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生活啟示錄》里胡歌的父親;他是《萬水千山風雨情》里鄭嘉穎的父親;他是《刑警博客》里翟天臨的父親……
你可能對他的真名很陌生,但是他在這些影視劇里塑造的各種不同的「父親」角色讓每個看過的觀眾都拍手叫好。
他就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有「大陸秦漢」標籤的影星王詩槐。
沒人知道的是,這位演技一流,顏值在線的老戲骨,他事業如魚得水,情路卻抽刀斷水。
校服走不到婚姻,初婚聚少離多終破碎,獨自撫養孱弱多病的兒子,10年後再遇初戀重燃舊情,
他的人生就像舞台劇一樣,不看到最後,你永遠不知道結局是什麼。
01
校園般夢幻初戀,抵不過現實考驗
1957年5月27日,王詩槐在安徽合肥出生。
王詩槐的爸爸喜愛詩詞,當時正好讀到劉辰翁的「月入宮槐槐影淡,化作槐花無數」,於是便給兒子取名「王詩槐」,希望他長大以後可以成為一個「身材藏文墨懷若谷」的人。
青年王詩槐
受父親影響,王詩槐從小喜歡讀書,眉宇間依稀可見的書卷氣。
除了讀書,王詩槐也喜歡唱歌跳舞,從小學開始他就是班上的文娛委員。
1969年,12歲的他已經順利考取了安徽省京劇團和安徽省舞團。
但由於當時他年紀還小,父母認為繼續學習文化知識,於是他便繼續上高中。
當時王詩槐的文化成績在學校里是數一數二的,加上他文質彬彬知書達理的氣質,引來不少女性追求者。
也就是在這裡,他遇到了他的初戀——王筠。
王筠跟王詩槐是老鄉,兩人又是同個姓氏。兩個人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異,兩人也會經常討論課上的問題。
一來二去兩個人變成了知心好友。
他們經常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一起複習當天的學到的內容,時而暢享未來,也會一起唱歌,一起表演。
但是高中時期的他們,並不敢把內心深處對於對方的愛表露出來,所以也就各自埋藏在心,誰也不敢捅破這層窗戶紙。
1975年,高中畢業的王詩槐考入了安徽省巢湖地區文工團。
他在文工團裡面接觸了各種各樣的角色,在工作期間,王詩槐經常追隨文工團進城演出,經常外出表演也很好鍛鍊了王詩槐的表演能力。
1977年,全國恢復了高考,王詩槐和王筠相約一起考大學。而當時上海戲劇學院在安徽設置了考點,王詩槐決定報名參加這場考試。
但是上戲在安徽只錄取5名學生,但是報考人數直達5萬人。
王詩槐白天在文工團排練,晚上就挑青燈夜讀。
在面試的時候,王詩槐憑藉自身俊朗的外形,以及精湛的表演,被上戲錄取了,成為了萬里挑一的優秀學生。
而初戀王筠也考到了合肥一家有名的大學。
在踏上大學旅程之前,王詩槐終於按耐不住自己的內心跟王筠表白,兩顆火熱的心就此緊緊貼在一起。那年,王詩槐20歲。
因為大學兩個人分隔兩地,只能通過書信來表達對對方的情愫。
他們雖然沒有牽過手,也沒有約過一次會。
但是大學四年的他們惺惺相惜,通過書信討論生活和學習,互相進步。
在大學期間的王詩槐也沒有閒著,他先後參演了很多話劇,雖然都是一些小角色,但也讓他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期間上海電影製片廠還對他拋出「橄欖枝」,希望王詩槐可以成為他們《筆中情》的男主角。
但是校方認為當前仍應以學業為主,劇組雖然「三顧茅廬」但最終還是因為等不起而選擇放棄。
大四那年,王詩槐和王筠認為時機已經時尚,想先成家後立業。
於是便跟各自父母坦白了戀情,王家人倒是沒什麼意見,畢竟王筠是個非常優秀的姑娘。
但王筠父母就不幹了,自己女兒那麼優秀出色,應該值得更好的人。
加上他們一直對於做演員有偏見,覺得演員居無定所,到處漂泊不算,收入還不穩定,綜合考慮實在不能給自己女兒一個好的未來。
於是不管兩人怎麼做王筠父母的思想工作,他們都是咬死兩個字:不行!
