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馮欣源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
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
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
寶寶樹專家答答問數已過兩萬
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叢書作者
《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
編輯 | 於雷
畢業於北京大學,作家,編輯
長期致力於益智、教育領域
香蕉
到底是治便秘的,還是治腹瀉的?
z吃熟的還是吃生的?
拉肚子時是直接吃,還是蒸著吃,煮著吃,榨汁吃?……
專家們神仙打架,好精分
欣源碎碎念
今天的正文文章,史上最短
文前小話,比正文長兩倍!
大周末的,給大家看點兒輕鬆的。
主要讓大家感受下,科學家們也會好奇一些生活常識,做一些看著挺中二的研究,得出相互打臉的結論
這些文章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大多做得不是很深入。最終還是沒給出結論。
有關腹瀉和便秘,跟大家說說目前比較一致的處理結論啊(換季的時候來了,好多孩子生病,發燒的,吐和拉的,好多):
圖源:網絡,侵刪
1. 有關腹瀉的處理:
(1)吐和拉的時候,還可能伴隨發燒,咱們對飲食的處理,是禁食,還是喝點兒啥,還是吃點兒啥?
根據孩子和大人的需求來!
1)水米不進的時期,不用強喂(時間大多不會長)
一開始,肯定是主動水米不進,喝啥都吐都拉,特別刺激。人體發現異物,不管是外來致病微生物也好,還是身體不適應的食物也好,一股腦都要把人家排出去。另外,稍微餓一點,身體產生的酮體,配合一些免疫調整,是有一定抗炎作用的。
所以,配合身體的「決策」來操作就行。
咱們看著孩子燒著,又吐又拉,水米不進。好心疼啊!其實,他的身體在緊鑼密鼓安排。只要不是身體代償不了的吐和拉,比如非常嚴重的輪狀病毒腸炎、痢疾……孩子吃不下,吃得少,一時半會兒不要緊。真到這種程度,可能要根據情況打吊瓶了。
有媽媽說,我孩子吐和拉,特別厲害,一問哦,也可能是吃飯時吐了1~2次,一個下午拉了4~5次,每次量不多。這真不算多啊,不容易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大部分人屬於這種水平。這種水米不進的時間往往也非常短,可能就幾個小時而已,大多不會超過1天。不少人吐或拉過1~2次,一排出來就好了,比如比較輕微的食物過敏。
但如果孩子症狀真的比較重,一般狀態不好,水米不進時間很長,特別是非常小的寶寶,有時進展比較快,那要早點去看看哦,讓醫生判斷一下嚴重程度。
圖源:繪本《我生病了》
(補充說下,生理性腹瀉不是病!很多人當病治療,這不對。孩子狀態一般很不錯的。)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大便」,有很詳細的文章介紹。
2)一旦孩子願意吃喝,趕緊吃喝!
以前西方研究主流觀點認為,生病時要禁食(禁食文化源遠流長,有些跟宗教有關,有些是觀察到動物生病時不吃不喝。不過動物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吃的,生病時當然沒法找吃的了)。但新的研究都發現,早點吃喝,恢復更快!
這主要是針對術後禁食的研究。特別是胃腸道手術,我們想當然以為當然不能吃喝了。結果研究結果高度一致,早點恢復飲食,局部腸道修復也好,身體電解質水平也好,整個人的免疫水平、精神狀態也好,都會恢復得更好,更快一些。針對腹瀉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論。
圖源:繪本《我生病了》
3)吃和不吃,都不要強迫!
有些人一知半解,就逼著對方禁食禁水。另一些人也一知半解,怕拉厲害了營養不良,孩子正長身體呢,非逼著這個難受的人吃東西,喝東西。
只要不是那種身體把控不了的吐和拉,比如上面說的嚴重的輪狀病毒腹瀉或痢疾,身體多數時候能對吃喝的時機,需要吃喝的食物種類,把控得非常精準!
也就是 水米不進的時期,多半也就幾小時,常不超過一天,只要對方想吃,就趕緊吃上哦!
