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線抗疫戰士們不斷的努力,加上廣大群眾積極採取疫情防控措施,國內的新冠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三月,是春耕的時節,也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在不放鬆警惕的前提下,企業開始有序的復工復產,人們逐漸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整個社會在慢慢的恢復秩序。不過,隨著國外疫情局勢的嚴峻,國內依然存在著較大的輸入風險。大家仍然要做好防控措施,不徹底打贏這場「戰疫」防控戰,絕不能放鬆。
堅守崗位類
《消毒戰疫》周江 攝
《安全復工開園》唐明旭 攝
政府響應國家復工復產開放景區政策,提前做好安全防疫,今天正式開放周貢植故居,迎來首位參觀者。圖為防疫人員為入園者量體溫。中共四川省臨委會擴大會議會址暨周貢植故居今日正式恢復開館。作為中共四川省委的誕生地,周貢植故居見證了巴渝地區早期共產主義運動的重要時刻。
《疫情期間的環衛工人》游泳 攝
2020年2月10日,攝於江西省撫州市。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保證城市街道的乾淨清潔,兩位環衛工人一路打掃,一路撿拾垃圾,盡心盡力維護好城市的環境清潔。
《一米距離》王予京 攝
來邯鄲銀行辦理業務的人們自覺保持一定距離。
社區生活類
《居民小區「喊話人」》宋軒 攝
2月5日,工作人員在居民小區,通過小喇叭,提醒居民時刻注意衛生防護。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甘肅省民樂縣機關、事業單位協助社區管理部門,加強疫情防護監管和宣傳,構建了全民共治共防的良好局面。
《學習進行時》詹本林 攝
2020年3月8日,雲南昆明晉寧區的新華書店裡有幾名戴著口罩在讀書的小朋友。
《進超市,測體溫》王予京 攝
疫情時期,人們進超市要排隊測體溫。
《公園開放了》吳長波 攝
隨著疫情進入第二階段,北京的社區公園在做好消毒和測溫工作後,也允許遊客進園了。圖為社區居民在海淀區西三旗街道東升公園初綻花蕾的碧桃樹下走過。
《拆除道閘杆》陸建航 攝
3月17日,江蘇鎮江市南馬路社區疫情觀察哨道閘杆設備拆除,標誌著鎮江防控取得決定性成果。
《繁忙的花市》劉琳 攝
2020年3月15日,拍攝於重慶江北區望海花市。隨著疫情的好轉,花市也逐步恢復營業,市民戴好口罩絡繹不絕到花市採購鮮花、植物等,花市老闆樂開顏。
《春暖花開時》李當斌 攝
3月17日北京天氣很好,在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遊覽的人們都戴著口罩。圖中兩位女孩和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位小學生背著書包在行走。
通信郵政保障類
《搶抓工期,加速5G基站建設》馬培 攝
中國移動全力做好通信保障、服務保障、防控保障「三個保障」工作,助力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同時,更將自身5G建設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不等不靠、不停不歇,搶抓工期、加速推進工程建設。圖為工程技術人員正在進行5G基站建設。
《電信人的身影》譚靈 攝
疫情期間裝維人員董云為通信保駕護航。
《堅守一線,中國必勝》江蘇聯通客戶服務中心 攝
江蘇聯通客服中心疫情期間堅守一線。
親情愛心類
《媽媽,今天欠您一個擁抱》周玉山 攝
2020年3月17日零點20分發生在鄭州新鄭機場的感人一幕,女兒蘇某今年19歲,是美國紐約某大學的大二學生,由於美國新冠肺炎不斷擴散,大學無限期休課,沒有固定住所的她只能回老家鄭州市等待。得知女兒回國的航班消息後,她的媽媽在機場等待了七、八個小時,為的是想第一時間見到寶貝女兒,因為自女兒15歲去美國讀書後,娘兒倆聚少離多,思念之情可想而知。但是面對鄭州市國外人員入境一律集中隔離14天的規定,母女倆異常的冷靜和理解,她們遠遠的相望著,輕聲的交流著……登車女兒向母親深深鞠躬:「14天後一定還您一個擁抱」。
遠程教育類
《在家開心上網課》謝松 攝
攝於中國重慶黔江,新建光纜讓娃娃離開山坡在家上網課。
《大學生在家上網課》宋道君 攝
2020年3月16日,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大一學生宋安楠,在疫情期間,響應政府和學校號召,在家上鋼琴網課。
《偷襲》崔恆禎 攝
3月13日上午,舅媽躲在門後觀察正在直播上課的弟弟有沒有認真學習。
海外援助類
《中國留學生在韓國解除隔離》王振 攝
3月3日,在韓國大田大學,首批入境韓國的中國留學生經14天隔離後,經檢查無異常而解除隔離。
《大愛無疆》曹冬梅 攝
2020年2月7日,重慶市涪陵區電信公司員工曹冬梅接到土耳其華人婦女聯合會捐贈的愛心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