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1天,她花6萬在北京二環建了座房子,領居們都看呆了···

2019-07-27     藝非凡

​每一處小地方,都有可能迸發出巧思妙想的大奇蹟。

插件家


提起胡同兒,你腦海中會浮現怎樣一番景象是幾個小孩追逐著互相打鬧,是大媽在暖陽下的躺椅上搖啊搖,還是門口那家小吃店忘不了的好味道?

沒住過胡同的人,可能會把胡同在想像里演化成各種美好。

但真正住過的人才知道,撇去那些美好,雜物擁擠亂放,狹窄陰暗隔音差。

還有那公共的廁所和浴堂,也絕非一般人能想像。

前四張圖片源自網易攝影 工匠蟻 版權歸其所有

只要有條件,住在胡同里的年輕一代,都會想辦法搬離這個地方。

樊小姐家的老平房

但讓鄰居們怎麼也想不通的是, 才30齣頭,結婚沒多久並且已住樓房的樊小姐,興高采烈地搬回了胡同。

更讓鄰居們驚呆的是,她僅用了一天,花了6萬塊錢,就在老房的基礎上新建了一座房。

在雜亂又晦澀的周圍磚瓦建築中,這座純白的小房顯得特別扎眼。

樊小姐也在眾人的艷羨下,迫不及待地搬進新房。

「終於又住回胡同啦。」

從小到大樊小姐都在院子裡長大,直到高二那年家裡因無法忍受胡同過時的生活條件,和大雜院日益擁擠破敗的環境,在郊區購買了一套樓房。

才沒住幾天,樊小姐就不習慣了,樓房有什麼好的?

首先一道門就把兩家隔絕了。

平房就不一樣,那麼窄的胡同,人情味卻滿滿,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點個頭,哈個腰,微笑一下,很小的動作都能心領神會。

況且院子裡,還有那麼多揮之不去的美好回憶。

結婚那段時間,母親反覆說道:你倆都成家了,也應該自己買套房。

但樊小姐心裡卻始終放不下自家那套又暗又小的老平房。

然而這麼多年沒住,恐怕早已不成模樣。

怎麼辦呢?思慮再三的樊小姐,想到了這哥仨。

臧峰、何哲、瀋海恩

三個人其貌不揚,但個個是胡同設計領域的大拿,他們之前設計的「內盒胡同」,一舉拿下國際知名的2015 Architizer A+Awards 「低成本造價」評委獎及「小型住宅」 最受歡迎獎。




可以說胡同里的設計,很少有人比他們玩得溜。

剛接到樊小姐的訴求,他們首先考慮的不是設計本身,而是樊小姐的身體與心理狀況。

能這麼貼心人性,也難為了這幾個粗獷的漢子,不過不問不知道,原來從小住在狹窄陰暗的小房間,樊小姐和媽媽都患有幽閉恐懼症,即對封閉的空間非常焦慮。

樊小姐一家之前住的房子內部狀況,閉塞陰暗。

考慮到這一點,設計師故意將客廳挑高,比原來的平房高一倍。

而且頂部雙側都開了高窗,陽光能鋪灑在房間裡的每個角落。

連衛生間的屋頂也隱藏了藍色頂面。

讓這個小空間即使在霧霾天,也能反射出湛藍的天光。

「我很喜歡陽光照在身上,那感覺很溫暖。」

在考慮周全樊小姐個人狀況的基礎上,鄰居家的各種狀況,又著實難倒了三位大漢。

新建的房屋,不能影響任何方向鄰居的採光、視線與通風,所以這需要不同方向的退台和橫切面。

甚至在搭建的過程中,鄰居也會隨時出現提出修改意見。


胡同本來就窄,房間的占地面積又小,各方面的意見和管控又層出不窮,這麼多問題雜織在一起如何處理?

三個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插件房,用插件板當材料搭建的房間,能夠非常輕鬆地應對切割,這一特性使得所有調整都能輕易實現。

不僅如此,預製的「插件板」,集結構、防潮、保溫、設備、室內外飾面於一體,整體厚度卻僅有區區50mm。建造也無需其他結構,板材自身即為結構。

而且搭建也非常簡單,板材之間用鎖鉤連接,幾個業餘人員用簡單的工具,一天就能完成搭建。

敞亮潔凈的室內空間,一點都不亞於樓房公寓,孩子都忍不住探進頭來看。

除了高處窗戶的自然採光,低處的窗戶加配了窗簾,白天窗簾一拉,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樣白天還要開燈的尷尬局面。晚上拉下窗簾,又能保證私密性。

這樣的細節隨處可見,考慮到先前胡同里沒有排污系統,大冬天都要跑去公共衛生間,現在這個插件家中裝了進口的無水堆肥馬桶,環保又節能。

城市裡的人們,做夢都想在擁擠的空間內,擁有一片能夠自由呼吸的小天地。三個哥們就一次性幫你實現。

空閒的時候,在露台喝茶、看書、聊天,要知道在北京二環內這樣的享受,可以算得上極端的奢侈了。

更多時候,露台擔任曬衣服、曬被子這樣實用的功能。

作為一個普通的北京人,買房的問題一度讓樊小姐的壓力非常大,之前上下班也要花4個小時的時間。

如今總價才花6萬,改造費用省了30倍,獨門獨戶,胡同,天台,居住條件遠超樓房,上下班也僅僅需要1小時時間,一切都仿若做夢一般。

「我沒什麼特別之處,只是更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敢想敢幹,再小的空間,也有無限的可能。


圖片、資料源自 眾建築,高天霞拍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藝非凡編輯整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PF4R2wB8g2yegNDXq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