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積累
托爾斯泰說:「文學應該預見未來,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著生活向前邁進似的。」
諾貝爾文學獎是在文學界首屈一指的獎項,今天,小編從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擷取了部分得主介紹與經典語錄,分享給大家學習感悟!
蕭伯納
喬治·伯納德·蕭(1856—1950年)愛爾蘭劇作家。
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他是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
1. 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
2. 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
3. 真正的閒暇並不是說什麼也不做,而是能夠自由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4. 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人們不會從歷史的經驗中吸取教訓。
5. 一個理智的人應該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會想去改變環境適應自己。但歷史是後一種人創造的。
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年)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新月集》等。
1.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2.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3. 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時候,你也要再錯過群星了。
4.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
5. 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是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羅素
伯特蘭·羅素(1872—1970年)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
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
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等。
1.戰爭不決定誰對了,只決定誰留下了。
2. 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3. 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4. 如果一聽到一種與你相左的意見就發怒,這表明,你已經下意識地感覺到你那種看法沒有充分理由。如果某個人硬要說二加二等於五,你只會感到憐憫而不是憤怒。
5. 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而傻子們堅信不疑。
邱吉爾
溫斯頓·邱吉爾(1874—1965年)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
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領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雅爾達會議三巨頭」之一。
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
1.成功就是從失敗到失敗,也依然不改熱情。
2. 樂觀的人在每個危機里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裡看見危機。
3. 堅持下去,並不是我們真的足夠堅強,而是我們別無選擇。
4. 如果你對每隻向你吠的狗,都停下來扔石頭,你永遠到不了目的地。
5. 如果今天不比昨天多做一點什麼,那麼明天還有什麼意義。
海明威
歐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年)美國作家和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
1954年,《老人與海》奪得諾貝爾文學獎。
海明威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他的作品標誌著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2.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大多數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
3. 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4. 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
5. 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鬥。我只同意後半句。
加繆
阿爾貝·加繆(1913—1960年)法國聲名卓著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
1957年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獎作家之一。
1. 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2. 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3.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
4.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5. 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
馬爾克斯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2014年)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
1.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3.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4. 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5.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羅曼羅蘭
羅曼·羅蘭(1866—1944年)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
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1.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2.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3.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際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麼,你就無權拒絕你的際遇。
4. 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沒有辦法告訴別人的,而且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訴了別人,你也會馬上後悔的。
5. 一無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獲得一切!
黑塞
赫爾曼·黑塞(1877—1962年)德國作家,詩人。
一生曾獲多種文學榮譽,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等。
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
1. 人生十分孤獨。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人, 每一個人都很孤獨。
2. 幸福是一種方法,不是一樣東西。是一種才能,不是一個目標。
3. 有的人認為堅持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但有時候放手也會。
4. 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詞
5. 一個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大概必須有過類似的處境,受過類似的痛苦,或者有過類似的覺醒體驗,而這卻是非常罕見的。
奧尼爾
尤金·奧尼爾(1888—1953年)美國劇作家,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美國民族戲劇的奠基人。
193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瓊斯皇》、《毛猿》、《天邊外》、《悲悼》等。
1. 我們生而破碎,用活著來修修補補。
2. 如果你把謊言撕碎,那些碎片就是真理。
3. 你是不是因為太懦弱了,才這樣以炫耀自己的痛苦來作為自己的驕傲?
4. 上帝給了人們有限的力量但卻給了人們無限的慾望.