(2)輕症的話,喝點兒啥水都行,電解質水平都好,不一定非要口服補液鹽。
不少科普作者,都牆裂呼籲大家給孩子喝口服補液鹽。根據體重計算的量,還不少。
不過這東西真的太難喝,很多孩子喝不下去。又有媽媽疑惑地問,「我剛喂的,又都吐了/拉了,我再補多少呢?」
其實,多數孩子或大人,都屬於輕症。如果判斷屬於輕症,沒必要喝這個。
WHO其實就有相關的推薦,研究發現,隨便喝點兒啥水,都對電解質平衡有好處,跟口服補液鹽效果一樣。WHO引用的文獻是蘋果水……(因為西方的一些風俗習慣,蘋果、香蕉、蜂蜜、接骨木茶……是他們喜歡用的些東西,研究也相對多)。
所以, 孩子想喝啥,就喝啥吧(也不要聽到WHO推薦蘋果水,又只喂蘋果水,WHO還提到白水,外面買的果汁拿回來稀釋呢,都行)。 身體的調節能力比我們想像得強很多。如果喝口服補液鹽噁心想吐,還不如蘋果水哩。今天的主題是香蕉,道理一樣的。
話說,為什麼是蘋果、香蕉呢?可能這兩種水果,果糖不那麼多吧,裡面黏糊糊的成分,可能有些收斂、吸附的作用(仔細盤點中醫說的「性涼」的食物,大多是果糖很多的,特別是西瓜。「性涼」主要症狀是「瀉下」)。
關鍵點就在於判斷孩子是不是輕症。是輕症的話不要緊。
多說一點啊,有些孩子對 果糖不耐受,這是天生的,如果喝稀釋果汁會讓他感覺難受的話(生病時腸胃更敏感點,另外有些市售果汁里的添加劑孩子也受不了),白水就行啊。只要是他愛喝的,都行。
(3)有媽媽又糾結了,蘋果、梨、香蕉……是煮水喝,還是泡水喝,還是榨汁喝?加熱不?有些傳統的做法是蒸,要不要蒸?是蒸還是煮?到底是吃還是喝?吃果肉還是喝旁邊出的汁水?……
這一條的答案,跟上面那一條一樣哦。 隨便!
身體的調節能力很強,不要太糾結書本里那些條條框框,精確補水補電解質。有就行。
話說,文獻里提到的蒸青香蕉,顏色像@#¥%&,味道也不可描述。人家生著病呢,幹嘛要吃這麼糾結的東西呢?稀粥爛面它不香嗎……
只要孩子喝/吃得舒服,喝/吃得舒心,才最利於恢復啊!
(4)糊狀的,溫熱的,孩子吃得舒服的食物都行,跟蒙脫石效果差不多的。
蒙脫石,就是碳粉,起收斂、吸附、解痙的作用。咱們古代給腹瀉的人吃香灰,吃頭髮燒的灰,道理是一樣的。還能消消毒。
圖源:網絡,侵刪
西方文章介紹的各種方法倒騰的香蕉,不管是青的還是黃的,外國人跟我國人都愛倒騰的蘋果泥,不管是熟的、生的,蒸的煮的泡的,都ok的。西方那些折騰香蕉的文獻,不管是青的還是黃的,蒸的還是煮的,大多還是認為有用的。而且,幾乎咋樣折騰都有用
所以,最方便的,最舒服的,還是稀粥爛面。想倒騰蘋果、梨、香蕉,也行的,咋樣倒騰都行,只要是糊的,熱的,孩子愛吃,吃了舒服。那些文獻嘛,看看就行,想想原理,操作起來,不必太教條。
(5)雜食行不行?固體食物行不行?
網上又有不少文章,介紹得早點給腹瀉的小孩吃東西,吃得雜一點的好,甚至有介紹吃鹹菜補鹽,也能吃辣椒,也可以吃雞蛋、肉,補充營養。可以吃飯菜,不一定要吃稀粥爛面。
我不反對。但……咱們多數人,又吐又拉的時候,吃這些東西或多或少有點不舒服吧?孩子又要比大人嬌弱一點。吃稀粥爛面,的確很舒服啊!
原則是沒大問題,最新的權威報告,大多真是這麼寫的。真正操作起來,也別太教條啊。腸胃受傷的時候,還是怕刺激的,人家又吐又拉呢,非要人家吃鹹菜、辣椒,幹嘛呢這是?肉、蛋等消化起來,也的確費勁。就像咱們腿受傷了,跑不動路,腸子受傷了,也要減輕負荷,一樣的道理哦。
這跟咱們做完手術的老人一樣,有些子女太孝順了,非要老人吃肉喝湯,給他補營養,鼻飼管都得塞進去,其實老人家是難受的,並不利於恢復。
所以,一切根據孩子當下的需求來。如果大人自己吃了都覺得不舒服的東西,那就算了吧。如果少吃點小青椒,孩子覺得開胃,想吃,也願意多嚼一嚼,那是可以的。粥裡面放點肉末,蛋花,也是可以的。
一切以孩子舒服又舒心為準。如果孩子還太小,不會說話,那就拿自己換位思考,想像一下吧,再少用一點兒看孩子反應。
(5)鋅劑喝不喝?