畢業後,王詩槐被服從分配取到了安徽省話劇團。
雖然不是自己理想的劇團,但是好歹自己跟王筠終於要告別異地戀了。
沒想到王筠卻忽然決定跟他分手,理由仍舊是父母那裡她做不了工作,而她也不想再堅持下去了。
年少時的純潔的愛戀,終究抵不過現實。
1982年,上海電影廠致電王詩槐,希望他出演《張衡》里的張衡一角,但當時王詩槐剛被分手,精神狀態稍顯疲憊,
導演跟他見面後認為他的狀態暫時不能把張衡大膽創新的精神面貌展現出來,就讓王詩槐退而求其次出演了配角「馮少卿」。
電視劇《華羅庚》劇照
拍完《張衡》後,王詩槐決定調整自己的狀態,於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表演當中。
導演看到了他的變化,而當時電視劇《華羅庚》也準備開拍,正缺一個男主角,導演認為非他不可,於是便邀請他飾演華羅庚。
由於王詩槐長得頗有幾分神似華羅庚本人,再加上他能把華羅庚的角色塑造得淋漓盡致。
連華羅庚自己看了以後都大呼跟自己簡直像復刻的一樣,還主動跟王詩槐合影留念。20多歲的王詩槐從此開始片約不斷。
1984年,王詩槐正式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為其中一員。
第二年,曹禺話劇改編的《日出》邀請他演出,他在裡面飾演了方達生,
他把劇中處處碰壁,仍不甘心,還要立志「做點事,跟金八拼一拼」的書生形象塑造得非常鮮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他成為當紅小生。
一次,在跟安徽話劇團的同事聚餐的時候,他們說王詩槐事業有成了,也該找個對象了,於是就給他介紹了另外一個話劇團里的一個姑娘,也就是他的前妻——張曉明。
02
聚少離多不成婚,妻離兒病太坎坷
兩人初次見面,張曉明就給王詩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單純得像一張紙。
張曉明也是一名文藝工作者,兩人也偶有聯繫。
都說相親很容易閃婚,眼見雙方工作、年齡性格都蠻合得來,於是戀愛一年後他們倆就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後,王詩槐為了拍戲很少待在家裡,跟妻子的見面次數屈指可數。就連妻子懷孕的這段時間,王詩槐也因為實在太忙而沒有怎麼盡到做好丈夫的責任。
當時的王詩槐一心只有事業,只想要在演藝圈裡里出人頭地,但卻忽略了家庭,也忽略了妻子情緒上的變化。
後來張曉明為他生下一個大胖小子,王詩取「春江潮水連海平」中的海平兩字,取名王海平,希望他的一生得以風平浪靜,平平安安。
生了孩子的張曉明不想做家庭主婦,所以一出月子也是一頭扎進工作中,孩子直接丟給了隔壁家的一對老夫婦照看。
父母忙於事業,孩子成了留守兒童,身體的隱患也沒人發現,才會導致後來那一場無法挽回的大病。
這一天,王詩槐和張曉明都有空檔期,就打算帶兒子出去外面散散心。沒想到當晚孩子忽然發起了高燒。
王詩槐一看這高燒發的蹊蹺,立馬把孩子連夜送到醫院進行救治,但是因為高燒持續時間太長,已經把腦子燒壞了。
換句話來說,兒子的智力受損且無法修復,這對於王詩槐來說簡直是個噩耗。
經過這件事後,王詩槐決定推掉部分工作,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庭。
但是長期沒有跟妻子一起生活,忽然相處起來反而矛盾越來越大,加上孩子的情況時好時壞,兩人終心力交瘁。
於是1985年,王詩槐跟妻子終於分道揚鑣,好聚好散,兒子則留在父親身邊。
分手後沒人帶孩子怎麼辦?一開始王詩槐不想讓兒子跟自己分開,於是他去哪裡拍戲都帶上他。
需要他對戲的時候,他就叫工作人員留意一下孩子的情況。
不需要他對戲的時候,他就陪在兒子身邊,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
晚上孩子入睡了,他就熟悉第二天的劇本內容。
