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地上鐵新能源車服網絡(以下簡稱地上鐵)榮登央視新聞聯播《15個城市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隨著地上鐵新能源物流車出鏡,展示了我國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車發展面貌。這是繼今年2月,地上鐵作為深圳市物流運輸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標杆企業被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朝聞天下》重點報道後,再次登上央視,強調了地上鐵在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方面發揮出示範作用。
地上鐵運營規模破10萬,行業價值受肯定
11月14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11月13日正式印發《關於啟動第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的通知》。經研究,確定北京、深圳、重慶、成都、鄭州等15個城市為此次試點城市,鼓勵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預期目標是,在公務用車、城市公交車、環衛車、計程車、郵政快遞車、城市物流配送車、機場用車、特定場景重型貨車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60+萬輛,建設70+萬台充電樁,0.78萬座換電站。
本次,地上鐵作為城市物流配送車代表出鏡,正是對其行業貢獻的肯定。地上鐵是知名新能源物流車數智化運營服務商,立足於行業生態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以推動城市物流車全面電動化為己任。截至2023年10月,地上鐵全國實際投入運營的新能源物流車超10萬台,業務覆蓋200多個城市,服務網點超過400個,互聯互通充電樁90萬,參與了20多個城市的綠色貨運和城鄉高效配送示範創建,並逐步拓展海外業務市場。
塑造生態價值鏈 打破行業規模化發展困境
對行業而言,單一企業的新能源物流車運營數量突破10萬台,意味著我國新能源物流車行業已經完全具備了規模化、標準化的市場經營基礎,行業將進入更快的發展階段。作為首個10萬級運營體量的企業「地上鐵」,說明其已經探尋到了規模化經營發展的成功實踐模式,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形成了經營閉環。
地上鐵創辦於2015年,實現10萬台的運營規模用了8年時間,經歷了業務模式論證、業務市場化運營、規模化發展,以及數智化升級等階段,過程中也遇到了行業所共同面對的很多問題,例如:用車成本高、車輛維保難、運力保障缺、管車效率低等。地上鐵堅守初心,用數智化服務網絡,連接新能源物流行業上下游,圍繞整個生態的價值鏈做資源的合理分配,通過不斷的實踐創新,為客戶和行業創造價值,從而解決束縛行業規模化發展的困難。在上游,地上鐵與汽車製造商合作,通過標準化大小三電推進車輛和接口的標準化,提升汽車製造運作效率和交付效率;下游為以物流企業為首的客戶提供新能源物流車用車、運力、服務、車管等服務在內的解決方案。同時,地上鐵深入車後市場,通過全量數據平台建立以技術驅動的數字智能化運營體系,實現新能源物流車全生命周期的殘值管理,賦能行業集約化、規模化良性發展,推動新能源物流車在同城貨運行業的普及。
地上鐵持續降低「TCU」 推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
3+n車服體系是地上鐵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基於新能源物流車全生命周期運營推出的服務解決方案。通過用車、運力、服務及車管四大「家族」12類目,打通綠色物流供應鏈各環節,提供從租售車到維修保養、從車輛供給到運力支持、從聚合充電到車輛數智化管理等全價值鏈服務,逐步實現綠色物流的數智化、定製化與服務化,為客戶持續降低「TCU」(TCU即:total cost of usage, 是指車輛使用總成本,包含車輛購置成本、能源成本、維保成本、折舊成本等),解決當下新能源物流行業上下遊客戶決策困境,進一步推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
目前,地上鐵將依託8年運營經驗、10萬台運營規模、海量的運營數據,連接產業上下游夥伴,成為新能源城配用車的新基建。不止於此,地上鐵將新能源城配物流車運營經驗複製到更多新的應用場景,如冷藏、重卡短駁、輕卡換電等。新能源物流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前,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值規模超過1500億元,約占深圳綠色低碳產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推廣新能源物流車對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強勁帶動作用。
地上鐵將持續高效助推全國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進程,為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用新能源物流車服網絡的專業運營助力城市公共領域電動化變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