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韻達再傳緋聞 菜鳥的野心是整個快遞江湖!

2020-04-01     電商報

當初說好不做自建物流的阿里巴巴,目前正在通過不斷的入股和收購提升自身在物流界的影響力。過段時間,也許一個麻將桌已經湊不下阿里系的快遞企業,而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也將逐漸展露它的野望。

阿里、韻達再傳緋聞

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阿里巴巴已經計劃從韻達的創始人聶騰雲、陳立英手中收購韻達股份至少10%的股份。以當前韻達股份的股價來算,阿里巴巴要完成該項股份收購可能要付出超68億元人民幣的代價。

這不是阿里巴巴和韻達股份第一次傳出「緋聞」,此前在2019年11月便有傳聞稱阿里正在尋找入股韻達的機會。但與上一次傳聞最終雷聲大雨點小不同的是,這一次的「緋聞」引起了轟動,消息傳出之後,韻達股份一字漲停。

韻達股份3月31日股價走勢圖

雖然阿里針對該消息表示不予置評,但是資本市場的反映不會騙人,這並不是「緋聞」那麼簡單。

在快遞界,韻達快遞一直是極為特殊的存在,它與申通就像《笑傲江湖》里華山派的「氣宗」和「劍宗」一樣,同出一源卻又分道揚鑣。它也是桐廬幫中,唯一還姓「聶」的快遞企業,它還是所有快遞企業中,營收增速最快的企業。

從營收規模上來看,韻達股份2019年實現營收346.24億元,在「三通一達」中一馬當先,在整個快遞江湖中也只低於順豐。更為難得的是,在這樣的營收規模下,韻達還保持了高達149.89%的同比增速,這種營收增速在快遞江湖僅此一家。

與此同時,韻達還是繼中通之後國內第二家年度攬件超100億票的快遞公司,市占率僅次於中通。

這樣一家綜合實力強勁的快遞巨頭,此前卻是「三通一達」中唯一沒有正式歸入阿里巴巴的企業。這麼長時間沒有歸入阿里,卻在現在傳出了緋聞,這不是偶然,畢竟阿里巴巴的入股和收購併不是萬能的,也有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阿里投資入股的副作用

阿里的投資入股並不每一次都可以對快遞企業形成積極影響,上一次阿里巴巴收購申通快遞股份就是很好的例子。

去年7月,申通快遞公告顯示,阿里巴巴將收購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持有的所有股份,交易完成將持有46%的申通快遞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這本來是皆大歡喜的一個場面,但申通當時的股價卻意外出現了連續三日的下跌,跌幅超20%。

這主要是因為以阿里的收購總價及收購股份總數驗算出來的單股收購價,相比申通當日的收盤價有高達30%的折價率。也就是說,這一次交易,申通的股份有「低價出售」的嫌疑。

申通快遞近期股價走勢圖

顯然,有很多投資者認為這個交易價格從側面反映出了申通股份的實際價值,於是申通快遞的股價出現了連續的下跌,並且從公布收購計劃的那一天開始到現在,其股價就再也沒能回漲到當初的高點。

所以阿里的入股和收購可能是「興奮劑」,也有可能是「冷卻劑」,假如交易價格不符合市場預期,有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這是一個好時機

除了考慮阿里投資的各種影響之外,對於韻達來說,選擇一個好的時機接受阿里的投資入股也非常重要,畢竟良禽既要擇木而棲,也要「待時而飛」。

就目前來看,韻達在2019年展現出了極強的爆發力,營收和市占率都非常強勢,其市場地位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也就意味著韻達的整體市場價值有了較大的提升。

