這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有人聞出「三日開瓮香滿域」的劍南春,有人則品到 「茶試趙坡如潑乳」的趙坡茶。而也有人總是細嗅這座城的裊裊煙火,在街頭巷尾間穿梭不停。
這座城市有歷史和文化刻滿的印記,也有生活與美食一起構成的悠遠。 抒寫德陽美食,這一次我們來到這座有色彩,也有味道的城市——綿竹。
綿竹城市美景。綿竹宣傳部供圖。
緊鄰藏羌文化,綿竹這座城市的底色是多種風情的融合。外地人來綿竹,首先奔的就是這座城市精彩的文化和歷史,以及那些踏著時光,遠道而來的景色風物。
「綿竹三絕」之一的綿竹年畫,彙集了多民族豐富的色彩,故事內容有沿襲的經典,也有當代元素的融合。「忙時扛鋤頭,閒時餓筆頭」,綿竹年畫的持久而熱烈的生命力,來自於它的鄉土基因。
綿竹年畫村。攝影:Anyu
威嚴的門神將軍、逗趣的小胖孩、眉眼溫婉的美人還有富貴逼人的錦鯉,綿竹年畫的絕,絕在它的筆觸勾勒的是代代人民生活,和對生活的珍視和祈願。游綿竹,必到的就是綿竹年畫村和綿竹年畫博物館。用傳統民間藝術,解鎖綿竹探索之旅。
年畫村。攝影:Anyu
如果這些地方的年畫作品都還沒看夠,可以繼續去劍南老街「穿越時光」。這條主題文化街,也不乏有精彩的年畫元素。另一個看點是明清風味的建築,其中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益老號」酒坊。短短的老街,酒香繞樑。
劍南老街。攝影:Anyu
作為網紅旅遊目的地,綿竹也正在成為徒步旅行、攝影採風的熱門之選。
「天下第一道觀」嚴仙觀就坐落在綿竹,不少人來這裡探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古樸的建築和幽深的樹林,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心水之地。還有川內最大的禪宗寺廟——吉祥寺,色彩厚重,建築氣勢恢宏,盛唐的風格拔地而起。
嚴仙觀。圖源德陽文旅。
吉祥寺
此外,麓棠溫泉、趙坡茶仙谷,以及青山深處的清平鎮,都是綿竹獨具魅力的鄉村旅遊特色風景地。
麓棠溫泉
趙坡茶仙谷
清平鎮
文化積澱的綿竹,酒香畫境的綿竹,是人們最嚮往此地的其中一面。而要掀開綿竹的另一面,繞不過美食二字。
「要說綿竹美食,你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什麼?」
「綿竹米粉」
「為什麼呢?」
「說不出什麼特別,就是從小到大都在吃」
別相信綿竹人對這一碗粉的輕描淡寫,讓他們眷戀深深的,絕不是平平無奇。
綿竹米粉。攝影:Anyu
各種風味的臊子,筍子、羊肉、牛肉、牛雜、肥腸,分門別類的湯頭,清湯、紅湯、清紅湯……再加上層出不窮的老店、名店,要走街串巷吃透綿竹米粉的花樣,可以先安排個小半年。
綿竹米粉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和它本身的豐富, 展示了一種綿竹生活面貌:日常的雋永和詩意。
當地有名的米粉店,幾十年如一日早上五六點就開門迎客,先喂飽第一波辛苦做工的人,又趕緊招待上班、上學的人。經常剛賣完中午,就要售罄打烊。
筍壩子米粉店,每天早上5:30就會迎來第一批客人。攝影:Anyu
細彈的米粉,新鮮的臊子,這一碗粉要嗦進嘴不必久等,但烹飪技藝的歷史卻很長。一家老店,父子傳承,要做到味道和品質始終如一,背後是匠人苦心和汗水經營。
這一碗從小吃到大的粉,讓人留戀的不止是味道,還有「日日是好日」的情感和信任。
打開某小書,綿竹美食的熱度一直有增無減。如果只是淺刷一下社交網絡,無情看客可能會說,不過又是些「糍粑、冰粉、蛋烘糕」。但如果讓資格吃貨來品一品,箇中滋味才有機會浮現。
綿竹的糍粑,前面加了個涼字,形狀扁平,塊頭更大,糍粑的中心刷上芝麻醬或玫瑰醬,一口下去回味無窮。
綿竹糍粑
經常跟涼糍粑組合出現的,是中國人都愛的蛋烘糕。少了連鎖店的千篇一味,綿竹街頭的蛋烘糕很是噴香,包著白糖花生碎的,也永遠是人氣最高的那一款。
