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說 | 林心如被麥家一句話觸痛:我寧願不要成功,要幸福的童年

2019-09-17     知更鳥攻略

中秋節了,今年的中秋節,你在親人身邊嗎?有些人會歸鄉,有些人卻依然遠行。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和親人一起過中秋竟成了一種奢求,在外漂泊的人們,每每想起,不由得紅了眼眶,思念親人和故鄉。

誠如麥家說:故鄉不屬於每一個人,它屬於離開故鄉的人。

........................................

今天,為大家特別推薦一部短片《追故鄉的人》。

在這部文學電影短片,作家麥家和影視演員林心如,一起走進麥家的故鄉杭州富陽蔣家村,一起感受那早已流滲血液的,每個人最為隱秘的鄉愁。

這部短片,獻給我們地理上的故鄉,也獻給都市人心靈上的故鄉。

麥家離開故鄉那年,他17歲。因為和父親的一場誤會,所以他認為離家越遠,自己就越成功。直到他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終於體會到當年父親的用心良苦。27年後,他又選擇回到了故鄉落葉歸根。故鄉,就是我們小時候拚命想要逃離,長大後卻拚命想要回來的地方。

林心如進入演藝圈那年,剛好也是17歲,因為工作性質,每年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數。可是林心如說,即使走遍了全世界,依然覺得故鄉最美,即使吃遍了天下美食,她也認為媽媽煮的菜最香。

鄉愁,是那麼深刻,那麼溫柔。17歲,他們遠行,見過世界,半生歸來,又見自己。

人生旅途,我們在外忙著追求成功和名利,以為這就是豐富的人生。可是走到最後,你才會明白: 走遍世界,也不過是為了更好地回到故鄉。

一、努力的程度,要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 @美羊羊,24歲,考研

中秋的月亮是圓的,月餅是圓的,這一切內里的美好意願就是人也該是團圓的。 而這個中秋節我不能回家和父母團圓,因為我要準備考研。

之前我不能理解那些過節不回家的人,難道連那麼幾天的假期時間都不能給家人嗎?哪有那麼多的工作?哪有那麼多的身不由己。 而如今,我深有體會。

年初,我返校父母送我到車站,車啟動,他們向我揮手,媽媽黑髮下無法隱藏的白髮和爸爸再也挺不直的身子是那麼的刺眼,是的,他們都已經老了。是我第一次感覺到時間的緊迫,我怕我再怎麼努力也追不上他們老去的步伐。

從那時起,我就暗自發誓,我要努力學習、生活,不讓他們再為我操一點點心,將來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我小時候也如作家麥家一樣,以為離家越遠,越是成功的人生。可是當我長大了才真正明白,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身邊有親人。

月圓人也會圓,明年我們一定會一起過中秋節,盡力與你們在一起,不讓生命留下遺憾。

二、不回家,是為了更好的回家

  • @大飛,28歲,外賣小哥

現在社會城市人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都成為了城市的漂流者。我就是其中一個,我是外賣小哥。

我一年送了7000多次餐,卻沒能給父母送過一次餐。每年的節假日,都是我們最忙碌的時候,請假回家過節,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好想家啊,想我的父母,想我那剛滿三周歲的孩子,想那條每天上學的路……

我告訴女兒中秋不回家,女兒一句「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讓我真的沒有繃住,在大街上哭的像個傻子。

記得去年中秋節,給一個老人送餐。由於當天下的雨很大,我送餐晚了十幾分鐘,我怕客戶投訴,那我一天幾十單就白忙活了。我打電話過去解釋,他說沒有關係,還叮囑我路上一定不要著急,慢慢來,要小心。

到了以後,他沒讓我走,給了我一條毛巾讓我擦擦雨水,還給我了幾塊月餅,我怎麼能收客戶的東西,推脫著不要。老人突然有些哽咽:今天是中秋節,我們想兒子,他和你一樣也是一名快遞員,不過他在別的城市。今天我和老伴點外賣,就是想兒子了。看到你,就像看到了我自己的孩子。

