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都——湖北省丹江口市

2019-08-02     湖北膠帶批發

簡述

丹江口,湖北省轄縣級市,由十堰代管,位於湖北省、漢江中上游,地處秦嶺山系武當山隆起與大橫山余脈之間,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轄4個街道,12個鎮,總面積3121平方千米;2017年戶籍人口46.33萬人。

丹江口歷史文化比較悠久,老縣城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利樞紐時全部淹沒,現址依壩建城,因地處丹江匯入漢江的口子處而得名;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5A級風景區、道教聖地武當山和南水北調中線調水源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丹江口水庫;丹江口是「三陽」(襄陽、鄖陽、南陽)腹地重要交通節點,襄渝鐵路、漢十高速貫穿全境。

2017年,丹江口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5.1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29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13.27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81.58億元,增長11.4%。丹江口市2018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2億元,增長8%以上;地方公共預算收入13.74億元,可比增長8.8%;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29290元和11260元,分別增長8%和9%。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丹江口退出貧困縣。

歷史沿革

丹江口市夏、商、西周時為豫州所轄,與雍州相鄰。

春秋屬麇。魯文公十一年(前616年),楚子伐麇,歸楚。

戰國屬韓及楚,因境內的均水稱均陵。

秦置武當縣,屬南陽郡。兩漢沿秦制。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荊州,分南陽郡建南鄉郡,武當縣屬南鄉郡。

晉武帝太康十年十一月(289年),改南鄉郡為順陽郡,武當縣屬順陽郡。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亂,以江左平陽郡(今山西臨汾一帶)流民寓北,增平陽縣,與武當縣同屬始平郡。

南北朝,因革不一,沿革變動頻繁。

宋武帝元年(420年),改始平郡為齊興郡。

梁太清元年(547年),置均陽縣,革齊興郡為興州,轄武當、平陽、均陽三縣。

西魏廢帝元年(552年),改興州郡為豐州郡,廢平陽入武當。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豐州郡,隋開皇五年(585)改豐州為均州。大業元年(605年),廢州置淅陽郡。義寧二年(618年),割淅陽郡置武當郡,原設武當、均陽、新增平陵三縣皆屬。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武當郡為均州。武德七年(624年)省平陵。武德八年(625年)略均陽入武當。同年,割豐州所轄之鄖鄉、堵陽、安福三縣來屬。貞觀元年(627年),廢均州,省堵陽、安福二縣。武當、鄖鄉二縣歸淅州。貞觀八年(634年),廢淅州復均州,轄武當、鄖鄉、豐利三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均州為武當郡。乾元元年(758年),省武當郡為均州。貞元五年(789年),均房二州隸山南東道。天祐二年(905),徙武定軍來治。建隆元年(960)設均州武當郡,隸京西南路,領縣武當、鄖鄉。宣和元年(1119年)升為武當軍節度。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南伐,設司置縣廢軍,省武當軍為均州。至元十五年(1279年),屬鄂北道宣尉司,後屬襄陽路,領武當、鄖縣二縣。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武當縣入均州,轄鄖縣、上津。成化十二年(1476年),州隸襄陽府,割鄖縣、上津,此後均州無領縣。

清承明制。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國軍政府裁府、州、廳,一律改縣。同年12月(陰曆十月),均州改為均縣,直隸湖北省。

民國三年(1914年)5月,實行省、道、縣三級制,均縣直屬鄂北道。7月,省鄂北道置襄陽荊南道,均縣隸之。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將地方政權分為省縣二級,均縣直屬湖北省。民國二十年(1931年)5-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軍長賀龍率紅軍在全縣的浪河、鹽池河、官山等地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和區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湖北省69個縣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均縣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湖北省改劃為8個行政督察區,均縣歸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湖北省所屬行政督察區改稱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均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1日,均縣城解放。6月2日,成立均縣民主縣政府,隸屬陝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