再去中心廣場走一遭,來一碗綿竹人僅次米粉的心頭好——油茶,同樣是早中晚、下午茶夜宵皆可的小吃,一碗濃郁,饊子花生香一臉。
唐油茶。攝影:Anyu
不過,最讓人心動的還是在綿竹的清晨,逛一逛當地的農貿市場,會發現這裡的「鮮貨」很驚艷, 讓人心中頓感生活的煙火氣從來都是浪漫且滋潤的。
綿竹多竹,故春筍也鮮,逛一圈這兩天的市場,會發現正是春筍上市的時節,買一把回家,或清炒或涼拌, 滿口都是直白而熱烈的鮮和嫩。
綿竹春筍正上市,鮮嫩可口爽脆。攝影:Anyu
來綿竹,如果只是嗦粉吃小吃,難免會意猶未盡。畢竟是在有川菜深刻淵源的大德陽地區,綿竹的「硬菜」也很拿得出手。
無論是板鴨、腊味,還是鱔段、魚鮮,綿竹的大小餐廳里,也凝著一股川菜不變的魂。 綿竹口味好得就是一口食材之鮮,口感之辣。
綿竹板鴨。攝影:Anyu
綿竹,不止是米粉就地取材,不少大菜都有 「特產」加持。釀·酒香、醉美竹烹發財手,都有「大唐御酒」劍南春的酒香輔佐獨特的味道。這一系列菜品還是獲獎作品,都能在劍南春大酒店逐一拔草。
釀·酒香
一道「福袋乾坤鴨」,大有乾坤。肥而不膩,肉感細緻的板鴨被包裹進豆皮里,有新派川菜的精緻,也有傳統滋味的綿延。
福袋乾坤鴨
早上吃米粉,中午品川菜,如果晚上再向綿竹朋友打聽打聽當地美食,那多半能聽到「牛排火鍋」幾個字。
綿竹的「牛排火鍋」,早就在當地人心中有了一席之地。肥瘦相宜的牛排骨在下鍋之前,經歷了一系列的「神操作」。均勻的大排,經過多種香料和秘制醬料的浸潤,通常需要燉煮數小時慢慢入味。最後下到火鍋里的大排,已經耙和得老少皆宜。
牛排火鍋
「牛排火鍋」把火鍋玩出了花,火鍋愛好者來綿竹,可以邊耍邊吃,比如年畫村裡,那些「好吃」的農家樂,每一個都值得去深度嘗試。
年畫村裡的指引路牌。攝影:Anyu
這裡不止有好吃的牛排火鍋、柴火雞,還能在某個院子裡坐一下午,喝個完美的鄉村下午茶,這種組合很難讓人不心動。
綿竹的美食,總是帶有濃濃的家鄉情結,比如綿竹人吃一輩子都不膩的米粉,傳統製作工藝的清平火炕臘肉,家餚里必備的松花皮蛋……如果你是外地人初到德陽,除了可以在老街巷弄里尋到這些經營特色美食的餐館,還可以一站式體驗綿竹最可口、製作工藝最好的這些味道,這個地方就是 綿竹印象餐廳 。
這裡不僅有著綿竹「酒香畫境」的美好氛圍,讓你仿佛置身於綿竹的城市畫卷之中,還能深度體驗取自綿竹當地食材的每一道特色菜品。
明前雀舌茶香肉
用趙坡春季上等好茶燒制五花肉增添茶香,口感肉酥爛,肥而不膩,入口即化,色澤透亮。同時茶水富含鹼性,能中和肉的酸性,促進健康。
椒麻春筍
選用頭茬在山間霧嵐中破土而出的綿竹九龍山春筍,與去籽的鮮青花椒相融合,脆嫩中帶著清鮮,加入青花椒後味覺更加活躍。
綿竹玉泉板鴨
玉泉板鴨選材為生長於溪流與青山之間的花邊鴨,皮色金黃、肉色紅潤、肥而不膩、嫩而化渣、耐久咀嚼、鮮香味獨特。
大蒜燒富新土鱔魚
烹制這道菜肴,要用土罈子泡製半年以上的泡椒、泡姜切碎。成菜亮汁亮油,鱔魚細嫩怡口,肉質細膩,燒制入味,一抿就脫骨。
綿竹松花皮蛋
這一道菜為綿竹名特產品,也是綿竹人最家常也最獨特的一道菜肴。
清平白果燉九龍山土雞湯
綿竹清平鎮有中國銀杏溝的美譽。這道湯品,用砂鍋將清平的野生白果和九龍跑山雞慢火煨,雞湯湯清色淡,白果軟糯回甜,雞肉鮮香細嫩,營養豐富,鮮香可口。
玉妃山泉燉獅子頭
取用玉妃泉的水加豬腿骨、老母雞、老鵝、火腿等料經8小時以文火調出來的高湯,配以傳統手法製作的獅子頭,鮮味十足,入口一抿即化。
清平老炕腊味拼盤
羌族最古老的食品保存技藝——火炕臘肉,外皮色澤金黃,內里紅白分明,極其誘人。入口臘香,外皮筋道,越嚼越香。
玫瑰谷花醬排骨
選用綿竹玫瑰谷春季花瓣釀製玫瑰醬烹飪,將龍門山脈的真味浸潤在上等排骨中,色澤紅亮,香氣撲鼻,解油去膩,輕鬆脫骨。
怎麼樣?這就是來自綿竹的美食。綿水環繞,竹林豐茂,綿竹味道還很長。
——漫成都.城市——
文字|梅時玉
設計 | 正正
編輯 | Penny
圖片|Anyu、綿竹宣傳部、德陽文旅、今日綿竹
主編/出品丨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