但是這個情況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很快王詩槐就發現,自己的精力根本跟不上,有時候白天拍戲的時候,他出現了打呵欠,犯困的情況,很難集中精神拍戲。
束手無措之下,他打通了合肥老家的電話,把孩子交給自己爸媽來照顧。
有了父母的分擔,王詩槐則專注投身演藝事業,那個時候他拍了不少電影,像是《詐騙犯》《月落玉長河》等,每一部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後來,他覺得兒子叫海平,卻一直不太平,於是他把兒子的名字改成了「王奕丁」希望他即使一個人也可以神采奕奕。
巧的是,從名字改完沒多久開始,王奕丁的身體也開始出現了好轉,不再需要長期依賴藥物,只需要偶爾例行檢查,連康復治療的次數也慢慢減少。
王奕丁也開始會幫助爺爺奶奶分擔家務,可以自如進行閱讀寫作,這讓王詩槐感覺又驚又喜。
03
苦盡甘來終是甘,守得雲開見日出
一次,他帶兒子前往康復中心的路上,巧遇自己的初戀王筠。
雖然多年沒見,但是他們倆還是一下子認出了彼此。
王詩槐內心很激動,這麼多年來其實他內心深處一直難以放下王筠。
兩人坐在來侃侃而談,王筠才知道王詩槐這些年吃了很多苦,不僅要帶兒子各種需求救治方法,還要為高昂的醫藥費不停接拍戲。
而王筠早在幾年前跟前夫性格不合也離了婚,現在還是單身狀態,而她的心裡也一直裝著王詩槐,只是當年拗不過父母的堅決。
時隔多年兩人又成單身,這不是天意是什麼?
但王詩槐此時卻有點局促不安了,因為自己分手就算了,兒子又是這樣一個情況,如果跟王筠在一起,那麼對她實在太不公平了。
但王筠卻直接對王詩槐表明了自己的本心:「我以前做的最錯誤的決定就是沒能堅定我們的感情,但是這一次我再也不想錯過了!」
王筠也讓王詩槐放心,她一定將兒子視如己出,不會讓他的兒子受到傷害。
王詩槐被王筠的話深深觸動,幾次泣不成聲。於是他們終於勇敢地走在了一起,很快就結婚了。
婚後不久,王詩槐怕王筠一過門就要當繼母難以接受,於是打算把孩子送到自己爸媽身邊。
王筠認為此時的王奕丁正式需要父母陪伴關愛的時候,她認為自己可以把兒子照顧好,於是,照顧孩子這件事就全權交給了王筠。
王筠每天給孩子準備好愛吃的飯菜,送他上下學,定時詢問老師他在學校里的狀況。
她每天堅持給他熬藥,幫他做康復訓練,王奕丁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
婚後第二年,王詩槐和王筠也有了自己的女兒。
於是王筠辭去工作,全心全意在家裡照顧兩個孩子。
這個時候王奕丁已經長大了,王筠也給他布置了一個屬於王奕丁自己的房間,還給他貼了王奕丁最喜歡的足球明星作為壁紙。
雖然有了自己的孩子,王筠對於大兒子的關心始終如一,這也讓王奕丁深受感動。
王奕丁也跟妹妹王奕佳相處的非常好,很多一母同胞都不一定有他們關係那麼好。
有了王筠這樣保護傘,王詩槐在事業的前線也是發展得風生水起。
王詩槐這一生雖然事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但是在感情上可謂是道路鋪滿荊棘。
經歷愛而不得,兒子患病,束手無措分手,再遇真愛……這些經歷成為了他塑造各種各樣角色的另外一種武器。
短短几年時間,他出演了《燃燒的玫瑰》《臥底》《月落玉長河》《一級機密》等數十部影視劇,都獲得了很不錯的收視率。
王詩槐跟著名表演藝術家達式常也是多年的好友,他們經常一起聚餐,聊聊人生百態,他們都曾是影壇上的風雲人物。
跟達式常從始至終的愛戀不同,王詩槐的感情充滿了跌宕起伏。
雖然前半生風浪不斷,但是後半生他卻收穫了滿滿的幸福。
這也正如2005年王詩槐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說的一句話:「走過情感的滄桑,我算是眾里尋她千百度,終於找回了一度失落的真愛,儘管晚了些,遲了些,但別有一番景致。今生今世,我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