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個月讓孩子養成這些練琴習慣,3年後受益無窮

2019-11-19     音樂共享頻道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巴金

1

練琴前做拉伸動作

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類似於跑步、游泳前的準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練琴狀態。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2

每天堅持練基本功和練習曲

即使學業繁忙,每天沒太多時間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於退得太厲害。

3

練琴時備一支鉛筆

很多時候譜子上並沒有詳細的指法、強弱指示,這時候,就需要用筆來把我們自己認為合適的指法、強弱等記號標上去。還可以劃重點難點,課後請教老師。

4

沒彈熟不聽錄音

錄音只不過是一個參考,沒練熟就聽錄音往往會導致我們去模仿錄音,從而不看譜,盲目追求速度,並失去自己對曲子的理解。

5

學會分段練習,單獨揪錯

不要每次都從頭練到底,第一遍練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後再練下一段。一旦發現哪裡有錯誤,要單獨把錯誤的地方挑出來改正。分段練習也更有利於曲子的整體把握。

6

不練超過自己能力的曲子

很多人喜歡練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這樣做其實是有害而無益的。曲子超出自己水平很多,你就很難保證自己技術處理上的準確性,甚至會有大量的錯音。而且以後即使有水平拉奏這曲子了,也很難改回來。

7

準備保留曲目

練琴「得過且過」可以說是業餘練琴者的通病。準備幾首保留曲目不僅能讓我們在必要時可以「秀」一下。更能讓我們克服各種各樣的難點,練琴更上一層樓。

8

明確每天練琴的目標

不要同時練很多曲子。和學習工作一樣,練琴也需要有目標。比如確定今天要練熟曲子的某一段,或者要把某首曲子背出來等等。不要盲目地同時練很多曲子,囫圇吞棗式的練習會使你感到進展緩慢。相比之下集中突擊一到兩首曲子效果會好很多。

9

經常使用節拍器

雖然曲子的節奏是活的,但在曲子的框架沒成型之前,多用節拍器。節拍器控制節奏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在練奏練習曲時,可以靠節拍器實現逐漸提速。

10

經常返工以前練過的曲子

所謂「溫故而知新」,我已經練過的曲子並不代表我已經真正掌握它。許多樂曲理解、技術處理上的要點第一次練完曲子時並不一定會理解,都需要在水平更進一步後,靠返工來鞏固、認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9HNg24BMH2_cNUg2n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