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郵政局發布官方消息稱快遞公司全面復工。對於這個消息,可以說有人歡喜有人悲。不少人高呼終於可以開啟買買買了,疫情之下,網上購物成為很多人獲取生活物資的首選方式。
來源:微博截圖
但也有人擔心和害怕,快遞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畢竟之前有深圳有一名外賣騎手確診為新型肺炎,14天潛伏期內一直在送外賣。
來源:微博截圖
快遞小哥每天都接觸那麼多的人和物,萬一給我送快遞的小哥是在潛伏期怎麼辦?我會不會被傳染?快遞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
其實大家不必擔心,中國疾控中心提示,快遞包裹在運輸過程中被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小,目前尚未有因接收快遞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報道。
傳染性小不等於不傳染,那特殊時期,我們應如何正確正確收快遞呢?
快遞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
從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試行第五版 修正版)》來看,冠狀病毒的傳染途徑來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呼吸道飛沫是人打噴嚏或咳嗽等活動排出的唾沫液滴,其粒徑一般為1-5毫米,在傳染源1~2米左右的空間內傳播,屬於近距離傳播。
如果沒有外部條件,例如風力的幫助,飛沫噴射到兩米以外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也就是說,當我們取快遞或外賣時,只有當他正巧咳嗽或打噴嚏,而我們正巧都沒有佩戴口罩,我們就可能被感染上冠狀病毒。
而事實上,在全民佩戴口罩,無接觸式送快遞的情形下,我們被快遞小哥傳染的可能性極低。
那麼接觸式傳播會不會導致感染呢?
外賣小哥全程接觸快遞,我們又從外賣小哥手上接收快遞,毋庸置疑,我們的確很容易通過接觸外賣感染病毒。
日本TBS電視台也報道過類似科普節目,他們把一種無色無味模仿病毒的螢光塗到7口之家的爸爸手上,這種塗料只有經過特殊的光線照射才能看見。
之後,這家人在不知情下度過了2個小時,在節目期間,爸爸只和自己的兩個兒子進行了親密互動,其他人並沒有接觸他。
但當節目組再次進入房間用燈光照射檢查時,這時候發現,一家7口中,除爸爸之外,其他6位家庭成員中有5位被感染。
節目組發現樓梯扶手、點心袋、門把手等常見接觸到的地方,全部被「病毒」污染,而這些病毒又通過手,傳染到了家庭其他成員的臉上和口腔部位。
不過,在整個家中,唯一沒有被感染的,就是這家的奶奶。
為什麼奶奶沒有被感染?因為她是一家人中洗手最勤的人!
接觸式傳播的威力的確大,但只要勤洗手,就能徹底消滅它。這也是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有關冠狀病毒的防護建議中,第一條就是洗手。
洗手不是隨便洗洗就行,需要用七步洗手法,全過程要認真揉搓雙手15秒以上,步驟是內、外、夾、弓、大、立、腕,如圖:
目前WHO推薦的洗手消毒劑為含量在70~75%的乙醇,在沒有明顯污物的情況下,使用七步洗手法用乙醇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有明顯污物的情況下,要用流水和洗手液清洗,擦乾後再使用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只要我們保持勤洗手的習慣,就不容易感染冠狀病毒了。
疫情期間,還能點外賣嗎?
這兩天,不少人已經全面復工。上班期間,午餐點外賣的不在少數。但也有人會擔心,假如商戶是病毒攜帶者,那病毒會不會通過食物傳播?
理論上是有這種可能性的。不過,冠狀病毒還有個特性——怕熱!
最新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表明,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同源性達到85%,而SARS在56℃情況下持續15分鐘就可以滅活。
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修正版)》
根據此推測,在我們日常烹飪溫度與時常下,食物表面的冠狀病毒難以存活。
所以,只要食物是熟透的了,就是安全的。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也表明,即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如果肉食在食品製備過程中予以徹底烹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
那病毒會不會落在餐具、餐盒上呢?
美國CDC官網表示:一般來說,冠狀病毒在物體表面上的生存能力差,例如餐具、餐盒、筷子表面等。而且,它們在環境溫度下運輸數小時,傳播病毒的風險就更低了。
再者,人本身也有免疫力,不是病毒一來就會被感染,需要有一定數量的病毒才能打敗我們的免疫系統,我們接觸到外賣盒或快遞上的冠狀病毒,可能數量並不足以讓我們感染。
即使是這樣,嘟媽也建議大家若有條件,還是儘量自己帶餐,且不吃生吃。若必須點外賣時,安全起見,建議點熱的食物。
這麼收快遞更安全
在疫情期間,為避免接觸傳播風險,中國疾控中心建議大家在取快遞時,應採取以下防護措施:
1.快遞員在處理和運送快遞包裹過程中需全程佩戴好口罩和手套,注意保持包裹的清潔,尤其要避免包裹在處理和運輸過程中被人員呼吸道分泌物污染表面。
2.取件人在家接收快遞時,與快遞員接觸前,最好佩戴口罩和手套。處理完包裹後要及時摘下手套,並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液。
3.取件人到小區門口取快遞時,出門前佩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人員聚集。處理完包裹後要及時摘下手套,並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液。
4.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請快遞員將物品存放在快遞櫃,取件人出門取快遞前佩戴手套和口罩,處理完包裹後及時摘下手套,並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液。
5.快遞外包裝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及時妥善處理。
其實,不僅針對外賣或快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對物品進行消毒,消毒方式如下:
1、 酒精
推薦酒精濃度為75%以上的酒精,用於手部衛生時含酒精濃度60%以上的免洗洗手液也起到部分的防護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屬於易燃易爆品,消毒時一定要避開明火和高溫,最好採用擦拭消毒。
2、含氯消毒劑
含氯消毒劑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但要求有足夠的有效氯濃度。
拖地或者消毒物品表面時需保證有效氯濃度至少在500mg/L以上。常見的含氯消毒劑包括:84消毒液、漂白粉等。
此類商品一定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使用。含氯消毒劑不能和潔廁靈、醋同時使用,易產生有毒氣體,引發中毒。使用時應注意通風。
3、高溫消毒
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的高溫保持30分鐘以上,一般情況下可滅活冠狀病毒,所以餐具等用高溫蒸煮的辦法可以很好地起到消毒的作用。
消毒次數和消毒時常,可參考下表:
在疫情期間,我們足不出戶買買買的時候,是快遞小哥替我們負重前行,請給他們配好口罩和護目鏡手套等防護措施,也請大家不是緊迫的物品可以等疫情緩和再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