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盧鬆鬆,點點上面的頭像,歡迎關注我哦!
馬雲的達摩院也不搞量子計算了,因為缺錢,整體裁掉了達摩院量子實驗室,把所有的設備都贈送給了浙江大學。
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總共30個研究員,人均年薪200萬,總共薪水支出6000萬,由阿里雲提供的算力。再加上其他一些投入,差不多投入幾個億。
現在,谷歌發論文稱實現了量子霸權。而達摩院的量子計算應該是沒搞出什麼成績,或者說根本見不到利潤,所以裁撤掉了。八年的投入換得這個結果,令人不免唏噓。
回想八年前,阿里曾費盡心思從美國挖來了量子計算領域的專家施堯耘,施堯耘隨後又引薦了其北大校友、D-Wave公司的鄧純青。他們當年帶著滿腔熱血回歸,希望能在國內推動量子計算的發展,帶來行業的顛覆性變革。然而,四年後隨著馬雲的離開,一切開始歸零。
自從馬雲離開後,阿里的整體氣質似乎發生了變化,對於公益項目的推廣也不如以往積極。再加上之前阿里因違規被罰款,市值大幅縮水至原來的五分之一,這一系列事件讓人感到阿里自身難保,不得不放棄了一些長遠投資,如「達摩院量子實驗室」。
如今的阿里已經轉變為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公司,對股東的投資負責。這似乎在傳遞一個信號:搞研發、搞科技投入大、風險大、收益小。相比之下,外賣、賣菜、預製菜等業務風險較小,收益快,套現快。
哦,對了,達摩院是馬雲起的名字!
盧鬆鬆是一位自媒體人、短視頻博主。也是創業者必看的帳號,關注草根創業圈、科技網際網路、自媒體和短視頻行業。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e8812dd165af81b9021b0de0fbd7c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