1949年10月1日,均縣民主縣政府改稱均縣人民政府,隸陝南行署兩鄖專區。

1950年,兩鄖專區劃回湖北省改稱鄖陽專區,均縣隸屬鄖陽專區。

1952年12月,撤銷鄖陽專區,均縣隸屬襄陽專區。

1960年7月,湖北省委決定將均縣、光化縣合併為丹江縣,並成立丹江市,隸屬襄陽地委、專署領導。10月,國務院通知,將丹江縣易名為光化縣。

196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均縣建置,屬襄陽專區。

1965年8月,恢復鄖陽地區行政公署,均縣隸之。

1978年,均縣隸屬鄖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撤銷均縣,設立丹江口市,屬省轄(縣級)市,由鄖陽地區代管。

1994年10月,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併改稱十堰市,丹江口市由十堰市代管。

截至2016年,丹江口市下轄4個街道,12個鎮,及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即湖北省武當山風景區),共有41個社區(居委會)、223個村。即習家店鎮、蒿坪鎮、均縣鎮、六里坪鎮、土關埡鎮、涼水河鎮、石鼓鎮、浪河鎮、丁家營鎮、鹽池河鎮、官山鎮、龍山鎮、三官殿辦事處、丹趙路辦事處、大壩辦事處、均州路辦事處、大溝林業開發管理區、牛河林業開發管理區、白楊坪林業開發管理區、新港經濟開發管理處、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地理環境

丹江口市位於鄂西北十堰市東部、漢江中上游。東與老河口市交界,南與房縣接壤,東南與谷城縣相連,西與十堰市城區、西北與鄖縣相接,東北與河南省淅川縣為鄰。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110°47′53″—110°34′47″,北緯32°14′10″—32°58′10″之間。東西最大橫距73千米,南北最大縱距81千米,版圖總面積3121平方千米。市區距省會武漢市480千米,距十堰市區110千米。

丹江口市地處秦嶺山系武當山隆起與大橫山余脈之間,地勢高低懸殊,山地、河谷、丘陵地貌單元眾多,多種類型均有分布,山地之中有丘陵,山丘之中有盆谷。根據各地貌單元的海拔高度、營力作用方式、分布範圍,大致可將其分為三大地形地貌單元區:南部武當山中高山區、中部丘陵河谷區(丹江口水庫貫穿本區)、北部大橫山低山區。主要山脈有兩條:一為綿亘在漢水以南的武當山。此山為秦嶺山系的大巴山支脈,自西北向東南走向,方圓400平方千米。70餘座山峰,分布在官山鎮、六里坪鎮、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鹽池河鎮、浪河鎮和三官殿辦事處。其中千米以上的山峰31座。一為漢水北部的大橫山。此山屬秦嶺山系伏牛山脈東端的余脈。由西北向東南走向,分布在江北的習家店、蒿坪、柳河口、薛橋、涼水河等地。平均海拔500米,長60千米,面積200平方千米。最高峰銅鑼寨海拔1049.3米,主要山段有方山嶺、馬頭山、風洞山、烏頭山、江寨、天地埡、八里寨、王山、菊花山、寺山、羊山。其中方山嶺面積最大,四周15千米,包括霸王寨、回子山和方山。最高點方山,海拔478米,長約1千米。

丹江口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酷熱,降水量集中;冬季嚴寒少雨雪;春秋氣候溫和。大陸占57.60%。四季分配:冬長於夏,春秋相近。具有降水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的特點。年日照數1950小時,日照率44%,每平方厘米土地全年接收104.8千卡輻射能。平均氣溫為攝氏15.6—16.0度,年較差24.7度。最高氣溫是7月,平均氣溫攝氏27.8度,極端值41.5度;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氣溫攝氏3.1度,極端值零下12.4度。全市無霜期最長達277天,最短219天。海拔每升高100米,終霜期推遲2.6天,初霜期提前3.4天,無霜期縮短6天。丹江口庫區無霜期254天,武當山金頂163天。年均降水量為750—900毫米,年際間降水差別甚大。武當山東坡的鹽池河、浪河,經牛河跨丹江口水庫到涼水河為西南—東北向多雨帶,年降水量850—900毫米,官山、習家店和囂川為少雨中心;多雨帶軸線附近比少雨中心降雨量多120—130毫米。降雨量隨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加,600米以下每升高100米降雨量增加25毫米。夏季降水量為年降水量的30%—49%;冬季僅占4%—6%;春季、秋季降水量相近,各占年降水量的26%和30%;一年中七至九月降水占年降水量的46.60%。

