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音
12月11日,北京迎來一場瑞雪。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遠洋小學校長一早發出倡導:增加「玩雪課」,給孩子們一個跟雪親密接觸的機會。海淀區五一小學本校區一年級行政組長也把語文課讓給了雪花:「孩子們,接下來這節課,咱們去玩雪,去真切感受一下大自然有多美!」
讓孩子在雪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這樣的教育理念值得點贊。課間10分鐘固然可以出去玩雪,但對於北京今冬的第一場大雪,對於難得銀裝素裹的操場,幾分鐘的碎片式玩耍顯然不夠解渴。把主課改成玩雪課,讓孩子們無憂無慮地親近雪花,對越來越內卷的教育環境來說,似乎是一種奢侈;但對孩子們的成長來說,卻是再好不過的一次審美教育。
孩子們在雪中的校園撒歡兒奔跑,一張張與雪為伴的笑臉照,在家長群得到齊聲喝彩。這是童年最天真爛漫的樣子,也是未來的溫暖回憶。停課賞雪,一些課程的教學節奏有所調整,但素質教育的課堂由此擴容。這節課,已經成為生動真實的自然課,更是一節情景交融的人生課。當高高的書堆里夾上了一片雪做的「書籤」,也會促使孩子們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以後的課堂和實踐學習中。
要給大膽創新的「玩雪課」點贊,更要給大膽發出「停課玩雪」指令的老師們點贊。2021年,雲南讓高三學生放下筆看窗外的「晚霞老師」,曾感染了即將奔赴考場的考生,無數網友送上讚美。無論是曾經的「晚霞老師」,還是今天的「雪花老師」,他們都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帶領孩子們感受美的心情。懷抱教育大愛,才會鼓勵孩子們邁出教室,趁著漫天晚霞還沒離去、漫天雪景還沒融化,親身感知這份大自然的饋贈。
對雪花的熱愛、對自然的探索、對世界的審美,往往比死記硬背的知識點更重要。打破應試教育,需要這樣寬廣的教育視野;培養身心健全的人才,需要這樣一節雪花課。(北京晚報)
[ 責編:王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