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患病,還被辭退!網易這麼做,合情合理合法嗎?

2019-11-26   字母榜

文 | 蔣曉婷

11月25日上午,針對裁員事件,網易公司連發兩封公開信回應。先是道歉,稱相關人員確實存在簡單粗暴、不近人情等不妥行為,並提出要為這位生病前同事提供12個月等同於月基本工資的關懷金。

然後再發聲明,梳理裁員事件的前因後果,亮出清晰時間線,試圖摘清因員工重病選擇裁員的輿論指控。

被裁員患病員工的最新回應則是在25日上午8點,網易公開道歉的前一個小時:針對網易某位程序總監所述,公司內部統一口徑是我「謊稱心臟病」一事,請公司給出證明。

而與網易回應裁員公開信同步出現的,是網易周一股價一開盤就綠油油的畫面:市值跌去3.57%,14億蒸發。

這起裁員事件從23日開始在朋友圈流傳,一篇《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症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文章中,作者自稱是網易一名遊戲策劃,在身患絕症的情況下親身經歷逼迫、監視、陷害、威脅,最後被保安趕出公司。

在這篇刷屏文章之前,這名網易員工在一個月時間裡,通過在脈脈、知乎上搜集網易同事被裁員的爆料,以及自己的裁員經歷,曝光部門總管、HR和自己的聊天記錄,在微信公眾號「你的遊戲我的心」上連發5篇文章。

這個事件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後,網易及其HR因為過於不近人情的舉動,受到廣泛批評,官方媒體「俠客島」也下場點評:居網易,大不易。

11月25日,劉強東在京東集團早會上說:未來京東員工只要是在任職期間遭遇任何不幸,京東都將負責其所有孩子一直到22歲的學習和生活費用。當晚,一向愛蹭熱點的孫宇晨也沒放過這次慈善機會,繼百萬年薪聘請羅永浩,考慮幫王思聰還債後,在微博上聲稱要為網易離職員工出錢看病。

A

華為也做出過辭退患病員工的選擇。

被裁的魏延政是癌症病人,學習履歷和工作履歷足夠光鮮:北大才子,在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拿到過計算機博士學位,2006年進入華為工作後,擔任華為無線營銷部總裁助理,年薪不下百萬。

然而,2011年年初,魏延政被診斷為惡性腫瘤後,就徹底失去了議價權。2016年魏延政在去世前一個月,曾公開指責華為,在自己病情惡化最無助的時候,與他終止了合同。

然而,站在律師的角度,華為的做法無可指摘。上海廣盛律師事務所律師邱晨鶴認為,華為是在魏延政患病兩年後與他終止勞動合同,已經滿足勞動法上規定的醫療期限。而法律上規定的醫療期最長是12個月,病情嚴重情況下,經過相關部門的批准可延長到24個月。

換言之,即便有法律保護生病員工的權益,生病員工和企業的聯繫最長只有兩年。

從事心理研究的北京304醫院心身醫學門診主任彭國球告訴字母榜,社會整體上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市場,社會,企業,政府和個人權責分明,公司不是慈善機構。「責任轉嫁才是不正常的社會現象,員工千萬不要對企業抱有高期待」。

以至於從公關層面上來講,網易在25日先後給出的兩則回應稱得上滴水不漏:先提到一筆時間長達12個月的關懷金,又明確回應9月19日已經按勞動法支付「N+1」的賠償。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網際網路公司HR告訴字母榜記者,正常流程的裁員,提前一個月由HR通知,約定俗稱的賠償都是N+1。網際網路公司的績效有暗箱操作的空間,領導想要你走又不想賠錢,會提早從KPI指標上入手,通過績效不達標的藉口趕人,所以員工一旦收到裁員的消息,都會主要談及N+1,和公司好聚好散。

但這次網易的情況不一樣。北京浩雲律師事務所律師,專職解決勞動糾紛的代安博律師認為,這次網易的裁員屬於非法辭退,被非法辭退的員工可獲取2N的經濟賠償,如果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就是2N+1。事情發酵後,網易提出來的12個月等同工資的「關懷金」,也可以理解為公司對非法裁員行為本應支付的賠償。

與此同時,網易的兩則回應也消解了網易方和被裁員工在生病的關鍵時間點上的分歧。

網易方給出的時間線是,3月因為業績不達標通知裁員,5月13日HR發送接觸勞動合同的協議文件後,才收到被裁員員工出具的患病證明。但在網易員工的控訴文章中明確提及,今年1月份就和代理主管說了心臟出了問題,此後由代理主管和部門主管在3月底的績效評級中給出D的成績。

網易側面摘清了HR的違法問題,只為其不近人情的做法道歉。彭國球告訴字母榜,員工生病期間,受勞動法保護,公司不能裁員。但合理裁員過程中任何不人性,不友好的操作方式,只要不違法,都是正常現象,公眾無可指摘。

北京市眾天律師事務所伏棟律師告訴字母榜,即便有法律保護,員工一生病,不單拖垮家庭,企業責任過重,也負擔不了。

B

目前被裁的網易員工已經提起勞動仲裁申請,要求網易支付61.69萬的賠償。案件將在12月11日審理。

資深職業規劃師王虹告訴字母榜,這名網易被裁員工發文維權更多希望程序公平,並不是單純為了錢。她認為,職場不公平普遍存在,程序公平不僅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保證,還要職場人強烈的權益意識。

但目前的國內職場大環境下,還達不到程序公平。

代安博律師告訴字母榜,雖然裁員是法律允許的經濟行為,但打擦邊球的企業並不少。一般來說,公司經營不善導致經濟性裁員,需要走法定程序,經過工會同意,還需要報勞動部門備案審批。但是這兩年大環境不好,正經走報批程序的公司很少。即使是正經裁員,員工在生病的情況下被公司裁掉的案件也不少。目前能維護員工權益的方式只有勞動仲裁。

近年來,屢見不鮮的職場吐槽是:熬夜工作導致脫髮、過勞肥,以及心理壓力大出現抑鬱。這些因素在勞動仲裁面前都是灰色空間。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法律從業者告訴字母榜:公司沒義務承擔員工的身體、心理健康問題,勞動仲裁只能按官方說法上的工傷鑑定標準,只有得到過醫生的鑑定結果判斷,才有法律效益。

企業HR們也跟字母榜坦承,只要職員拿出相應病症證明,就能維權。與此同時,她們也認為,即便是身處網際網路大廠,很多職員並沒有充分的維權意識,「業績KPI指標貓膩很多,特別是針對試用期、實習生,非常好解決。對正式員工,領導一直打很低的績效,員工拿不到錢也會主動選擇走人。」

為此,代安博律師建議,有異議的勞動者在收到裁員通知的時候,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提供的證據材料也很簡單,公司的書面解除勞動關係通知以及人事談話記錄錄音即可。

然而站在公司的角度上講,如今大環境不好,在HR們看來,公司裁員也很被動,網易的裁員只是個例。據字母榜諮詢多家網際網路公司HR獲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Hr分工明確,從招聘到裁員都有規範流程。且網際網路公司都有HRBP,裁員前會和業務部門充分了解工作情況和身體情況,溝通優化裁員流程。

彭國球也明確表態:網際網路競爭激烈,企業時刻面臨生存危機,生存周期大多在十幾、二十年,公司需要保留最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根本擔負不下人性關懷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