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餘生七十年,你的追求,可以令你的心活多久?

2019-08-04     賦靈

如今的人們,普遍擁有了過去的士大夫階層,才會擁有的壽命長度,卻又沒有達成他們的智慧,而是繼續停留在了人生只有四、五十年的生涯規劃中。這種習以為常的人生心態,或許也傳承到了你的潛意識之中。

先賢的認知,只夠我們,快樂地撐過人生前三十年

如果說,古代的信仰體系,能夠讓人們在慢節奏的世界裡,耗掉餘生的多餘精力,去體悟其中內涵的話。那麼,在如今的這個快節奏世界裡,或許只需要十年吧?如今的世界,一方面,科學技術讓人們普遍越來越長壽;另一方面,信息的快速傳遞,打破了過去的學習順序,讓我們早早的接觸到了各種理論體系之間的矛盾,也跟著變得更加的混亂。這與古人的成長曆程很不同,即便是儒釋道兼修的王陽明,也是分成好多個階段,去逐個鑽研這些信仰,並最終化解了其中矛盾,開創出心學的。

很多人怒斥著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這代人,說他們缺乏信仰。可這些人,是否能睜大眼睛,看一下新的時代現實呢?是新時代的混亂,讓我們無從信仰,而不是我們不願意接受,更非樂於膚淺。我們早早地就出現了所謂的「佛系青年、道系青年」,可這根本無力支撐我們前行太遠。在應對劇烈的人生節奏時,我們早早地就把過去的信仰體系中,所蘊涵的潛在價值給用盡了。很難再去信仰它們,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活下去?

再看那些把缺乏信仰,歸罪於「如今的年輕人不愛讀書」的人,他們嚮往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讀書熱,甚至覺得我們只要回到那個時候,就會重新幸福起來。可事實上,現在人們的知識焦慮,都已經到了可以用來販賣的程度了。五分鐘讀一本書的APP乘機興起,可讀書讀不出來價值,或者讀出來的僅有價值,轉瞬即被下一本書給抵消了,又該如何呢?

新時代的混亂,不僅形式上大大的變化了,更是在源頭上有著根源上的巨變。過去的人們,平均壽命都只有30多歲。長壽的人雖然在年齡上,也能達到今天的水平,但比例卻是極小的。以至於迷茫的人,在他們的人生階段中,是沒有壽命供他們退回到對立階段,去釋放傷害的。但是,這種人生認知,卻很大程度的保留在許多人的心中。在他們眼中,人生只有五十年不到的預期,而這與他們的壽命完全不相符,也就意味著,人生長度一旦超出他們的預期,那麼他們就必然是極度空虛的。

孔子有雲,老而不死是為賊。我們必須考慮,人們普遍長壽以後,這些未能渡過混亂的人,可能會帶給後人的諸多影響。這是新時代,「憑空」多出來的一部分人類,他們不以新增個體的形式出現,而是以新增的年齡分布,並攜帶著他們的人生階段出現,是有著無處安放的靈魂。看似僅僅是人口老齡化,但對於社會而言,並不僅僅是供養他們那麼簡單,他們還會向這個世界輸入了太多太多的混亂。所以,一個可以顧慮所有新出現的人類群體的思想,必須教會我們如何,去愛他們,喚醒他們的心,成長起來。

世間的苦,讓我的一些朋友,預期僅有五十歲

長壽,使得我們具有應對「知識大爆炸」的可能,我們需要梳理出一些新的認知體系出來。但在此之前,我們所擁有的效仿前人的那些人生追求,能支撐我們的靈魂活到幾歲,能幫助我們迎戰多少人生苦難呢?

你覺得你能活多少歲?我的幾位朋友曾對我說,他們覺得,人活個四、五十歲就夠本了,再多活下去也會很沒意思。雖然那是很遙遠的事情,但有的時候,真的會有些悲哀。看似我們還能再做二十多年的好朋友,可一想到,我希望自己能儘可能地要活個七十年,好去達成自己永生事業的時候,就突然會覺得二十好短。二十、七十、五十,這三個數字跳出來,豈不是意味著,為了之後的五十年,我或許需要再去認識許多人才行呢?

他們的人生,即便到那時沒有終結,只怕也沒有為此做什麼鋪墊吧。此後的人生,在他們如今看去都對他們自己都已經是沒有意義的了,又還會去在乎,是否會有其他人出現在那些歲月里嗎?他們會愛惜自己的人生嗎?若是如此,他們又會對人生塞下多少希望?塞下多少熱情呢?而這種活著的意義更是不完整的,大概只是想把人生能享受的東西都享受一遍,作為生命的意義吧。可我們是朋友,因為彼此都是真性情的人。我希望他們會有所改變他們的想法,但或許這還需要先讓這個世界有些變化才行。

父母,還請你們儘可能的見證我的人生

這樣想法的人,並不止於我的個別朋友。但真正對我們造成很大壓力的,其實是我們的父母吧?有一天,我問父親,你覺得你能活多少歲?父親:六七十吧。我便追問:那如果你比預想的多活了幾十年,此後的人生你可有想過要怎麼過?

每個人都可以臨時回答幾件事,但很顯然,那些臨時答案根本無法填充那麼大的空白。你即然從沒有放入希望,那便經不起追問。現在的人普遍更長壽了,如果你從來沒有往那些可能多出來的人生里裝過東西,那段人生就是空白的……你所有的計劃都是按照你的時間預期來安排的,包括催促子女的人生。不管你怎麼解釋,你都沒有注意到是什麼在你的潛意識中作祟,讓你總是忍不住地推著子女前行。

於是,你說:人生二十年,也只是彈指一揮間。可你有沒有注意到,就是這二十年,你已經可以完整經歷我的事業的崛起、巔峰,甚至是衰落了,已經可以將我走向最輝煌的人生階段,全部見證了。所以,你真的會無事可做嗎?還是你根本意識不到,你其實還可以再參與一次人生的激情呢?

在現在科技發展的速度下,長壽是一個很容易出現的事情。相比人生不夠用,那些憑空突然多出來卻又無法再參與這個世界分毫的人生,是多麼的恐怖?如果人生只是用來享受的話,也許30年就會失去所有的味道,因為三十年後,這個世界的美麗,大都不再是為你而來的了。

餘生七十年,將永生之業塞進一生中

深深地覺得,自己就是活一百歲都不夠,有太多的東西要做,有太多必須真正到了那種年齡才能擁有的視野,才能看透的東西……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自己能活個90來歲,但假定這件事就這麼發生了,怎麼辦?要急匆匆地將什麼放進這最後的幾十年里?下不完的象棋?旅遊世界?看孩子?這些雞零狗碎的東西,可以取締你曾經忙碌的每天嗎?

不怕人生不夠用,就怕人生用不完。就像我如今所做的這些,足以讓我在八、九十歲時,都依然有想要繼續活下去的的渴望,有想從中挖掘的東西,渴望能夠多活一段時間,多為人類做些只有「足夠經歷」才能做出的貢獻。

人生是你自己的,起碼把人生意義做的超出一生的長度些。而真正能稱之為人生方向的,其實往往都是一生很難達成的,於是,有的人會覺得,忙碌了一生也沒真正實現,有什麼用呢?只是遺憾。然而,我以為,莫說人到了百年都沒有實現這些夢想,即便是我提前死了,我也會希望,經此專注、堅持的一生,能感動到一些人,讓他們願意把我的事情繼續做下去,最終能讓這個世界,代我去愛你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xABYWwBUcHTFCnfL6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