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不少學生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往英國高中留學。那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英國留學的學校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呢?一起隨樂橋教育一起來看看吧!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在3月和5月各做了一次針對中國大陸留學生的調查,而兩次調查的結果幾乎一樣。超過 40% 的學生,目前仍然處於中立、觀望狀態;而超過 30% 的學生則對未來的英國留學計劃持積極的態度。這些調查結果非常明確的表現出這樣一個現象:2020年至2021 年,留學市場依舊火爆。
16歲以下的小留學生是其中的生力軍。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家庭收入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小留學生選擇來英求學。
家長對於孩子的心理幫助
對於低齡孩子來講,隻身一人到國外學習、生活,孩子的心理壓力一定會比較大,國外的教學環境與生活方式與國內有較大區別。初到國外,想要能適應下來,必須具備很強的獨立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因為中國的小留學生都在一起玩,私下也都是用中文交流。日常使用的也是中文的社交網絡,看中文電視和言和文化障礙,絕大多數小留學生短時間內很難融入新同學的圈子。
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和邊緣感;關於英國的風俗等知識,很多來自書籍,這和想要快速地進入英文語言環境有非常大的衝突。長此以來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作為家長,應該做到以下的三點:
理解孩子,換位思考
對於中國家長來講,我們必須明白,剛剛走出國門的孩子,獨自一人置身於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心理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漣漪是必然的,也是非常正常的。家長應該多換位思考,在與孩子交流前,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特、年齡階段,選擇一種更適合的交流方式,從而擺脫傳統的、說教式的溝通方式,讓孩子們在自己喜歡的溝通方式中去領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地給予幫助。有的孩子來了國外半年就學不下去了,原來在國內成績很好,但是到了國外因為英文的差距造成課程明顯跟不上,學不進去,腦子變慢了,這些可能都是情緒出了問題。
及時溝通
父母要及時跟孩子進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平等,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處於居高臨下的地位,總是以一副嚴肅的面孔對孩子,以嚴厲的語氣與孩子講話,無形中會使孩子產生畏懼的心理,那麼長久下去,孩子將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還會產生反抗的心理。
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孩子是否能夠理解,同時還應該選擇易於被孩子接受的溝通方式。像說教、命令、強迫等方式,只會令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講故事、做遊戲等寓教於樂的溝通方式,才更加適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從而更能夠達溝通的預期效果。
另外就是增加溝通頻次,青少年在外面受到挫折、孤獨、無助的時候,也很少知道該怎樣減壓,尋求幫助或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下,身邊有親人或好友,能及時溝通交流、討論、釋放緊張情緒等,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關鍵。
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傾聽對孩子來說是在表示尊敬,表達關心,這也促進孩子去認識自己的能力,跟孩子交流,有時候並不需要自己說,父母只需作為傾聽者,給予孩子關注、尊重和時間,那是對孩子最有效的幫助。
孩子選擇合適課程的重要性
小留學生們留學國外,除了心理狀況上的不適應之外,課程銜接脫節也是導致「水土不服」的狀況頻發的一大原因。
對於在中國念完小學的小留學生們,轉學的適應期可能更稍長一些。那麼,針對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如何讓年幼的孩子更快適應異國生活,打下GCSE、A-level考試的高分基礎?
對於不滿16歲的小留學生來說,GCSE(英國中考)是首先要面對的大型重要考試。11歲左右英國小學基本上就讀完了,在這時就開始初中教育。
11-14歲的學生,學業不算緊張,這段時間來英讀書的小留學生們最好將重心放在英語提高、生活適應方面。
14歲開始,學生便開始接受GCSE課程,英格蘭大部分中學GCSE課程都是兩年制,可選範圍廣泛,不同學校根據師資開設課程不同,選修課為4-5門,其中必修課為英文、數學和三門科學課程。
國外對孩子培養自理能力更加注重
對於小學剛剛畢業的小留學生們來說,剛剛步入青春期,生活和學習習慣仍在培養階段,出國後沒有父母的監督,雖然英國不少寄宿制學校都有全面的照顧。但是較之國內的管理,肯定是較為寬鬆的。
而且,國外更注重對於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的培養。另外,西方文化尤其注重對於獨立精神的培養,這也是國外教育優於國內應試教育的長處,健康人格塑造和價值觀的形成,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生的財富。
因此,中學內廣泛的選修課十分貼合孩子的興趣,在藝術、科學、體育、外語等多領域讓孩子有機會全面發展。老師所做的事情更多的是去引導、鼓勵孩子探索未來方向,尤其是未來職業與專業的契合,國外學習環境給孩子提供了更多空間和時間來選擇、成長。所以,打算讓孩子獨自異國求學,前期準備必不可少。
英國公立中學、私立中學簡要分析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不知如何在公立中學和私立中學中做抉擇,私立學校和公里學校各有所長,讓各位家長糾結不已,因此我們從小學的學費、教學質量、入學要求等方面進行了對比。
公立中學
1. 政府補貼,學費低廉;
2. 大班教學,老師對於學生的關懷程度一般;
3. 入學門檻相對較低,課程多樣性;
4. 公立學校為93%左右的本土學生提供教育,使國際學生能快速融入當地文化,英語能力提高快。
私立中學
1. 歷史悠久,學費較高;
2. 英國私立學校號稱「世界精英的搖籃」,師資力量強,小班教學,升學率高;英國私立學校不必按照國家訂的課程來教學,大部分學校只把政府制訂的教學課程作為基礎;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在英國私立學校,每20個學生中就有一名考入牛津或劍橋大學,而在公立學校進入上述大學的比例為100:1。並且學校的學生一般出自中產以上家庭,其中不乏出身社會名流;
3. 在資源配置上,私立學校提供較高配置的實驗室、運動場、游泳池、健身房、餐廳、教室,這也導致其入學申請更加嚴格;
4. 豐富的課外活動,注重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和開闊的思路;
5. 私立學校僅吸納 7%左右的英國學生,學生可以與不同國際文化背景的同學交流,但是,國際生進入私立學校可能會比較難融入英國學生的圈子。
低齡留學規劃重要性
低齡留學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期盼和付出,甚至一個家庭為了孩子留學會脫離原本的生活軌道。所以各位家長選擇留學方式和國家的選擇應該更趨於理性。
孩子出國留學,父母應事先做好評估和權衡,如果決定讓孩子出國,就一定要提前做出規劃!好的規劃,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畢竟孩子接受教育的時光不可逆流,更不可複製。如果不做好相應的規劃,我們對於孩子的付出投入與我們預期的效果那有可能會大相逕庭!付出的汗水和心血都有可能付諸流水……家長們必須要對留學規劃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