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秋分已過,天氣一天天轉涼,人體的陽氣逐漸向內收斂,氣血運行也漸漸變得緩慢。自然界的陽氣也在逐漸內斂,氣溫下降,降水一點點開始減少。這時我們的身體開始感覺到乾燥不適,咽喉、鼻腔、甚至皮膚都乾燥不適。總之,乾的令人崩潰!
這是秋燥到了!秋燥的時候,你最常用的方法是不是就是喝水?但是喝水真的沒什麼用!
今天我就告訴大家兩款超級實用的平民級靚湯,可以幫助大家有效的緩解秋燥帶來的咽喉口鼻的乾燥乾咳、皮膚乾燥等不適。收藏一下,學起來吧!
秋燥咳嗽-花生冰糖湯
食材:花生米(帶紅皮)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花生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冰糖,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煮約半小時即成。
作用:此湯有潤肺止咳功效。適用於肺虛燥咳或秋燥咳嗽而乾咳少痰、或痰黏難咯、咽喉乾燥。其中花生味甘,性平,可潤肺、和胃,而治燥咳、反胃、乳汁稀少;冰糖,味甘,性平。可健脾和胃,潤肺止咳。能治脾胃氣虛,肺燥咳嗽或痰中帶血。
甜甜的湯配上軟糯的花生,經過喉中的那一瞬間,津液便隨之而生,連心情也變得美美的了。
秋冬潤膚-百合銀耳羹
食材:干百合15克、銀耳10克、大棗3枚、冰糖適量;
做法:將百合、銀耳、大棗分別洗凈,冷水泡30分鐘以上至百合變軟。放入湯煲中,加清水、冰糖,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煲40-60分鐘即成。
作用:此羹甘潤滋養,有潤肺、養胃、安神作用。百合,味甘,性寒,可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能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還可治心陰不足心火旺盛所致的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有很好的安神作用;銀耳,味甘,性平。補肺益氣,養陰潤燥。可治病後體虛,肺虛久咳,痰中帶血,崩漏,大便秘結等;大棗,味甘,性溫。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婦人髒躁。
看到這裡你可能該問了,這不是潤肺嗎,怎麼就潤膚了?
中醫講,肺主皮毛,皮膚的潤澤需要肺將氣血津液輸布至臟腑、肌膚才能得到滋養。氣血津液得到滋養,皮膚自然就會變得滋潤有彈性。所以,潤肺即潤膚。
更何況百合銀耳羹的安神作用也可令你安睡一晚之後,氣血條達而達到皮膚滋潤的目的。乾燥的秋冬來一碗暖暖的、甜甜的湯,皮膚想不好起來都難了~
怎麼樣,今天的內容是不是夠貼心呢?快快跟著悅讀中醫一起智慧生活,做起來吧!
中醫看病,一是望聞問切,辨證論治,處方開藥;二是注意飲食宜忌,合理調膳,食療搭配。得病後吃該注意些啥?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能吃的怎樣吃,不能吃的又為什麼?問醫生雖然只有短短數語,但這都是患者最關心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可以給大家解答飲食方面的疑慮。
張謨瑞是浙江省名中醫,從醫50多年,臨床經驗豐富,尤其擅長藥膳食療,關注養生。本書涉及的常見疾病範圍較廣,內容詳實,對常見病的飲食宜忌和食療藥膳進行了指導和闡述,書中的養生原則科學實用,並收錄了豐富的食物營養學等數據,是適用於大眾參考的養生科普讀物。(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因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庫房升級,9月24日-10月7日期間在「中醫書院」下單的紙質圖書,將統一於10月8日起按照訂單順序發貨。如果您急於購書,可前往其他銷售平台購買。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當歸中醫學堂」微信公眾號,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