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們變身「戰士」,成為一面飄揚的旗幟。縉雲縣應急管理局黨員們主動請纓戰鬥在防控一線,他們是敢為人先的應急鐵軍,衝鋒在前、積極『戰疫』,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黨員本色,忙碌的身影成為抗擊疫情戰線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疫情來臨時——「有我們」!
1月23日發布一級響應當天,縉雲縣應急管理局第一時間協調部署,備戰疫情。火車站和兩個高速路口設置了疫情防控點,應急指揮中心第一時間聯絡各存有物資的單位,在縣域內緊急調集帳篷,連夜運送至疫情防控點,為工作人員提供寒夜值守的避風港。
次日起應急指揮中心火速安排5支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共60人備勤,同日向縣內各方調集採購帳篷、行軍床、消毒噴霧器等物資,並從麗水市應急管理局申領大型帳篷50頂,用於配送保障全縣部分防控點防控需要。隨後對全縣11個防控點開展巡查,匯總共性問題上報應急指揮部,協助做好各防控點的後勤工作。
此外,應急指揮中心與應急科安排專人負責統計調配物資,疫情防控期間向各鄉鎮正常發放,做好卡點物資檢查、數據統計上報和各類後勤保障工作。共申領調集各類帳篷63頂,發放至12個有需要的鄉鎮(街道),截至2月26日,共發放81軍用帳篷、棉帳篷、單帳篷35頂,行軍床6張,調配社會應急力量執行任務22次。
召集隊伍時——「我們在」!
「組織部需要兩個人」「縉雲縣工業企業復工工作服務專班需要十個人」「壺鎮鎮防控點需要四個人」「組織部還需要兩個人」「復工專班再加四個人」「社區需要志願者」……號召一經發出,應急管理局的黨員們紛紛積極響應。
黨組成員副局長鄒貴亮同志在疫情來臨的第一時間提交《儘快強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統一指揮與防控管理的建議》,向有關部門反映社情民意、為做好疫情防控建言獻策。
黨員劉鵬飛是一名擁有十三年軍齡的退役軍人,他在本次「戰疫」期間肩負著單位統籌協調的重任,他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全力做好應急值守、工作部署、後勤保障等各項工作,保障維持全局工作有效運轉。工作之餘前往朝暉社區卡點,身體力行參與一線疫情防控工作。
黨員胡婕的孩子尚在哺乳期,她仍參加了壺鎮鎮防控點和復工專班兩支隊伍,她說:「這兩支隊伍時間不衝突,我可以兼顧小家庭和防疫工作。」
老黨員吳月明報名參加了社區志願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早起前往社區卡點值守,然後到居家留觀人員家裡走訪觀察,風雨無阻。他說:「我只想盡我所能多為大家做一些事情。」
還有預備黨員趙晟淇,他被組織部抽調到仙都留觀點值守,連續19天奮戰在「戰疫」一線……
應急管理局共派出22人次前往一線,配合做好各類防疫工作,共前往6個卡點執勤,走訪觀察1個留置觀察點和3處村、社區居家觀察區塊,對159家企業開展復工服務和審查。
群眾需要時——「我們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疫情發生以來,應急管理局接到8起火警,7起是森林火警,1起是企業火警。接警後,第一時間組織力量前往火情一線。行動迅速,將火掐滅在萌芽期。
在「戰疫」期間,縉雲縣應急管理局除值班留守和後勤保障人員外,盡數派出前往一線。大家雖在不同的崗位,但是目標只有一個,奪取疫情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來源:縉雲發布 通訊員 辛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Af4oHABgx9BqZZIHui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