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沒人能選擇自己的血液,但是可以選擇自己的土地,家鄉和祖國。什麼是祖國,是養育我們的地方,是讓我們健康成長的地方,是我們腳下熟悉的土地,是比血濃於水更令人忘懷的情誼,是愛,是經歷,是讓我們想一輩子報效的地方。它不被血緣束縛,不被流言攻擊,不被困難羈絆,只要心裡認定的家鄉和土地,那它就是我們的祖國。
年少坎坷
說起來,外國血統的李憶祖在孩童時期趕上當時的經濟壓力以及戰爭局勢的風雲變幻,所以在他嬰兒時候就被他的親生父母拋棄了,然而他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他雖然與親生父母失去了聯繫,但是他被中國一對好心夫妻收養了。
要知道,在中國的1938年,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經濟跌落得厲害,大多數的人家都是丟棄嬰兒自保生路,甚至美國收養部統計光中國嬰兒就有八萬有餘,所以在當時中國人很少會從外面好心收留別人家的孩子,尤其還是一個美國血統的嬰兒。
所以說,他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出生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戰亂世間,與親生父母永別是他的不幸,但是他遇到了養父母,對他關懷備至,視如己出,所以他的生命之路卻沒有少過愛和溫暖,他也是幸運的。在他被養父母收養的時候,曾經有外國的老人想要接手領養他,但是養父母沒有捨得,就這樣他一直呆在中國,呆在新疆,快樂長大。
父母給他取名叫憶祖是因為想讓他知道,雖然他流淌著外國的血液,但是養育他的,是中國的土地,他是中國人。然而因為他的長相外貌和中國人不同,所以在上學的時候遭到嘲笑和霸凌,但是他的父母告訴他,你長得不一樣不是你的錯,只要你堅定自己的內心,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問心無愧,永遠堅信自己對祖國的忠誠和愛,那麼你就是最棒的。從此以後,他不再自卑,而是面對質疑的時候,都會挺起胸膛宣稱:我是地道中國人。
報效祖國
1961年學習成績十分優秀的李憶祖從北京地質學院地質測量與找礦專業順利畢業,還被分配到了北京。當時,正趕上國家號召優秀的畢業生去到貧困地區,去將中國地質工作的空白點填上,李憶祖與他的同學們積極的響應了國家的號召,主動要求去到當時還十分貧困的新疆。
他說,生長都在中國,所以要用所學習到的知識去更好地回報祖國,所以他來到了新疆並且一待就是50多年。在新疆,他和同事們的生活都十分的艱苦,風餐露宿到處奔波,渴了就收集積雪來喝,餓了就直接把饅頭扔到鍋里煮一煮。
在當時,他們只有一輛勘測車,每一次出門都必須準備兩桶汽油,有的時候他們還需要帶著炸藥,雖然帶著這些東西十分危險,但是他沒有一次抱怨過,一直在為祖國勘測了很多以前未知的地貌,在新疆的空白上填滿了答案,為新疆的地質研究做出來很大的貢獻。
在他四處勘測的二十多年間,他四處奔波,還曾經去過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地區,在這些奔波之中,新疆的煤礦資料已經深刻的印在了李憶祖的心中,有人稱他為新疆的「活地圖」。
在1965年經友人的介紹,李憶祖和妻子步入婚姻的殿堂,妻子在山西工作,而李憶祖還在新疆工作,兩個人見面的機會不多,一直到1972年,妻子申請來到了新疆,和他一起在156隊工作。
1998年,李憶祖退休了,但是他並沒有閒著,而是關心下一代,走上了義務講學的道路。前前後後去了50多個縣城,一共演講超過500場以上,他說自己的演講稿有80萬字以上,除此之外他還為了提高自己講課的能力而去專門學習教育學,還自己給自己講課然後錄下來,看自己有什麼不足的地方,現在他的家中還有當時的錄像帶,所以,大家都說他講課十分有趣,很吸引人。之後他還協助央視一起拍了一套新疆的紀錄片,方便外地人更好的了解新疆的風俗習慣和美麗的風景。
堅定祖籍
熟悉李憶祖的人都知道,這位平時脾氣很好,臉上總是笑眯眯的人有一個死穴就是「老外」兩個字,他只要聽見這兩個人就一定會著急,而且還會反覆發解釋,表示,自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即使是有人開玩笑的說,他也一定認認真真的更正自己是中國人。
他會用一口京片子說,我是外裔中國人,我一直都生活在中國,養父母也都是中國人,我不是老外。在他出生之後就一直是一對中國夫婦收養他,並且視如己出,所以他從小就在北京讀書,一直到了大學畢業才去了新疆,在他的戶口本上寫著他是漢族人。
他回憶起來自己的童年是放學之後乘坐電車去天橋去聽七俠五義的評書,是親眼見證老舍話劇中臭水溝龍鬚溝的變化。他隨口說出來的也是唐詩,喜歡看的也是前蘇聯的老電影,偶像是女英雄卓婭、保爾·柯察金。
有一次他去北京開會,當時正趕上降溫,女兒給他買了西裝,但是他拒絕了,說穿著西裝別人就更不會把他當成中國人了,最後,他心滿意足的穿上了中國老人穿的夾克衫。
這些特徵都像是我們上一輩人的喜好,而這些特徵也表明了李憶祖雖然長相和我們有區別但是他胸膛中跳躍的是中國心,是一顆炙熱的愛國之心。除了這些他還說自己是共產黨員,所以組織哪裡需要他,他就去哪裡。容貌上有區別又如何,他對新疆,對中國的愛都表示著他對自己是中國人的堅定。
其實這條路很難,但是李憶祖堅持下來了,或許我們看到的是他堅定的眼神,對祖國熱愛的赤誠之心,或許他在這條不同尋常的路上遭到了各式各樣的質疑和嘲諷,但是他堅持下來了,用滿腔熱血證明著對祖國的愛和忠誠。他的血液永遠是外國人的,但是他的心永遠是中國的,他屬於中國這片土地,他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