WHO的報告提出,一些研究證實,鋅劑能減少腹瀉的持續時間。那就喝吧,也沒多大壞處。
不過,葡萄糖酸鋅(鋅、鈣、鈣鋅,類似哦),很多寶寶喝了腸胃有點刺激,不舒服的。還有些劑型含量很少。我們還是得仔細看看,算算哦。
我是沒咋買這些東西給孩子喝的。正常飲食完全夠用的。孩子大多恢復很快,覺得必要性不大。
2.有關便秘
(1)分析原因,比處理現象,更重要
1)小寶寶便秘(羊屎球大便,生理性「攢肚子」不算哦),最常見的生理原因是過敏!
延伸閱讀:欣源說 | 母乳寶寶正常大便,究竟是什麼樣子?一天解幾次大便比較正常?「攢肚子」又是怎麼一回事?
是的,您沒聽錯。老百姓常說的「上火」,很大程度上也指的過敏症狀(「炎症」的「炎」,就是兩個「火」嘛)。
最常見的是對 奶粉或其他奶製品過敏,藥品,一些高蛋白食品,比如雞蛋(這些導致便秘的情況比較多,也有導致拉肚子的),魚類,還有些孩子對柑橘類過敏,國外的孩子比較多。再就是堅果、熱帶水果……拉肚子和便秘的表現都很多。
母乳媽媽吃奶製品,孩子也可能過敏的。但不用過分忌口,基本只需注意奶製品和藥品。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紅屁股」、「過敏」or「雞蛋」、「喂水」等,有很詳細的系列文章介紹。
過敏原不去除,吃啥藥,怎麼調整飲食,也是治標不治本,不管用。
2)心理原因也不容忽視!
很多孩子不想解大便,是因為把屎把尿、強迫如廁訓練等,讓他感到精神緊張。
有誰一輩子不會上廁所的呢?這事兒,晚了總比早了好。非要孩子還像一個小動物,理解不了,控制不住的時候強行訓練,貽害無窮。
延伸閱讀: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把屎把尿」等,有很詳細的系列文章介紹。
還有孩子2~3歲左右,特別挑廁所,如果到戶外,或上幼兒園,就不肯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憋久了,直腸排便感受器比較遲鈍了,腸道不斷吸收水分,大便越發乾燥,更是拉不出來。身心影響都不好。
咱們儘量讓孩子自己拉出來。比較好的方法是乳果糖(先少用一點兒,有的孩子太敏感,直接就開始瀉,有的孩子又比較遲鈍,沒反應),他憋不住,拉出來,心結自然就跟著解開啦。
開塞露,我個人不是很推薦經常使用。大部分孩子對屁眼裡塞東西,還是挺恐懼的。有些孩子更是主動憋。相比之下,先試試乳果糖吧。
3)少數孩子是不同程度胃腸先天畸形導致
大概有萬分之幾的發生率,有些孩子存在不同程度胃腸發育先天異常。巨結腸相對常見。
這些孩子,在純母乳喂養的時候可能沒什麼症狀,但添輔食以後,就特別容易便秘。
如果孩子在6個多月開始添輔食的時候出現便秘,怎麼進行身心調整都沒用,需要做做檢查。
不是所有孩子都嚴重到需要手術,也有孩子飲食調整,間斷用點乳果糖、開塞露之類,也能維持基本生活狀態。咱們得根據孩子症狀和進展程度,進行評估。
(2)處理方法
1)當時可以用開塞露、肥皂條、乳果糖
前面提到,如果大便太乾結,孩子會越發排不出來。這時候可以幫幫他,用一兩次開塞露或乳果糖,更推薦後者,不光能很好地幫助排便,也能幫忙解開孩子心結,畢竟是他自己拉出來的。
但這幾種,都不推薦長期使用。開塞露塞屁股,對孩子而言真的蠻可怕的,他缺乏主動排便感受,總是憋便,不肯自己拉,是有可能的。乳果糖用一兩次沒事,長期用有導致營養不良的風險。營養來不及吸收,都拉出去了。
2)調整飲食,增加蔬菜瓜果的比率
蔬菜瓜果中的纖維素是大便骨架,不光幫助葷食營養吸收更為充分,也促進排便。
有些人對水果中的果糖不耐受,會拉肚子,比如有人吃西瓜肚子疼,吃多一點就拉得厲害。那就看個人感受了,不舒服的話就不要過多用這些東西。
咱們均衡飲食,總歸不錯。
(3)說回香蕉
其實,不光是香蕉,很多生的蔬果中,鞣酸成分比較多,這會讓人腸胃不舒服,也可能便秘。有些蔬菜瓜果在還沒成熟的時候還有毒(避免自己在還沒成熟的時候被吃掉),比較典型的是西紅柿、豆角。
但熟透的水果一般沒事。還有果糖等幫忙排便。
所以科學家針對青香蕉做了些研究,發現可能導致便秘,可能能幫忙治療腹瀉,就是這麼個緣故。
不過,我還是覺得,有那麼多辦法治腹瀉,吃點兒啥糊的軟的都行,青香蕉這麼難吃,還是免了吧……
另外,研究了這麼多,越發沒結論 怎麼吃香蕉,一直沒給出個板上釘釘的建議。
