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貸款,但你一定要懂貸款

2019-08-06     商鞅財經

圖片來源網絡

貸款是付完全款零負債,兩袖清風一身輕鬆比較好,還是付完首付拿余錢理財,錢生錢利滾利比較好呢?

答案不言而喻。

但是,即使到現在,很多國人心理還沒有完全接受提前消費,尤其是貸款買房這種行為。

通常很多人看到100多萬的利息,心理上可能就開始打退堂鼓了,這不是白白給銀行打工麼?銀行這錢也太好賺了吧!我不要做一輩子的房奴,我不要支付這麼多利息給銀行,我一定要儘量多付首付。

你有錢你任性,你可以不貸款,但你一定要懂貸款哦!

信用貸款

信用貸款是一種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類型,貸款額度一般不固定,在10-20萬之間,借款期也不固定,目前以短期為主。一般來講,申請個人信用貸款需要提供以下信息:收入證明、銀行內個人資信等級、個人職業信息等。

風險

此類投資項目主要基於借款人的個人資信而定,在國內徵信體系不健全的大背景下,網貸平台中借款人借款的違約成本較低,所以違約率較高,平台需要較大的業務規模才能覆蓋違約損失。

圖片來源網絡

房屋抵押貸款

房地產抵押貸款是借款人以自有房地產作為抵押物向出借人提供擔保,在平台上發標借款的融資方式。借款人也可以用已設有抵押權的房產再次設定抵押權,充分利用抵押物的價值。

風險

現在此類投資項目受房價行情影響較大,存在房價下降、變現難等風險。目前有很多P2P平台存在二次房抵的現象,二次房抵是指當房屋目前評估值大於原評估值時,對房屋剩餘價值進行抵押借款,雖然二次抵押有效,但不同於第一次抵押,二抵無法享受優先登償權,因此風險較一抵稍大。

圖片來源網絡

車輛抵押貸款

車輛抵押貸款是指借款人通過將車輛作為抵押物來進行借款,通常用於解決短期資金周轉的問題。在通常情況下,汽車抵押貸款只能借到估值的70%左右,時間分為一、三、六、十二個月不等。

風險

目前只有部分平台開展二手車抵押業務,鑒於國內新車市場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車輛抵押業務前景空間還是比較大。但這類貸款存在車輛損毀、騙貸、折價以及主要城市限購等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

股權質押貸款

股權質押貸款,指股票持有人可以在不割售所持股票的情況下,通過持有公司股份質押給網貸平台提供反擔保,從平台上發標借款的融資方式。多數大額企業借款多選擇該方式。

風險

這類投資項目存在股權價值波動大,非上市公司股權變現難,股權價值與公司經營風險成同變動等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

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是指平台基於核心企業的信用,根據貿易的真實背景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信用水平來評估中小借款企業的信貸資格,為核心企業及企業的上下游提供融資支持的信貸業務。主要包括採購階段預付帳款融資模式、運營階段的動產質押融資模式、銷售階段的應收帳款融資模式。

風險

這類貸款存在整個產業鏈的集中風險,核心企業風險,質押貨物或企業資產的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應收帳變成壞帳的無法收回的風險,核心企業通過P2P平台給關聯企業融資存在的風控上的道德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

銀行過橋

過橋資金是一種短期資金的融通,期限以六個月為限,是一種與長期資金相對接的資金融通。提供過橋資金的目的是通過橋資金的融通,使借款企業達到與長期資金對接的條件,而後,可以長期資金替代過橋資金。

風險

這類項目的主要風險在於銀行是否續貸,由於過橋資金對於企業運營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一旦落空,對於企業會形成致命的打擊。

圖片來源網絡

票據貸款

網貸行業中涉及的票據業務則主要是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匯票。平台的業務模式包括票據貼現、票據質押、委託貿易付款、內保外貸等。其中較為典型的為票據貼現。票據貼現指借款人將銀行承兌匯票質押給平台,為規避法律風險,票據一般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或銀行託管,隨後平台發布借款標的,投資人進行投標。

風險

這類貸款存在假票、背書錯誤、兌付違約等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

融資租賃貸款

融資租賃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並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則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目前很多平台與融資租賃公司合作開展此項業務。

風險

此類業務的風險在於承租人還款壓力加大、承租人的經營風險、設備折舊變現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

配資貸款

配資指借款人在原有資金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槓桿,在平台上發布借款標融資的過程,主要包括股票配資、期貨配資、權證配資等。

風險

由於配資業務一直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存在較大的監管風險,同時也存在操盤和同時強行平倉的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

資產證券化貸款

資產證券化指將線下非標準的企業債打包成線上標準化的小貸資產包,合作擔保及小貸公司承諾溢價回購的業務。資產證券化的交易所對資產包和投資者權益進行登記和託管,更加透明。

風險

由於資產證券化下的借投雙方並未實現資金直接對接,此模式已經脫離了P2P本質,期間有一定的灰色區域,除了借款人違約風險外,還容易引發管理及操作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RiUbWwBUcHTFCnfj-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