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試行合格證制度 食用農產品有了「身份證」

2020-04-27     南充新聞網

南充新聞網訊 (記者 王萍)4月25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按照國省部署要求,今年2月,市農業農村局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制訂下發《南充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目前,全市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675張,附帶合格證上市的農產品3160.1噸,開具合格證總數及附帶合格證上市的食用農產品總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從3月開始,蓬安縣農業農村局對種植養殖生產主體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包括種植養殖生產主體名稱、地址、類型、生產品種等信息,通過建立主體名錄,確保試行主體全覆蓋。目前,蓬安縣共有蔬菜、水果、畜禽、禽蛋、養殖水產品主體共377家,共開具合格證196張,附帶合格證上市的食用農產品2839.81噸。其中,給蔬菜開具合格證91張,附帶合格證上市1991.16噸;給水果開具合格證76張,附帶合格證上市703.35噸;給畜禽開具合格證29張,附帶合格證上市145.3噸。

「我縣在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初期,通過統一全縣合格證基本樣式、統一印製合格證的『二統一』管理措施,共印發合格證5萬餘份,讓試行主體免費使用。」蓬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合格證上的編號由各試行主體自行確定編碼位數,納入追溯管理的主體推行「合格證+追溯二維碼」,並鼓勵有條件的試行主體運用信息化技術,採用智能設備開具合格證。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上市食用農產品的『身份證』、是生產者的『承諾書』、是入市食用農產品的『通行證』,也是進入市場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新名片』。」南充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積極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工作。其中,疫情防控期間,南部縣對捐贈湖北的50噸食用農產品開具了合格證;嘉陵區將9家「三品一標」知名品牌企業納入主體目錄首批試行單位;高坪區、營山縣紮實開展試行主體目錄調查摸底,確保生產主體信息真實可靠;閬中市整合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資金,用於推進全市合格證電子信息化,提升合格證試行工作科技化水平。

「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成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的有力突破口,對於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實現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提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推動我市食用農產品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mXivXEBfwtFQPkdnu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