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部署在適宜區域全面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促進東北黑土地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什麼是保護性耕作?黑土地要如何保護呢?我們邀請到了專家給大家仔細說說。
中國農業大學科學與技術學院
國家黑土地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
請輸入標題文字
李保國
我國黑土地的現狀
1、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嚴重
東北黑土地是高產田,但耕種了五六十年以後,實際上土地退化的很厲害,土壤受到了侵蝕。每年都會刮好幾場黑風暴。夏天遇到暴雨,水土流失很嚴重,黑土層變的越來越薄。
2、黑土地不「黑」了
黑土地的有機質含量高,農民朋友在耕種的時候經常翻地,將土壤中的有機質和養分釋放出來,供給作物吸收,但是長此以往,黑土層一直在釋放養分,造成黑土地變黃、變瘦。
保護黑土地刻不容緩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中國的糧食安全被廣泛關注。東北黑土地糧食總產量和商品糧現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1/4和1/3,已成為我國糧食生產的「穩壓器」和「壓艙石」。2017年國家就出台了《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現在的行動也越來越具體。
黑土地適合休耕輪作嗎?
休耕就是種兩年休息一年,輪耕就是種完玉米種大豆,把土地的利用強度降下來。但實際上東北並不適合休耕輪作,如果東北幾年一休耕,幾年一輪耕,國家的糧食安全會出問題,所以我們提出要對黑土地進行保護性利用。
保護性耕作這麼做!
保護性耕作,即農民在耕作的同時,讓土壤不被侵蝕,土壤肥力能保持並且還略有提高。農民可以通過秸稈覆蓋還田的方法,讓土壤不裸露,這樣能防止土壤被侵蝕,也保住了土壤的水肥蒸發,讓土壤的肥力慢慢提高。
現在土地耕作農業機械很關鍵,保護性耕作中一個很關鍵的技術設備就是免耕播種機,使用機械代替原來的人工播種、施肥、耕地等步驟,可以一步完成。這種保護性耕作應該由農業大戶來做,通過合作社推廣施行,可以產生規模效益。
保護性耕作,我們在行動
對於保護性耕作,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補貼支持政策。實際上,東北地區這十幾年一直在進行保護性耕作,吉林省內也在逐步推廣。今年開始保護性耕作變成了國家行動。我們期望通過五年時間,把像東北這樣適宜耕作的地區全部推行保護性耕作。有的時候改變農民的傳統習慣比較難,現在通過國家出台相關政策,大家認識到進行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性,未來這個問題肯定會得到解決。
素材來源:中國鄉村之聲《追夢2050》欄目
圖片均來自網絡
編輯:劉思思
責任編輯:季盈盈
監製:舒晶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YANaHEBnkjnB-0zoK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