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畢業的廠妹到年薪10萬美元的矽谷程式設計師:低學歷絕不是終點

2020-05-06   亦君說書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總有人在高考失利時抱怨不停,也總有人從很低的起點一步一個腳印走到曾經夢想的地方。

湖南女孩孫玲就是後者的典型。她花了10年時間,從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廠妹,走到了美國矽谷。

孫玲家裡窮,沒什麼錢,長得也不出眾,就連智商也被高考驗證過並不出眾,如果她可以做到,那麼也許每一個不肯放棄夢想的人,最終都可以讓夢想照進現實。

孫玲出生於湖南農村,是一個輟學率很高的地方。整個村子都以誰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能打工掙錢為榮。孫玲的父母也不例外,孫父是個木匠,每天能掙10多元錢就很開心了。

父母總跟女兒說:「讀那麼多書有啥用,反正初中畢業也好,高中畢業也好,最終都是去打工」。

孫玲堅持著念完了高中,其間她父母數次要求她輟學,個中辛酸不足為外人道。回首那段歲月,孫玲說:不怪他們,他們太窮了。

2009年,孫玲參加高考,成績是399分,少得可憐,卻已經是全校第一。復讀是不可能復讀的,她踏上南下去深圳打工之路。

孫玲成了深圳一家電池廠的廠妹。每天工作12小時,重複著機械的操作,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勞,更難捱的是精神上的打擊,孫玲覺得自己猶如一台人形機器。

這麼辛苦一個月,月薪卻不足300。孫玲不知道別人都是怎麼幾年如一日干下來的,她下定決心要擺脫這樣的生活。

當時有人跟她說,可以幫她找到一份文員工作,前提是她得先學電腦。孫玲湊了2000元,最終發現自己被人騙了錢。如果換個人,大概會認命,從此安心做廠妹。可孫玲卻更加堅定地決心要去學電腦。

後來孫玲找到了一個正規的編程培訓班,學了java相關的知識。當時全套課程學費3萬,一個學期8000元。孫玲又一次選擇all in。她辭了工廠的工作,四處打工攢學費,干過肯德基店員,發過傳單,做過114接線員,還透支了信用卡才交上了學費。

就這麼吃了一年多苦,孫玲學完了課程,並通過學校的關係找到了一家技術公司文員的工作。21歲那年,孫玲拿到了4000元一個月的薪水。

從廠妹到文員,大多數人都會滿足並止步不前。

孫玲沒有。業餘時間,她又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當時她編程班的學費都還沒還清,後來對方同意了她無息分期付款,她才得以入學。

孫玲的高考英語成績只有89分。她自知底子弱,每天上下班時間都用在學英語上。她還建了一個公眾號,記錄自己的學習進度,分享學習經驗。慢慢地,竟然有不少人愛看她的公眾號,孫玲還有了一些廣告收入。

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她又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月薪也升到了6000元一個月。收入提高了,孫玲卻依然是月光,她用一年半時間先後拿到了大專文憑,以及專升本的文憑。

2016年,孫玲又一次跳槽,這次她的月薪終於過萬了。她和那些高考考上大學的同齡人已經幾乎沒有差距。但她依然不曾滿足,她對自己說:一定要去國外看看。

2017年初,孫玲看到了美國計算機系碩士的招生海報,她動心了。那時候她的卡上餘額依然不到1萬,還要拿到雅思成績才能成行。歷時7個月,孫玲攢了10萬元,雅思也勉強踩線過關。

孫玲成功了。她拿到了美國一家小鎮學校的offer,終於得以成行。畢業後,為了能留在美國,找到工作,孫玲開始四處投遞簡歷。因為簽證關係,留給她找工作的時間很少。

兩個月中,她進行了60場面試。她已經不再是那個靠在肯德基打工攢錢的廠妹了。她發誓要找到一個計算機相關的工作。


在美國華為面試時,雖然沒有入選,但面試官聽了她的經歷,覺得她基礎不牢固,建議她多刷題。孫玲照做了,最終她拿到了在谷歌大樓工作的offer,對方給出年薪是9-12萬美元。

從高中文憑的廠妹到碩士畢業的矽谷程式設計師,孫玲居然真的做到了。

這個故事最勵志的地方,是她從來不曾滿足,不曾停下來歇一歇。

從廠妹到文員,一般人該覺得滿足了。可孫玲沒有。

從高中畢業生到大學本科文憑到手,

從月薪4000元到月薪過萬,邁了這麼大一步,孫玲依然沒有停歇。

這個貧家出身的女孩,從小就被父母打擊著長大,她最難得的時從不受原生家庭的格局限制,而是不停地攀登攀登,突破突破!孫玲的字典里從來沒有「我做不到」,相反,她的字典里滿篇都是「我值得更好的」。

這個普普通通的湖南女孩,以親身經歷證明了一個道理:學歷從來不是限制一個人的枷鎖,眼界和格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