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隆德:農文旅融合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2023-09-25   光明要聞

原標題:寧夏隆德:農文旅融合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深秋時節,六盤山下的寧夏固原市隆德縣盤龍山莊,目之所及盡顯一派秀美的田園風光。風格迥異的精品民宿房鑲嵌在樹林間,遊人們結伴在林間穿行散步、拍照遊覽,享受愜意時光。

近年來,隆德縣充分利用六盤山區獨特氣候環境、優美自然風光、厚重農耕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休閒農業,不斷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休閒農業逐漸成為發展鄉村旅遊的新載體、壯大縣域經濟新增長點。

走進隆德縣鳳嶺鄉李士村,養殖園區的肉牛悠閒地吃草,依託家門口的產業,村民逐漸走上了致富路;土法榨油車間的爐子上翻炒著村裡自產的胡麻,手工醋坊里工人正用鐵鏟翻動醋糟,股股濃烈的醋香、油香撲鼻而來。

「我們發展產業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找新路子。」李士村黨支部書記齊永新告訴記者,該村挖掘傳統釀醋、榨油、刺繡等老手藝,發展手工食醋、石磨雜糧粉等特色產業,以手工醋、土方油、雜糧面帶動發展鄉村旅遊,讓遊客前來體驗觀摩,增加群眾的收入。

如今,以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用美景提升鄉村旅遊熱度,成為當下隆德縣「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註腳。隆德縣確定了以景區為核心、鄉村為突破、產業為重點、路網為紐帶,構建「一心、兩軸、一環、五板塊、多級點」的總體空間布局,明確農文旅發展方向和路徑;先後建成五星級鄉村旅遊示範點2家、四星級鄉村旅遊示範點2家、三星級農家樂35家,打造自治區最美鄉村公路2條,形成鄉村旅遊特色鮮明、業態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

作為中組部確定的全國首批「紅色村莊」,隆德縣城關鎮楊家店村和六盤山紅軍長征景區遊客中心只有一路之隔。通過建設村史館、紅星主題廣場、精品民宿等高標準基礎設施,順勢發展起了紅色旅遊。「預計今年村集體創收30萬元以上,民宿旅遊占大頭。」楊家店村委會主任杜曉英說。

隆德縣還挖掘隆德「罐罐茶」、特色暖鍋等特色文化美食資源,輻射帶動周邊群眾通過餐飲服務、發展民宿等就近就地就業。目前,全縣共發展休閒農業經營主體76家,2022年全縣休閒農業共接待遊客110萬人次,營業收入5311萬元,帶動農戶1326戶,從業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

隆德縣注重文化旅遊塑形鑄魂,通過首屆中醫藥養生大賽「農特產品」展銷會、「篝火晚會」「罐罐茶」比賽等文化節慶活動「小槓桿」,撬動經濟社會大發展。今年共舉辦大型文化旅遊活動15餘場次,吸引遊客28萬餘人參與,帶動直接性營業收入1800萬元;在景區景點、鄉村旅遊點、旅遊酒店等設立文創產品、農特產品專營店,線上線下銷售農特產品102.6萬餘元,農產品轉化為增收產業。

9月23日,隆德縣以「賞隆城秋韻,品土味特產」為主題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宣傳推介活動啟動,還發布了採訪推介線路。

線路一(親子非遺文化之旅):紅崖老巷子(深度打卡隱藏在巷子裡的書法、剪紙等非遺之家)—陳靳鄉新和村(體驗高台馬社火)—魏氏磚雕展示館(沉浸式體驗120年歷史的磚雕之美)——盤龍山莊。

線路二(探秘古韻自駕之旅):紅崖老巷子(了解「千年隆德縣,百年老巷子」的文化蘊藏)—清涼世界(清涼寺)—北聯池—伏羲崖—觀莊鄉前莊村(春賞油菜花)。

線路三(氧氣鄉村美拍之旅):紅崖老巷子—新莊村(心曠神怡)—齊岔村—李士村—神林山莊(休閒、觀光)。

線路四(紅色足跡研學之旅):紅崖老巷子(尋找紅色印記,聆聽革命故事)—六盤山長征景區—楊家店紅軍村(走長征路,讀長征史、登勝利山)—盤龍山莊—上樑公社。

隆德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廣斌說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堅持「文化鑄魂、旅遊塑形,以農促旅、農文旅融合」,發展景觀農業、觀光採摘、休閒垂釣等業態,打造一批田園康養和田園式花園式鄉景基地,擦亮「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名片,形成特色鮮明、業態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的鄉村休閒旅遊發展格局。(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 責編:邢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