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從來不是歷史名勝或者商業中心,而是菜市場。」—陳曉卿
因為這裡藏著一座城市的靈魂和這座城市最具市井氣息的一面,也藏著世間百態的人情味。
如今的生活太便利了,想吃火鍋都可以點個外賣。偶爾想在家做頓飯,也會選擇樓下的超市,一下買上好幾天的菜在冰箱裡囤著。
象徵著城市煙火氣的傳統菜市場,也越來越少了......
但是,樂山還有著這樣的菜市場,今天,我們就去慧園街菜市場逛逛,找尋下那消失已久的煙火氣。
慧園街菜市場是樂山的老菜市場之一,在長江市場那一塊,菜市場十分長,而且菜品種類十分豐富。
每天早上七點,這裡就開始熱鬧起來。一眼望去大多都是大爺大媽,年輕人很少。可能在他們心中,菜市場只是一個買菜的地方。
但大爺大媽們則不同,在他們的眼中,逛市場就和出門見朋友一樣,感覺大家都很熟悉,碰到熟人就會拉會兒家常。
在喧囂的叫賣聲中行走,空氣中還夾雜著些許泥土的氣息,這些生活最淳樸的模樣,都藏在這裡。
放眼望去每個攤位,一片片綠意撲面而來。
還有玉米、黃瓜、二荊條、小白菜、茄子.....
雖然到了夏季,但也絲毫不會影響其他的時令蔬菜,在夏季爭艷綻放盎然的生機。
這裡的蔬菜大多都是自家大棚種植的,新鮮無公害,而且價格也是很良心。
當然,這個季節最潔白、純潔的花—梔子花,也能在慧園街菜市場找到。
這裡的花都是自家院子裡種的,新鮮的梔子花摘下來再用繩子簡單的捆綁一下,兩元一把,放在屋子裡都能香幾天呢。
想買花也可以來這裡,多肉、豬籠草、仙人掌、綠植,在這裡應有盡有...
沒有熟食的菜市場是不完整的,各種各樣的滷味,才是老一輩最喜歡的味道。
傳統豆腐製作工藝複雜,為了保證質量,老闆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就開始做。幾十斤豆腐,一上午就能賣完。
炸酥肉現在也只有菜市場才有得賣了,很多人會來買,炸的又酥又脆。
可以趁著熱乎,一口下去,豬的油脂香在舌尖迸發,好像又找回了童年的記憶。
菜市場上還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在賣艾草和菖蒲。
聽她說這些都是在山上扯的,現在很多草藥很難找到,有些得找半天。
新鮮的水果在這裡也是必不可少,桃兒還帶著鮮嫩的葉,價格也十分實惠。
慧園街菜市場還是樂山阿姨的時尚小天地。
這裡可以定做羽絨服、保暖衣,夏季也有好看的裙子,愛美的阿姨們快喊起姐妹一起來fashion啦!
逛得越久越會發現,這裡就像一座生活博物館,生動真實,每一景每一處都是生活。
菜攤前忙碌的身影和討價還價的聲音,碰到熟人打招呼的聲音。來這裡的人只有一個目的:一頓簡單的溫飽,僅此而已。
這家蔣鍋盔也是出了名的好吃,老手藝人的烙餅技術。
從上餡到擀餅再到油煎最後進爐烘烤,出來之後外皮相當酥脆,夾雜鮮香的肉餡,口感極佳。
慧園街還有出名的一道美食,那就是鴿子湯,這家鴿子湯深夜都在排隊,外賣小哥絡繹不絕。
鴿子十分酥爛,用筷子輕輕一戳就能把肉戳下來,湯的色澤也十分誘人,營養價值也十分的高。
餘三油凍粑店也特別實在,凍粑個大新鮮,時常逛完菜市,買幾個凍粑回去,第二天用微波爐加熱一下,就可以當做早飯。
林家葉兒粑也在慧園街菜市中,這是很大的一家店,在樂山開了很久,來買葉兒粑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買了一個臘肉粽子,才兩塊五一個,可以說是十分良心了。
慧園街的橋頭排骨據說是樂山開得最早的一家,排骨炸的十分酥脆,口味也十分多樣。
實名制推薦甘梅口味的,吃過就念念不忘。
鮑三葷豆花,在這篇文章里也必須有姓名!因為生意太好了,所以除了在裡面擺著幾張桌子外,外面壩壩頭也擺滿了桌子。
分量十分足,裡面菜品也很多,酥肉、圓子、豆花、番茄、白菜、粉條、豆芽、土豆等...
在慧園街還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小店,他們解決了菜市場小商小販和行人的溫飽。
也許,最好吃最溫暖的食物,就藏身於這慧園街的鬧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