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1083天。今天想回答一個比較基礎的問題,有一位同學問我說像素是什麼?「實際像素」和「有效像素」有什麼區別?我就還是簡單回答一下,因為發現確實還是有很多同學對基本的概念掌握的不是很好,但是沒有這些基本的概念,可能我們往後學習遲早會遇到一些困難。
好,什麼是像素呢?像素就是咱們數碼照片的基本組成單位。這麼講起來可能有點抽象,但是你可以這麼來理解這個事情,就是數碼相片你是不能把它無限放大的,你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照片是由一個小方格組成的,每個小方格裡面只有一種顏色,只有一種亮度,方格裡面是沒有任何的其它的細節了。
圖片放大後看到的方格,一個方格是一個像素 李杜宇
為什麼我們平時看不到這些小方格呢?原因就是它們非常非常的小,而且非常緊密的擠壓在一起,排列在一起,所以我們從整體上來看就會看到一個清晰的照片、一個圖形。這個感覺有點像是馬賽克瓷磚,如果你往近了看,每一個瓷磚都只有一個顏色,但是你從遠處看所有的瓷磚就構成了一個圖形,這是從數碼照片文件上來說是這樣子的。
佳能的全像素雙核CMOS AF上排列的小小的感光元件 圖片來源:article.pchome.net
從真實的物理結構上來講,我們的相機裡邊有一塊感光元件是用來捕捉光線的,對吧?這塊感光元件你別看它是一整塊的方形的東西,實際上感光元件里密密麻麻的排列了幾千萬個小方格,每個小方格可以獨立地捕捉一些光線,它可以判斷我捕捉的是顏色的光,是亮度的光。於是這些小方格就把自己的捕捉到的信息給存到了照片文件裡面,對應的就是剛才我說的照片里的那一個小方格。那麼這是相機里的感光元件中的像素的含義,它是一個真實的一個小的感光元件。
電腦顯示器上的像素點 咔圖攝影教育中心
好,那麼再看看顯示設備,我們的顯示屏它其實也是由一個個像素構成的。現在的手機螢幕的像素點排列非常緊密,導致我們幾乎看不見它了。但是如果你用一些比較老式的電腦的螢幕,你會發現當你不小心噴了一滴小水滴掛在螢幕上的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在水滴的放大作用下能看到下邊的一個一個的小的發光得原件,每一個小發光元件其實都由紅、綠、藍三個小發光元件組成,這紅綠藍的光它緊緊地排列在一起,從遠處看就變成白光了。這是我們小學就學過的物理常識,光的三原色能組成白光。
如果你的電腦螢幕也很好,你也看不見這個像素點,沒關係,你可以回家找找你的電視機,電視機因為幅面非常的大,所以它的小像素點的排列就不可能排列特別緊密,每一個小像素點都不是特別的小,都比較大。你可以用手試著沾一滴水,滴在你的電視機的中央,然後透過放大鏡你一定能看到電視機的像素結構。
你看,我們剛才不知不覺的就討論到了三種像素:第一是照片文件中的像素;第二是相機感光元件的像素;第三是顯示屏上的像素。它們有個共同點——都是數碼產品。也就是說膠片相機其實是沒有像素概念的,因為它是由分子直接聚合成像的,並不是由一個個小方格構成整個影像。這也是為什麼膠片相機的照片拍出來以後放到很大很大,即便已經清晰的看到這個照片里的噪點了,你依然不會覺得它很硌應,依然會覺得它很舒服。但是數位相機你就不能這麼做了,如果你放的太大的話,你看到的就是馬賽克,一個的小方格,這個就是比較奇怪的事情了。
最後我回答一下什麼叫「實際像素」,什麼叫「有效像素」。「實際像素」就是指照相機裡邊的感光元件它所擁有的所有的單個的像素數量,但是一個相機的感光元件有這麼多像素數量,它不見得全部都用邊角的一些地方很可能不參與感光,最後的照片裡面也看不到那些位置所捕捉的光線,所以就有了「有效像素」這個概念,「有效像素」對應的就是你這個相機最後存出來的這張照片的像素總量。
舉個例子,比如說有的相機它的有效像素是2400萬,但是實際像素是2500萬(口誤),其實就是說相機里的感光元件的周邊有一圈的像素,大概一百來萬的像素是最後不形成影像的(注意!我這裡說的「不生成影像」是連RAW格式你也看不到那些像素,它在相機里就已經把這個像素完全拋棄了)。
這裡我就說個小八卦,徠卡Q1這款相機出來的時候曾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原因是有人在網上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去噴它說徠卡作弊,徠卡作假,徠卡欺騙我們……他的論據是說他從機內暴力讀取了感光元件所捕捉的所有的光線後驚訝地發現四個邊角是有一些黑的,並且整個畫面有一些畸變,因此它的結論就是「徠卡廠商用了一塊全畫幅感光元件卻把周邊主動裁掉了,只用了中間一個截幅的面積來形成影像,並且它根本就不是用的28mm定焦鏡頭,它純屬一種欺騙。」這個文章一度非常著名,但是這個人犯的是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他沒有理解「有效像素」和「實際像素」之間的區別,實際上事情的真相是徠卡Q採用的是一款比全畫幅的感光元件還要大一圈的感光元件,它面積更大一些,周邊有一圈的面積是不參與成像的,最後這個相機存在卡里的RAW格式照片你讀取出來的時候它確實是一個全畫幅的照片,但是如果你用暴力手段跳過了相機的機內主動裁切,非得要去讀取所有的實際像素的話,那麼你得到的畫面四角就一定會有點發黑了,因為它已經超出了這支鏡頭的像場的覆蓋能力。
那麼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應該關心的是什麼?肯定是「有效像素」啊,因為這個才是真正影響我們最後畫質的東西,那個「實際像素」你愛有多少有多少,跟我沒什麼關係。
所以現在如果你再上網上(佳能官網、索尼的官網等)去查相機的參數表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少有廠商還在標註「實際像素」了,基本上每個相機都只標註它的「有效像素」。換句話說,雖然「實際像素」看上去是比「有效像素」要大一點,但是大家早就發現了「實際像素」沒有用,我們只看「有效像素」就好。
好吧,今天就聊這麼多,有更多攝影問題歡迎在底部向我留言。你也可以點擊底部藍色「了解更多」進入我的網校,來看看我們有什麼樣的好課,提醒一下網校里確實有很多非常棒的免費課程。
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083天,我是葉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眾號「攝影早自習」,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