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建260多座農場,他身家幾十億,卻獨愛種地

2019-08-21     藝非凡

提起馬斯克家族,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挨隆·馬斯克(Elon Mask)玩電動車、造超級高鐵···

還能把火箭送上天,這個野心勃勃的男人始終瞄準未來,幾乎無所不能。

或者還會想到她桀驁不馴的母親,68歲做模特,裸拍登雜誌。

再不濟就是家裡的姐姐,導演兼知名電視製片人。

馬斯克家族的小兒子金布爾·馬斯克(Kimbal Musk)卻總被有意無意地忽略。

實際上在哥哥光環籠罩下為人相當低調的他,成就絲毫不輸任何人,25歲創業成功,建築軟體賣了3.07億美元,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紀90年代。

這筆錢足夠他享用一生,或者在科技領域開創更大的事業不過賣完公司後的他卻畫風急轉,大跌眼鏡地說要追尋自己的夢想,跑到紐約國際烹飪學院學起了烹飪。

就在他畢業當年,信心滿滿準備實現廚師的宏圖大願時,2001年突如其來的911事件,卻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由於住的地方離現場很近,他每天志願為消防員提供食物,連續六個星期從未中斷,

「我看到了食物的社會力量,即便處於再困難的處境,人終究還是要吃飯。」

而這帶給他的觸動,還遠不如當他畢業走上街,看到的美國餐飲食品的現狀。

滿大街各種快餐店,

到處是高熱量的油炸食物,

與此同時,一組驚人的數據更讓他不寒而慄,70%的美國人超重,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率在已開發國家中高居第一。

了解到這一「殘酷」現狀的他,決心開一家餐廳,將工業食物趕出人們的飲食圈,讓人們在他的餐廳吃到真正健康有機的食物。

餐廳剛開到一半,命途多舛的金布爾又遭遇不幸,一次滑雪時的摔跤,導致他半身癱瘓,在床上躺了整整兩個月。

不過兩個月的時間倒也沒閒著,躺在病床上的他一直在思考重新站起來的那天,餐廳該怎樣運作。

還就此決定了他的人生大事:以食物為終身事業,帶領整個世界走向健康的飲食文化,魄力一點都不輸他哥哥。

然而餐廳夢很快就被一個孩子摧毀了,無聊躺在病床上看節目的他,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

主持人拿著西紅柿問孩子們:這是什麼。孩子答道:土豆。這一幕讓金布爾徹底驚呆了。

原來從小吃著餐飲工業食品長大的孩子們,連最基本的蔬菜也難以辨別。


這可讓他躺不住了,為了扭轉孩子們五穀不分的現狀,剛出院他就先把餐廳放一邊,決定加強青少年的食品教育,出資與學校合作建立「學農花園」,把農場搬進校園,讓孩子切實體驗「真正的食物」。

第一站他選在了孟菲斯,這裡被稱為肥胖之都,肥胖率在美國高居榜首。

出力出錢,一切都親力親為,親手操辦,2011年春天,第一座「學農花園」就此落成。

玩具模塊化的設計,沒有任何圍欄,老師也不做過多干預孩子下課後可以徜徉在這個自然遊樂園,和植物們盡情玩耍。

吃慣了薯條、漢堡的孩子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原來食物可以像魔法般「變」出來。

他們好奇地端詳著手裡的種子,

親自體驗栽種的樂趣,

下課後就迫不及待地查看自己栽種的植物是否冒出了嫩芽?

植物生長的每一步他們都悉心觀察,生怕錯過了一點點細節。

當然金布爾和他的夥伴也會經常來到這裡,和老師們一道,給孩子們講解栽培、土壤、灌溉等各方面的知識,因為關係到自己的植物能否茁壯成長,孩子們都聽得格外認真。




親手栽種,親自採摘,一到收穫的季節,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難以言述的喜悅。



此時孩子們也會請來金布爾,一起共享美味午餐。

其實在校園做農藝,不是金布爾的獨創,早在他之前就有人嘗試,但他們往往一年只建一兩個,速度效率極為緩慢。

長期堅持、系統規劃的只有金布爾一人。

不止如此,考慮到其他校園農藝項目進展太過緩慢,鋪滿一座小城的校園甚至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金布爾等不了,肥胖問題更等不了,「我的目標是讓所有孩子接觸到有機食物,越早越好。」

他花費巨資迅速在各座城市建立「學農花園」,

短短5年時間,他已經在全美建設了260多個學農花園,作為孩子們的室外課堂和娛樂空間。為120萬名學生提供了接觸自然,了解食物來源的機會。

而學農花園的影響力也日益凸顯,評估顯示參與學農花園的學生吃蔬菜的幾率比未參與的高25個點。

從孩子做起的這項活動,影響了整個家庭的飲食結構,改善了美國以肉為主的不健康習慣。

而這股熱潮,正在席捲美國,學農花園太過火爆,上千所學校發來郵件,爭相申請參與這一項目。

而為了能讓這一項目在更多校園開花,金布爾之前的餐廳派上了用場,餐廳收購校園裡的有機果蔬,為客人提供有機食物,同時籌集的資金繼續投入學農花園。

一向西裝革履的商業精英,就這樣成了頭戴草帽腳踩黃土地的「農場主」。

而金布爾的腳步遠遠沒有停止,到2020年,他希望在100個社區,建立1000座學農花園。

據估算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飆升至99億,地球將陷入沉重的負擔,綠色食物資源會更加有限,挨隆·馬斯克著眼未來,積極擴展外太空空間。

而弟弟金布爾則想腳踏實地,活在當下,積極從事有機事業,恢復地球生態,或許他的哥哥會因為對未來的探索名揚天下,而不會有人記得他。

但他卻絲毫不在意「沒關係,這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事情,我將為此付出一生。」

「我們總是需要食物,食物從來沒有終點,從事食物相關的工作,是我一生做得最棒的事情。」



圖片源自網絡,藝非凡編輯整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xL76mwBJleJMoPMZC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