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如何做好孩子英語教育的領路人?

2019-08-27     英語軟實力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746篇原創文章。

加苗爸好友的,基本上都是對家庭英語啟蒙感興趣的寶爸寶媽,所以,大家平日聊天的主題,自然是圍繞怎樣教孩子學英語展開的。在聊天的過程中,苗爸發現,大多數父母都比較迷茫,有的人還沒有準備好怎樣做父母,更不要說如何教孩子學英語了。

其實,英語啟蒙也屬於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文語境下,學齡前兒童的教育重點有兩個:一是語言能力。二是數學思維。

對兒童來說,語言能力主要指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因為這關係到孩子未來的生活,乃至生存能力,所以非常重要。要說當今比較熱門的行業,直播絕對排第一,它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人人都可以參與,可以互動。

閒暇之時,苗爸也點擊觀看了平台推薦的所謂「口號一哥」、「鬥魚一姐」、「淘寶第一網紅」等的直播,我發現,在如今這個顏值經濟的激烈競爭中,他們幾個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孩子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父母的正確引導非常重要。今天,苗爸想要談論的話題,就是「如何做好孩子英語教育的領路人?」

01

不斷地充電

父母對英語教育的認知水平,決定了孩子的英語教育的發展水平。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所以苗爸才不惜「血本」,購買了幾十本有關英語啟蒙的書籍,關於家庭教育的書,我買的就更多了。

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只有在了解了同齡英語牛娃的成就和成長曆程,才能為自己的家庭英語啟蒙打開一扇窗。舉一個例子,當初苗爸看了一個10歲左右的英語牛娃在《超級演說家》上的演講,深受震撼,立馬在網上買了一個孩子媽媽寫的育兒心得書,從此也隱隱約約認識到英語演講的重要性。

受其影響,我就收集了各種演講資料,有超級演說家的,也有TED的,已經大學生的英語演講比賽的,甚至買了一個美國「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的《語言的突破》(The Quick and Easy Way to Effective Speaking),開始如饑似渴地閱讀。

在進行了以上的理論充電之後,苗爸結合苗苗的實際情況,發明了「一分鐘英語演講」訓練法。經過長時間的遍覽群書,苗爸發現,所有優秀的演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善於講故事。有道是,佛說家常事。所以,我就訓練苗苗從講自己讀過的、喜歡的英文繪本故事開始,引導她大膽地開口。說錯了不要緊,敢於開口最重要。

新東方俞敏洪寫過一篇文章,叫《我是怎樣背單詞的?》。在文中,俞敏洪介紹了自己在高三最後一學期,英語成績從70分左右,經過一個月的訓練,模考成績突破90分,並在高考的時候,最終考了95.5分(滿分100分)。其方法就是背誦300個英語句子,同時將它們翻譯成中文,再從中文翻譯成英文,每天翻譯50句,前前後後翻譯了5遍,徹底搞清楚了每一個單詞和句子的用法。後來,俞敏洪在自己學英語的經驗基礎上,寫了一本書,叫《100個句子記完7000個托福單詞》。

俞敏洪的故事說明一個問題,學英語是有方法的。同樣道理,家庭英語啟蒙也是有方法的,這個方法,就是英語啟蒙路線圖,即在孩子的不同年齡段,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不同的項目訓練。

02

積極地參與

在上一個環節,苗爸提到了英語啟蒙路線圖的問題,一般來說,這個路線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語感啟蒙

(2)TPR親子互動

(3)自然拼讀+視覺詞

(4)英文繪本和分級讀物

(5)章節書+科普書閱讀

(6) 英文原著閱讀

(7)外刊和專業書閱讀

當然,在閱讀的同時,單詞背誦和聽說寫的訓練也要同步進行。列出這個路線圖,是為了說明,學好英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麼,在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是父母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英語教育之中去,讓孩子感受到學英語的樂趣,這樣孩子才會積極配合。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孩子不願意積極配合,那一定是教育方法出了問題。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應該想上各種各樣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做親子遊戲,在遊戲中學英語,潤物細無聲,孩子更樂意接受。

因為苗爸是英語老師,且當過多年的班主任,所以,最初在教苗苗學英語的時候,經常使用命令的語氣,強制要求她必須完成這個,馬上完成那個,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孩子經常哭哭啼啼的。後來隨著苗爸的不斷成長,我改變了策略,更多地使用遊戲和獎勵的辦法,變我要孩子學,為孩子要和我學。

例如,以前我把點讀筆交給苗苗,讓她自己點讀,我就忙我的事情去了。後來,我發現效果不好,於是就轉變了策略,和孩子一起做卡片遊戲。我使用點讀筆點一張「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然後讓她做動作,或者是她點卡片,我和苗媽做動作,由她來評比,看誰做得正確。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形式變化,但是因為有了我和苗媽的參與,孩子學英語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以前是我還沒有允許她休息,她就自己早早地停止了,不願學了。現在情況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我和苗媽不想繼續了,苗苗卻堅持不讓我們離開,要再玩一會兒。

03

傻瓜式死磕

曾經,苗爸說過一句話,孩子英語啟蒙的成功取決於父母堅持的時間長短。

這是一個說起來大家都認同,但是少有人能夠堅持到底的事情。可能有人會說,教自己的孩子應該能夠堅持下來,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堅持到底的沒有幾個。人都有惰性,我們總喜歡給自己的懶惰尋找各種藉口,結果,藉口越來越多,最後終於半途而廢了。

很多時候,一個人很難堅持,如果有一個社群,大家一起互相鼓勵,分享經驗,堅持下去的機率就會提高很多。看到許多類似的社群,大家討論交流自己的育兒經驗,氣氛活躍,仿佛是一個大家庭。還有打卡模式,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很多應用軟體,都有打卡活動,有效促進了父母的堅持。

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們即使說上一萬遍,讓孩子堅持做某事,比如繪本閱讀、英語晨讀、一分鐘演講等,都不如我們自己以身作則,哪怕是一次的效果要好。記得苗苗在每周六的感恩日,提及最多的就是看到我每天堅持寫文章的事情。說明我的堅持,已經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她做了一個堅持的榜樣。

就以「一分鐘英語演講」為例,我們不要光要求孩子每天堅持完成,為什麼不和孩子一起訓練,當孩子的陪練,引導孩子堅持21天,再到90天,最後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只要父母願意陪孩子傻瓜式地死磕,培養一個英語牛娃,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總結

如何做好孩子英語教育的領路人?

(一)不斷地充電。父母對英語教育的認知水平,決定了孩子的英語教育的發展水平。

(二)積極地參與。父母應該想上各種各樣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做親子遊戲,在遊戲中學英語,潤物細無聲,孩子更樂意接受。

(三)傻瓜式死磕。只要父母願意陪孩子傻瓜式地死磕,培養一個英語牛娃,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BbH62wBJleJMoPMXR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