但另一方面,韻達當前的發展勢頭也有被掐斷的危險,其正面臨凈利增速下滑的挑戰。

在快遞價格戰已經步入尾聲的關鍵時期,韻達正需要一個強大的助力去保持當前的發展態勢,而如果操作得當,阿里的投資入股絕對可以提供這種助力。

所以就當前韻達市場地位及市場局勢而言,近期是韻達接受阿里巴巴投資入股的一個好時機。

當然,如果一切成行,這對阿里巴巴的物流布局來說也非同小可。

菜鳥的野心

目前,阿里已經是中通、申通、圓通、百世的股東,如果再加上韻達,一張麻將桌已經湊不下,而韻達一旦歸入阿里系,五大快遞巨頭的組合也不可能是「麻將桌」那麼簡單,他們將組成快遞江湖的「五嶽劍派聯盟」,從而號令江湖。

在《笑傲江湖》武俠小說中,五嶽劍派由江湖5大名門正派組合而成,五嶽劍派的盟主不僅可以號令5大門派,而且對整個武林有巨大的影響力。

快遞界的「五嶽劍派」與小說有所不同,因為它的盟主並不在五大快遞巨頭產生,而是由「第六方」的阿里巴巴菜鳥網絡擔任。

阿里巴巴的不斷投資入股,正讓菜鳥網絡這個「盟主」的影響力節節飆升,以五大巨頭為基礎,輻射、帶動整個快遞江湖,這是菜鳥網絡的野望。

建立菜鳥網絡之初,馬雲曾堅決表示,阿里巴巴永遠不做快遞,菜鳥網絡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事實上,儘管阿里巴巴目前已經在快遞界有絕對的話語權,但他們確實還沒有開始自建物流體系,他們只是通過菜鳥網絡來影響物流產業,這與菜鳥網絡建立之初的願景相符。

按照最初的設想,菜鳥網絡將努力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基礎設施,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網絡零售額的只能骨幹網絡。這張網絡到底有什麼作用,這次疫情期間菜鳥所做的那些事情可以略窺一二。

在國內疫情爆發之時,武漢地區醫療物資緊缺,菜鳥網絡迅速響應,聯合全球物流企業開通武漢救援物資免費運輸綠色通道,一共將6900多萬件醫療物資,從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運到抗疫一線。為抗疫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菜鳥網絡在這個過程中展露出來的物流控制能力,也令人驚嘆。

第一,匯總全國的寄遞需求。疫情期,所有有捐贈物資需求的單位都可以聯繫菜鳥,讓菜鳥負責給這些物資安排物流。也就意味著菜鳥可以匯總全國的寄遞需求,並給這些需求給予妥善的物流安排。

但是菜鳥並沒有物流倉庫,也沒有自有的大量運輸車隊,它收到這些需求之後,會將物流任務分派給快遞企業。

這就涉及到菜鳥的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整合全國物流資源,分派物流任務。

菜鳥網絡就像一張地圖,上面標註了所有快遞企業的倉儲資源、運輸資源;它又像一個中樞,有能力打破物流快遞企業之間的壁壘調動這些資源。而且通過菜鳥網絡的統籌,物流、快遞的效率明顯可以得到提升。

第三,對於物流企業來說,菜鳥的大數據、雲計算的技術資源,將可以提升物流企業的攬件、倉儲、配送、收發件效率。

如今,菜鳥網絡已經成為一個可以調令全國物流資源的平台,這個平台每天都在對接海量的市場需求,並將這些需求分配給平台上的物流、快遞企業。

而為了達到調動全國物流資源,提升物流效率,帶動物流發展的目的,菜鳥需要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最好是所有)入駐,並將這些相互之間的競爭對手整合到一起,共享物流資源。

目前,並不是所有的快遞企業都唯菜鳥網絡是從,菜鳥網絡也尚不能對接所有的市場需求,要實現做整個快遞江湖的「盟主」的願景,阿里巴巴仍然需要在快遞、物流領域具備更強大的影響力。

為了實現這一切,未來不僅僅是韻達,或有更多的快遞巨頭將逐漸成為菜鳥平台的一部分。而如果快遞界的「五嶽劍派」成型,菜鳥也離起飛不遠了!

作者:電商報 風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QSaN3EBfwtFQPkd0F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