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外的調研機構數據顯示,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全球銷量超過了蘋果,成為了全球銷量第二的手機廠商,其實這個情況在去年的第二季度也發生了,大家會發展近兩年華為手機在國產手機中的表現越來越強勢。
在今年華為Nova3的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宣布,華為手機通過半年的努力銷量終於是突破了1億,這個結果比去年早了3個月實現,並且余承東將今年的目標定在了2億台,可見信心之足。
那麼為什麼國產手機中僅有華為銷量超過了蘋果呢?
當下國內的手機市場上有四大一線品牌,分別是華為、小米、OPPO和vivo,如果說OPPO和vivo走「低配高價」路線不得人心所以無法超越的話,那麼為什么小米這種高性價比的手機銷量也不能超越呢?其實原因真的很現實。
原因1:貨量
我們會發現華為和小米不同,小米手機經常需要去搶購,很多消費者表示:小米都上市了為什麼還玩飢餓營銷這種套路。
其實說實話這真的是冤枉小米了,由於小米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這就造成了小米的現金流是沒有華為那麼大的,如果生產出了過多的手機卻賣不出去,這就會造成積貨,會加重小米的負擔,這也是雷軍急切上市的原因。但是貨量低了,銷量自然也就下來了。
原因2:渠道
華為的市場遍及歐美等國,並且這渠道早在4年前就已經建立了,所以說渠道解決了只管出貨就是,小米的渠道還是主要集中在印度,今年才開始大力發展歐美市場。
原因3:流暢性
我們都知道安卓機有一個非常不好的毛病,那就是吃內存,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沒有解決,小米的系統優化只能做到UI級別,而華為卻是可以深入到安卓的核心底層源碼,將系統調整到最適合自家麒麟處理器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軟硬體結合,這是小米達不到的。
原因4:檔次
雖然在國內我們專注性價比,但是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員工的平均薪資是非常高的,此前出了一張有關於各國平均工資需要多少天才可以購買到一部iPhoneXS的圖片,從那張圖上我們會發現,凡是時間短的大部分都集中在歐美國家。工資高了自然就不關心性價比了,所以小米的優勢在歐美等國並沒有什麼效果。
你覺得還有什麼原因導致了華為銷量這麼好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edaaf397cbf6080c9994dd206dfae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