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底,歷史類國漫《如果歷史是一群喵》(下稱歷史喵)選擇了停更。
(我是肥志為原作者)
一部作品選擇停更,要麼是製作方可能出現問題,要麼就是內容上的原因了。
歷史喵第四季第9集,在講到三國篇劉備時,歷史喵的文案引起了軒然大波。
乍看之下,這些台詞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在了解這段歷史的人眼裡,這段文案是漏洞百出的。
劉備這段被指用詞不當的文案只是導火索。順豐摸瓜,網友們摸到了歷史喵東漢末年篇的更多疑點。
按理來說,講三國史,魏蜀吳應該雨露均沾的,不過歷史喵的內容分布不是這樣的...
在歷史喵已經更新的11話正片中,有四集講述的是曹操喵的故事。
到了東吳的孫權就只用了兩集的篇幅。
劉備就只剩下一集了...
這也太喜歡曹操了吧。
(標註:我是肥志為歷史喵原作作者)
歷史喵對三國集數的分配不均,很難不去猜測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加入了的主觀意圖——而這對歷史創作來說確實是有問題的。
面對網上的質疑,在第十話沒落貴族播出之後,主創我是肥志發言澄清。
可惜這個正名沒有起到太大效果。
炮打歷史喵文案的討論越來越多。
在知乎不乏引經據典逐條駁論的。
(截圖為文章節選)
在B站也有各式各樣背誦聖經。
但這些指出錯誤的評論並沒有把歷史喵推向輿論浪尖,真真正正讓它陷入口誅筆伐的正是歷史喵自己的迷惑操作。
面對這樣的輿論壓力,主創開始刪評了。
刪評這件事在公關手段上風險很大,很多好心的觀眾給出的中肯建議也被刪掉了。
一系列的操作導致作品開始背上一星。
輿論的壓力下,我是肥志不得不再次出面道歉,發表聲明。
但這個道歉有點晚了,更多的觀眾開始深究歷史喵的其他動作。
首先他們從簡介入手,在歷史喵並未非常火熱時:
而在輿論發酵之後,簡介則修改成了:
我是肥志在3月30號又發表了道歉聲明。
接連的道歉並沒有讓事件停止,喜歡歷史喵的觀眾開始站出來為肥志說話。
為了維護歷史喵,「歷史飯圈化」被粉絲們端上了台面。
這個詞是我們沒想到的。歷史也有圈子,也有鄙視鏈?
(圖源見知乎)
有人是朝代粉,有人是人物粉。
你不喜歡我喜歡的朝代和人物,那就得吵他幾個來回。
一樣會對作品進行舉報。
歷史飯圈的攻擊對象大多是藉由歷史背景開展創作的作者,並反對一切不同聲音。
不過,歷史喵的停更真的是因為歷史飯圈嗎?
在出現劉備喵事件前,歷史喵一直是一部眾人稱讚的科普類萌系動畫,因為較低的觀影門檻成為很多更多觀眾親近歷史的窗口。
一向口碑極好的它,為什麼這一次兵敗如山倒?
是因為三國嗎?
不妨看看其他三國題材的作品。
主打吐槽的作品《口水三國》
中日合拍主打三國人物的群像劇《最強武將傳·三國演義》
有近些年三國背景的魔改網劇《大軍師司馬懿,軍師聯盟》
至於三國的遊戲更是數不勝數:比如畫風精美的真三國無雙
國人製作的三國群英傳
再往前追溯還有1991年卡普空推出的《吞食天地2孔明傳》。
以及1998年日本光榮株式會社開發製作的戰棋類遊戲《三國志曹操傳》。
同會社開發製作的歷史模擬類遊戲三國志系列等等...
不論是動畫、網劇還是遊戲,這些數不清的三國題材的優秀作品在創作時大都借用三國的歷史背景,並沒有過多深入。不標榜正確,自然也很少因改編而遭口舌。
而歷史喵這部番的介紹面里有一個清晰的歷史TAG
而在發生這件事情之前,歷史喵也一直用歷史二字包裹自己。
作為主創人多次下場的我是肥志也曾在採訪中聊過歷史喵。
作為導演,我是肥志想通過歷史喵這本漫畫和他的衍生作品為大眾創造一個更好接觸歷史的機會。
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想法,並且在歷史喵的動畫作品中已經實現。
歷史喵確實作為一部與寓教於樂,老少皆宜的動畫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作品只要被創作出來,就會被不同的角度解讀,再被不同的聲音掩蓋,而作者最初的真實用意也就很難被所有人理解。更何況歷史喵的文案出現了問題。
儘管主創在聲明中闡明團隊均科班出身。
肥志和他的團隊也許真的非常難過自責,但這並不影響輿論如何導向。
三國時期的歷史在二次元中的傳播時非常廣泛的,即使在國民之中也有相當的愛好者,這也導致了三國的創作更難,更辛苦。
歷史喵作為科普歷史的動漫選擇做三國,確實是一件有勇氣的事情。
差強人意的改編、不成熟的公關手段、主觀視角的創作手法都讓這部作品蒙上了一層灰色。
作為被大眾喜歡的萌系科普動畫,這部作品能否重新站起來,主創團隊也許需要重新思考歷史觀眾、歷史改編和輿論環境的聯繫了。
而歷史喵停更的評論區爭吵仍然持續著,這不僅是一個歷史圈出現的情形。
當所謂飯圈化成為網際網路普遍的文化現象,我們在二元論的爭論中,是否也開始迷失了理智和寬容,逐漸找不到真正的底線邊界了。
---- End ----
關注公眾號 情報姬(paperji),得到ACGN更多有思想有意思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