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間入職,那些悄悄與你拉開差距的人,都懂這些規則,終身受用
在一堂培訓課結束,有朋友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超越同級的同事?為什麼在工作中做同樣的事情,同一時間入職,卻得到了不同的待遇。同樣是兩年的時間,別人能夠連升兩級,而我依舊原地踏步?」
聽到這個問題之後,我並沒有直接告訴他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兩人的差距,而是給他講到了我的曾經。
我曾經做過很多份工作,跳槽也非常頻繁,即便如此,所從事的每個行業都得到了認可,至於超越同級的同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比別人後入職,憑什麼能夠率先得到領導的認可?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不僅僅只做本職工作,要讓領導看到你的能力
二、多與領導溝通,要讓領導看到你的才能以及為人處世的優勢
三、利用好下班後的時間,因為這段時間是你拉開與同事距離的最佳機會。
四、多做結果,少問為什麼
在工作中,得不到重用的原因無非這幾點:
一、能力平凡
二、無上進心
三、為人處世能力欠缺
四、其它原因
在同樣的時間為什麼別人能夠脫穎而出,而你不能?最大的原因在於自身的表現,表現分為工作表現、待人接物表現、對於未來發展前景的表現。
因此,一個人想要在職場中更好地與人拉開距離,一定要懂以下規則:
用人單位的領導在決定是否重用一個人時,除了會對其能力進行考核與評估之外,還會對其的人品進行評估。
你如果有能力,人品欠佳,不受待見不說,還會受到領導的設防。
也就是說,讓能力走在前面的同時,一定要讓人品與之並行。不然領導即便看重你,也不敢將重任交給你,怕你做出有損用人單位利益之事。
我之前手底下有一位能力非常強的下屬,不僅能夠完成自身的本職工作,還能完成我給他安排的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雖然能力很強,但他為人處世的能力很欠缺,不喜歡主動與人溝通,不喜歡與同事打交道,在工作中並沒有人真正的支持他。
為了培養他,我多次的與他談話,但結果卻不盡人意,他並沒有做出相應的表現,從而錯失了機會。
領導在衡量一個人是否值得重用之時,除了看他的個人能力之外,還會看他為人處世的能力。如何處理與上級的關係、如何處理與同事的關係都會被納入考核之中。
能力再強,為人處世能力欠缺,會缺少支持者,工作開展也就會很被動。
哈佛有個著名的理論,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在於業餘時間。
也就是說,你下班之後如何利用你的時間,你就會有相應的收穫。比如。你下班之後看書寫作,你就會收穫相應的知識與其它收穫;你下班之後沉迷於遊戲,自然也只能收穫遊戲帶來的快感;你下班之後樂於社交,喜歡向優秀的人學習,自然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身在職場,想要更好地拉開與同事的距離,一定要學會正確的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可以學習專業技能,提升個人能力,看書,寫作,做一些有利於自身成長的事情,過不了多久,你自然會超越別人。
下班後能夠選擇成長的方式,對自己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希望你能利用好工作之外的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獲取到個人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