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前
整改中
整改後
「我們小區綠化被其他雜物亂堆亂放已經很久了,也不知道這事該誰管,經過你們這樣一整治,看著真的整潔優美多了!」大河小區一居民對執法人員說道。
前不久,縉雲首例破壞小區綠化處罰一案受到廣大市民的關注,有力地打擊了小區綠化變身「私家庭院」現象。縉雲縣綜合行政執法局五雲中隊趁勝追擊,聯合物業公司,對大河小區私占公共綠化開展專項整治。
精心「會診」查源頭
整治開展前期,執法人員調查發現,該小區是拆遷安置房,大部分住戶是由「村民」轉為「居民」,雖然身份有所轉變,但保護小區綠化的意識仍然不強。經居民投訴,物業公司也告知私占綠地的業主儘快清理,然而結果卻不盡人意。大多數業主覺得是自家門前的綠地,種種蔬菜、堆堆雜物,也沒有影響他人出行,故不以為然。且「開放式小區」這一特點,也讓綠化整治陷入困境,曾經的綠樹青草也漸漸「病危」。
用心「治療」除亂象
近日,五雲執法中隊攜手物業公司,集合力量,對大河小區綠化專項整治,按下了「執法+物業」模式的「啟動鍵」。花盆、蔥、推車、碎玻璃、泡沫箱……住戶擅自侵占、破壞綠化的情況的確突出。「雨水都積在泡沫箱裡,很臭。」一名業主說,夏天快到了容易滋生蚊子,低樓層的住戶很是擔心。好在當事群眾表示理解,也主動配合工作人員一起清理雜物。除此之外,被晾衣繩壓彎的樹苗、手推車壓著青草的也都被「治」好了……
耐心「打藥」強意識
整治之餘,執法人員也不忘給圍觀群眾「打打藥」,增強居民保護綠化、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根據《物權法》,小區綠化由小區全體業主所有,部分業主私占公共綠地的行為對其他業主構成侵權,其他業主有權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親眼見證綠化帶由雜亂不堪變得整潔優美,大家也意識到保護小區綠化責無旁貸。
此次整治行動有效遏制小區綠地私自侵占、破壞現象的蔓延勢頭,恢復了小區綠地功能,改善小區環境面貌,增強居民保護小區綠化的意識,為執法局進一步抓好小區環境長效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h7Yw3EBiuFnsJQVEw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