5. 幸福就是一雙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
艾略特
托馬斯·艾略特(1888—1965年)英國20世紀影響最大的詩人。
他在文學上是古典主義者,被稱為「但丁最年輕的繼承者之一」。
托馬斯·艾略特表達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滅,
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文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
1948年因革新現代詩,功績卓著的先驅」,獲諾貝爾獎文學獎。
1. 假如傳統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麼傳統就一無可取
2. 做有用的事,說勇敢的話,渴望美好的事,一生足以
3. 對於不會利用機會的人,時機又有什麼用呢?一個不受胎的蛋,是要被時間的浪潮沖刷成廢物的。
4. 為了最終理解你所不理解的,你必須經歷一條愚昧無知的道路。為了占有你從未占有的東西,你必須經歷被剝奪的道路。為了達到你現在所不在的名位,你必須經歷那條你不在其中的道路。
5. 人生到世界上來,如果不能使別人過得好一些,反而使他們過得更壞的話,那就太糟糕了。
紀德
安德烈·紀德(1869—1951年)法國作家。
1947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偽幣製造者》,《如果種子不死》等。
1. 在我的理想和我的棲息地之間,隔著我整整一生。
2. 離你越遠,我愛你越深。現在我不禁叩問自己,我所期望的究竟是幸福,還是走向幸福的過程。
3. 對正在尋找真理的人,相信他們;對已經找到真理的人,懷疑他們。
4. 凡是你感到自身獨具、別處皆無的東西,才值得你眷戀。既要急切又要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無法替代的人。
5. 對於心地善良的人來說,付出代價必須得到報酬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侮辱。善良不是裝飾品,而是美好心靈的表現形式。
索忍尼辛
亞歷山大·索忍尼辛(1918—2008年)俄羅斯作家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無法在國內出版而在境外發表,被開除出作協,隨後獲得1970年諾貝爾獎。
隨後因出版描寫極權主義的巨著《古拉格群島》被驅逐出國,到美國後毫不留情地批評自由主義,蘇聯解體後又大罵戈巴契夫和葉爾欽毀了俄羅斯,
立場讓左右兩派都無法相處。他死後,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
1. 總盯著過去,你會瞎掉一隻眼;然而忘掉歷史,你會雙目失明。
2. 苦難有多深,人類的榮耀就有多高遠。
3. 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後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著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信息對一個過著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4. 世界正在被厚顏無恥的信念淹沒,那信念就是,權力無所不能,正義一無所成。
5. 文學,如果不能成為當代社會的呼吸,不敢傳達那個社會的痛苦與恐懼,不能對威脅著道德和社會的危險及時發出警告——這樣的文學是不配成為文學的。
柏格森
亨利·柏格森(1895—1941年)法國哲學家,文筆優美,思想富於吸引力。
1927年曾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著作有《創造進化論》、《直覺意識的研究》、《物質與記憶》等。
1. 要像行動者那樣思考,要像思考者那樣行動。
2. 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3. 要生存就要變化,要變化就要成長,要成長就要不斷地自我創新。
塞弗爾特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1901—1986年)當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詩人。
塞弗爾特於1996年獲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1984年,因展現出"人類不屈不撓的解放形象"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1.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匆匆忙忙,匆忙中失去了自己,為的只是不停地向前,不停地自我延伸。為了不斷求新,許多事情在被遺忘。
2. 此刻您若聽到一聲輕輕的嘆息,請莫要理會。那是我在回首遙遠的美好歲月時發出的嘆息。我們當時很幸福,卻渾然不知。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年)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
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
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亦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作家。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古都》以及《睡美人》等。
1. 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未眠。如果一朵花很美,那麼有時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2. 當我擁有你,無論是在百貨公司買領帶,還是在廚房收拾一尾魚,我都覺得幸福。愛像一股暖流滋潤著我。當我失去你,即便面對鳥語花香我也興味索然。
3. 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
4. 風雅,就是發現存在的美,感覺已經發現的美。
5. 時間以同樣的方式流經每個人,而每個人卻以不同的方式度過時間。
莫言
莫言(1955——)中國當代著名作家。
80年代中期以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1.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2. 世事猶如書籍,一頁頁被翻過去。人要向前看,少翻歷史舊帳。
3. 世間的萬物就是這樣,小壞小怪遭人厭恨,大壞大怪被人敬仰。
4. 鷹對屍首也有興趣,它們也是噬腐者,但它們不與烏鴉合流,保持著虛偽的高傲態度。
5. 世間的很多事物,追求時候的興致總要比享用時候的興致濃烈。
奈保爾
維·蘇·奈保爾(1932——)西印度作家、遊記作者、和社會評論家。
他的小說描寫各種文化中那些疏離於社會、一生都在尋找自我身份認同的個體。
200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 當一個人開始拿他從事的事業逗樂時, 你很難知道他是在笑還是在哭。
2. 世界正是如此,那些無足輕重的人,那些聽任自己變得無足輕重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位置。
3. 在我命中注定要永遠離開這裡之後, 一切仍像以前一樣, 我的離開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著名小說家。
1957年正式踏上文壇時便贏得了「學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贊語。
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著有《廣島札記》、《作為同時代的人》和《小說方法》等作品和文論。
1. 如果你感到哪本書實在是一本好書的話,那麼就請隔一段時間重新讀遍,而且每遍,都用不同顏色的彩筆畫上線,在空白處記下閱讀時的雜感。這是一種有益的讀書方法。
2. 你為什麼讀書呢?難道只是為了消磨時間嗎?如果讀完一頁,接著就忘了的話,難道你僅僅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忘性嗎?
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1954——)日裔英國小說家。
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畫家》和《長日將盡》等。
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大英帝國勳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1.如果說有一件事是我鼓勵你們大家去做的,那就是永遠不要隨波逐流。要超越我們周圍那些低級和頹廢的影響。
2.你不能永遠總是對過去也許會發生的事耿耿於懷。
3.人重要的不是年齡,而是經歷。有的人活到一百
歲也沒經歷過什麼事。
4.我認為人的一生中總會有某個時刻,需要堅守自己的決定。一個說「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選擇」的時刻。
5.沉默很可能意味著最深遠思想的形成,最深處能量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