那一刻,我想到了盼我念我的父母,他們何嘗不是這樣的心情。

每多送一次餐,多守一個夜晚,不過是為了掙更多的錢,更好的孝順父母,養老婆養孩子養家。面對這個城市,疲憊於不停歇的步伐,我把思念深藏進每個陰晴圓缺,中秋不回家,是為了有天能更好地回家。

我一定會回家的,因為那是生我養我,愛我和我愛的人的地方。即使它落後貧窮,即使它遠在萬里,卻依然是我內心深處,最深切、最溫暖的,那抹最有力的依傍。

三、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 @生如夏花,35歲,法官

我的爸爸是今年3月因為肝癌晚期,離開了我們。今年的中秋節,我們不準備過了。沒有父親的中秋節,就不是完整的中秋節。

記得以前過中秋節,都是父親張羅,提前一周買好各種菜品和月餅,那天一定有他最拿手的澆汁魚和油爆大蝦,然後強迫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喝點兒小酒,說一說心裡的話。

爸,這是我最難受的事情,那時你強迫我喝酒說話,我好煩,還和你發脾氣。可是現在,我好想和你喝喝小酒,說很多的心裡話,卻再也沒有機會了。如果我知道你這麼早離開我們,我一定每天都來陪你喝酒說話。

爸,你說過我出生那天,你著急見我,開車開到水溝里,人和車都沒事。不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嗎?你的後福還沒有等到,你怎麼就走了呢。你走的那天,我和哥哥都像瘋子一樣,用哭啞了的嗓子大喊:爸,我們來世再聚。

爸,你聽到了嗎?記得找我們,我們來世還做一家人。真的希望你一切都好,希望你能夠保佑媽媽。

你放心好了,我和我哥,一定好好替你養你老婆。

林心如在片子裡說,她永遠欠外婆一份情,因為她還沒有能力照顧外婆,外婆就去世了。我也覺得自己永遠欠你的,我還沒有報答你的養育之恩呢。

前段時間,有人要買你和媽的老房子,給了很高的價格,我哥和我想都沒想,拒絕了。因為無論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多方便多寬敞,故鄉的那座尖尖的房子,才是我們的家。

我想以後每個中秋節都回故鄉老房子過,但是今年我不行,我還是沒有辦法面對沒有你的家。爸,我真的好想你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盡我所能的回家。

四、故鄉就是童年

為什麼中秋節會湧起我們那麼多的感受和思念?因為沒有一個節日,像中秋節一樣代表著故鄉和親人。

麥家說,故鄉就是童年。而童年是我們最為單純美好的記憶。與其說過中秋節,不如說我們懷念從前,那個無憂無慮的自己,那個單純善良,充滿愛的世界。

如今麥家定居在距離蔣家村不遠的地方,為了更好的陪伴母親,更代表他與父親十六年冷漠的和解,完成人生的療愈和對簡單的回歸。

而今的林心如刻意放慢了工作的腳步,雖然也會一次次出發,卻能及時回家,因為家裡有她最深的牽掛。

曾在網上看過一篇《回家調查》,報告里說,70%的人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54%的人不回家過中秋。

其實,中秋節不回家,本身這件事情就蘊含著每一個人的酸甜苦辣。儘管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可以通過手機等等方式隨時與親人互動,我們也知道,回到故鄉的那一份踏實和熟悉的幸福,是什麼都代替不了的。

這個中秋,如果你沒有回家,請一定拿起手機,對最愛的人說一句,「中秋快樂」。 如果還有時間,就回家過中秋吧,畢竟回到故鄉,回到生命里來處,是歲月賦予你最溫柔的事情。

新解第三課堂公眾號,

直面孩子的教育問題

您身邊的良師益友。

文章轉自藍橡樹,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MCoQG0BJleJMoPMHn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