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翟博士」的論文抄襲門,已經過去了一年時間。
這一年,一向高調的翟天臨顯得格外沉寂,最近才傳出些消息,似乎有要復出的苗頭。
近日,由於肺炎疫情爆發,罕未露面的翟天臨上傳了視頻為武漢加油。
韓紅的愛心慈善基金會的捐款名單上也出現了他的名字。
娛樂圈一直都是被人詬病很多的行業,比如福字寫兩點的錦鯉超越,比如偷稅避稅的女神冰冰,比如吸毒藏毒的眾多明星。
為了避開這些自毀前程的人設,品行端正、高學歷、高學識成為了明星們嚮往的默認品格。
翟天臨出事前就很「完美」,敬業的態度,顏材雙備,最重要的是,他是娛樂圈裡為數不多的——博士後。
在每天滿滿的行程中還能讀到博士後,這不是學霸人設,這簡直是天才人設。
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
可再「完美」的人設,也不能觸碰文學的脊樑,其實這次事件最開始我是很驚訝的,我在想為什麼一個論文事件能上熱搜那麼多天?
那些個出軌啊什麼的,兩三天也就撤下來了,怎麼就這事網友們越扒越多?
後來看了網友的評論後我才明白,其實大家關注的不是翟天臨,而是他背後褻瀆學術,暗箱操作買賣學歷的灰色世界。
明星和權貴可以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高學歷後,又通過包裝賺取更高權位和更多人民幣,這種行為非常讓人不齒和憤怒。
帶著好奇,我們思考下翟天臨的性格,一分析什麼都明了了。
看著翟天臨,真是感慨,人人都是揚長避短,翟同學絕對是反著來:越不擅長什麼,越要拿出來嘚瑟顯擺。
早年他的老師就已經在節目上勸誡過他,做人別嘚瑟,不聽老人言的結果。
無論你說他虛榮也好,幼稚也好,無腦也好,作為一個最不可能讀書的「生意」人,他這己亥年一開年就自信滿滿秀證書,真的是姿勢太閃耀一下扭了腰。
比如翟同學還給自己做了個超話叫:翟男語錄。
裡面的內容樸實無華廢話連篇,比如:
一個人走路走久了,會累
身為博士的他,深深愛著瑪麗蘇文案,去一趟凡爾賽宮,不止抄襲論文,微博也是複製別人的,連錯字都照搬!
結果秒被網友打臉。
看看原文,翟天臨不僅一字不漏地複製了一段話,就連錯字也照搬。原文中,不慎將「採菊東籬」的「籬」寫成了草字頭,翟天臨複製後也沒有改過來。如今這篇微博已被翟天臨刪除,不得不說,真是一位合格的搬運工。
發條簡單的微博中英文摻雜,你永遠不知道中文英文和繁體字哪個會先來。
而且每條微博都是自己的自拍照,日常沉醉於自己的神顏中不可自拔。
做人要多自信才能這樣啊.....
知乎有個問題「讀博士有多苦」,將近四百個回答,字字都是血淚。
一項針對博士生精神狀態的研究表明,大約32%的博士患有較嚴重的精神疾病。
尤其是抑鬱症。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近半數博士處於亞健康狀態,時時刻刻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博士生由於壓力過大而自殺的新聞頻頻見報。
所以我們才說讀博士一定要印重,不僅是因為靜得下心,耐的住寂寞,更因為在關鍵時候能抗的住壓力!
陳寅恪先生說:不求學位,只求學問。
這句話,被金庸先生奉為座右銘。
2005年,金庸先生被劍橋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他自認受之有愧,以81歲的高齡來到劍橋求學。
但要讀博,先讀碩。金庸就從碩士開始讀起,從81歲一直讀到86歲,最終獲得名副其實的劍橋博士學位。
我們不奢求每個人都能有金庸先生的學識和才華,只求一生中能明辨是非廣結良友。
用金庸在《俠客行》中寫的這句話,來總結翟天臨事件最合適不過了:
天地四方為江湖,世人聰明反糊塗;
名利場上風浪起,贏到頭來卻是輸。
最後,送給翟同學一句遲到的: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