丹江口是「三陽」(襄陽、鄖陽、南陽)腹地重要交通節點,距武漢、西安、鄭州均在400公里左右,離襄陽機場、武當山機場1小時車程。襄渝鐵路、漢十高速貫穿全境,境內一級公路4條,二級公路10條。漢十高鐵、十淅高速通車以後,丹江口的交通狀況將進一步改善。

2017年,丹江口市完成貨物周轉量122488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5.2%;旅客周轉量22332萬人公里,增長18.9%;境內公路里程達4747.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62公里,比上年增長55%。

武當山機場、襄陽機場距城區均為1小時車程 ,航班直飛50個城市。

十淅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丹陶一級公路正在籌劃,環庫(丹江口水庫)旅遊公路初步建成。習均大橋、龍山大橋、丹江口大橋等,形成環庫 經濟圈。漢丹港、丹江口港等港口已建成通航。

建設中的西武高鐵穿境而過,境內設有2個高鐵站:丹江口南站、武當山西站。 經過西武高鐵、鄭萬高鐵,1個小時左右, 便可抵達武漢、西安、重慶(萬州)、鄭州。

風景名勝

丹江口市名勝古蹟眾多,境內有中國道教聖地、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風景區、「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有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控制性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市域共有旅遊景區(點)22處。國家A級景區13處。其中,AAAAA級景區(點)1處,AAAA級旅遊景區5處,AAA級旅遊景區5處,AA級旅遊景區2處。

2017年3月29日, 國務院發布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全國12省及自治區共19處風景名勝區,湖北省丹江口水庫風景名勝區名列其中。

主要景點

丹江口市國家級森林公園

丹江口市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庫區(湖北)沿岸,是在原牛河省級森林公園的基礎上,融合太極峽風景區和丹江口大壩兩大重點景區共同組成,森林覆蓋率達到91.2%。2013年3月國家林業局批准丹江口市原牛河省級森林公園晉升為丹江口市國家森林公園。

丹江口水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丹江口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2013年6月2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丹江口水庫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區總面積為562.55平方千米。

武當山風景區

武當山位於丹江口市境內,是中國道教聖地、太極拳發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全國十大避暑勝地之一。武當山古建築是皇家廟宇。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當山風景區包括玄岳門、太子坡、南岩、金頂、五龍宮、瓊台等六大景區。

靜(凈)樂宮景區

靜(凈)樂宮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湖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丹江口市城郊丹趙路辦事處,原址位於古均州城內正北部。1958年為支持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的實施,凈樂宮連同均州古城一併被淹沒於水下,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2006年,重建完成並開放。

武當山南神道景區

武當山南神道景區位於丹江口市官山鎮境內,世界物質文化遺產武當山西南麓,距武當山金頂(天柱峰)5.7千米,是古時川、陝、鄂西北、鄂西南等地香客由後山登武當山朝爺敬香的重要神道,也是古時武當山通往神農架、重慶、四川的必經之路。景區面積約50平方千米。2013年4月獲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黃龍山景區(武當峽谷漂流)

黃龍山位於丹江口市浪河鎮。北距漢十高速武當山風景區出口20千米,東距土關埡出口9千米,距十堰市城區60千米,襄陽98千米,武漢360千米,西安280千米,鄭州380千米。漂流河道全程7.8千米,漂流落差188米,有20多個急流區,10餘個緩水區,全程漂流需2.5小時。2013年11月獲評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4年6月經湖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升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丹江口滄浪海旅遊港

滄浪海位於漢江右岸丹江口新城區蔡灣,緊鄰南水北調中線標誌性建築丹江口大壩。2014年6月經湖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太極峽景區

太極峽位於丹江口市石鼓鎮,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之畔,是湖北省省級地質公園,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核心區38平方公里,有大小10餘個溶洞組成。2010年11月,太極峽被國家旅遊局授予AAAA級景區。主要景點有:太極峽、龍登龍山、盤龍洞、娘娘洞、九龍橋、九龍湖、打敗嶺、扳倒井、擋賊口、大馬槽等。景區同時有野生花卉、稀有樹種多達1200餘種,飛禽走獸50餘種,也是全省唯一的丹霞地貌地質公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QDWV2wBUcHTFCnfRF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