那, 忘掉香蕉,怎麼舒服怎麼吃吧我個人覺得這方面的研究意義不大。畢竟我們知道 輕症腹瀉,喝啥水都行,吃啥都行,那非要糾結香蕉,幹嘛呢
ps. 從折騰香蕉的研究,這些小事上咱能看出,了解事物原理,多麼重要啊。
我挺不喜歡一些文章,只給結論,一二三四條怎麼做,不給原理的。也不喜歡一些文章或研究,只來回倒騰數據,誰誰說啥了,就是不想想為什麼。
知道為什麼,自然就知道用什麼簡單又合適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了。
有媽媽來問我,她孩子有點兒便秘,大家都說吃香蕉能通便,於是她經常弄點兒香蕉給孩子吃,效果嘛……也不知道好不好,有時候感覺有點用,有時候又不大明顯。
不過,這幾天她看了些科普,一些說吃香蕉能通便,一些說吃香蕉會便秘!一些人又說用香蕉能治腹瀉!有人說要弄熟了吃,有人說要生著吃……
媽媽好精分。小小香蕉,到底要咋吃?專家們神仙打架,都說得有點道理,到底聽誰的?
其實,是因為香蕉中有通便的成分,也有收斂止瀉的成分,不同時期,這些成分有些變化,看哪個為主哦!
1. 通便的成分是纖維素,糖分,抗性澱粉。
(1)纖維素不被腸道吸收,可以促進腸蠕動,並當大便骨架,因此能通便;
(2)糖分能增加腸道滲透壓,有刺激腸蠕動的作用;
(3)抗性澱粉,以前科學家以為是導致便秘的,近年來,科學家又發現這種澱粉不被小腸吸收,到了結腸以後,被腸道菌群發酵成短鏈脂肪酸,有些增加水分、潤滑大便的作用。
2. 導致便秘的成分,主要是鞣酸。
(1)青香蕉澀澀的味道,就是鞣酸引起來的,這東西在植物中普遍存在,比如,能導致茶葉澀澀的味道。這東西能減少小腸分泌物,抑制蠕動,因此有點收斂的功能。話說,咱喝茶以後,也有些類似的效果。
熟透的香蕉中,糖分多,鞣酸少;青香蕉糖分少,鞣酸多,所以,咱們基本達成共識:熟香蕉能通便,青香蕉卻可能導致便秘!這也跟每個人的體質有關。
那怎麼解釋,不少文章說,把香蕉煮熟了治療腹瀉呢?香蕉到底要不要煮?
話說,科學家已經發現,隨便喝啥水,吃啥熟的軟的爛的,對腹瀉都好!目前的觀點是認為儘早恢復正常飲食就好。所以,結論是——吃啥都治腹瀉!
這些有點兒中二的研究,到底是啥成分起的作用,還需要更多數據證實哦。其實,如果了解上面的結論,搞不搞明白,其實無所謂的。吃,就是啦!
其實,如果老便秘,還是要找找原因的,原因沒找到,吃啥都沒用!孩子便秘最常見的原因,其實是過敏哦(後台回復「過敏」,看欣源舊文哦)。
作者 | 馮欣源 版權所有
編輯 | 於雷
來源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系列書
《夏娃的困惑》系列書
轉載&合作 | 請聯絡微信wtmmdxb-fxy
插圖 | unsplash,pixabay,500px官網
均為CC0協議(可商用)
動圖 | soogif官網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
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大便」、「紅屁股」、「過敏」or「雞蛋」、「喂水」、「把屎把尿」等,有很詳細的系列文章介紹。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第十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一本:史上最輕鬆愉悅高效的減肥法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號外
寶寶樹、抖音、快手、知乎、視頻號
同時開通了哦!
視頻好懂,杜絕注水,只放 乾貨
搜索「馮欣源」可關注^_^
寶寶樹平台每周三早、每周六晚直播
可以提問,也可以學乾貨知識哦!
欣源文章,一直叫好不叫座
母嬰用戶需求短暫
欣源堅持八年不易
如果大家覺得有幫助
歡迎介紹給親友
懇請大家幫這個忙
欣源這廂有禮了,麼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lLhynUBjdFTv4tANN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