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回來了|唱美術和畫音樂的,一起玩魔術吧

2022-07-08     超級奶爸

原標題:周杰倫回來了|唱美術和畫音樂的,一起玩魔術吧

(一)前奏 | 一夜K歌

《最偉大的作品》新發,前奏有點長,抽空說件跟周杰倫有關的往事。

很多年前,我們幾家媒體去青島採訪周杰倫,有人把十八歲的莉莉託付給我們,她是周杰倫的忠粉。

活動一拖再拖不開始,大家在室外的現場熱成狗。突然,主辦方宣布:周杰倫先生食物中毒,來不了了。我心想壞了,這麼多人早就等急眼了,要鬧事。

然後我目瞪口呆地見證了一個萬人號啕的場景。沒有人鬧意見,他們很單純善良,除了心疼沒別的想法。我為自己狹隘而老朽的心態感到慚愧。

當晚,為了安撫哭個不停的莉莉,我們帶她去K歌,很快我們就後悔了。五音不全的她把所有周杰倫的歌都點了,慘絕人寰地一直唱,不會唱的就放原音。我和時報的歡歡等人尬坐一旁,不會唱,也不敢換歌,腳趾摳地咬牙硬撐。

幾個月後,採訪重新啟動,莉莉如願以償見到了周杰倫——一個瘦小謙遜的24歲男孩,笑嘻嘻的,不怎麼會說話,有點手腳沒處放。大家嚷嚷讓他唱歌,他眼睛一亮,連連說唱歌,唱歌好,可以唱歌。但是主辦方不讓唱,大概有什麼合約的限制。

採訪內容也忘了,只記得當晚我寫完稿子沒存檔就死機了,靜默一分鐘,重新再寫。

莉莉和我至今交好,她成了又靚又颯的職場精英。不久前提起那夜的K歌,她說不記得了。此時距周杰倫最後一次發專輯已經過去了六年。

(二)開場 | 他又來了

食物中毒事件十九年後的一天中午,隨手翻翻朋友圈,咦?周杰倫回來了?烏泱泱一群怪人從那首新歌中彈射而出,他們是瑪格利特、達利、常玉、凡高、莫奈、蒙克、馬蒂斯、徐志摩。除了徐志摩,其他都是偉大的畫家,並且是畫家中的異類。

這首像瓜地馬拉爆炸果一樣的歌叫《最偉大的作品》。我是畫畫出身,愛音樂但不懂音樂,只是看到畫家們覺得很親,所以抬手敲了這篇。

對著手機,我看不清字也聽不清詞,這很周杰倫。

有人會說該歌的旋律和節奏無非是《夜的第七章》《稻香》《以父之名》甚至蔡依林《布拉格廣場》等等的重複,但或許,這場穿越百年的懷舊,懷的不光是別人,也有自己。

我還是原來的我。如果我本來就很好,為什麼非要用改變來證明什麼呢?

一分零十秒的前奏結束,穿越到1920年samaritaine百貨(成立於1869年)的魔術師周杰倫開始唱歌:哥穿著復古西裝,拿著手杖彈著魔法樂章,漫步走在莎瑪麗丹,被歲月翻新的時光。望不到邊界的帝國,用音符築成的王座,我用琴鍵穿梭1920錯過的不朽。

如果真有穿越,如果我認識古一法師或奇異博士……人們常常這樣想,包括被學業重壓的孩子,他們想帶著中考或高考答案回去。所以,空氣中出現的那個半透明漩渦真是迷人,我跳進去了!我又跳出來了也!我再跳進去!

周杰倫從時光隧道中找來很多畫家,大家彼此捧場。音樂向左,繪畫不一定非向右,一起往下聽吧,唱美術和畫音樂的。

(三)瑪格利特 | 誰在窺探我的心

周杰倫唱道:偏執是那馬格利特被我變出的蘋果,超現實的是我還是他原本想畫的小丑?不是煙斗的煙斗,臉上的鴿子沒有飛走,請你記得他是個畫家不是什麼調酒。)

魔術師把畫家鼻子上的紅球變成了橙子,又變成了綠蘋果,啊哦,原來《人類之子》是這麼誕生的。

看這幅自畫像原作的話(下圖),最雷人的是蘋果後面的那隻左眼,戴著圓頂禮帽的瑪格利特窺探了我們無處躲藏的心。

這蘋果,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嗎?我以為它是紅的,但它當然有可能是綠的。

《形象的叛逆》瑪格利特

《形象的叛逆》是瑪格麗特另一幅超現實代表作,畫的是煙斗,畫面下方有一行字:這不是一支煙斗。

那這又是什麼呢?是畫布?是顏料?是記憶、是嚮往、是主觀意識的隨意成像?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思想的河,所以煙斗已不是煙斗。

(四)達利 | 把不適完整地還給你

(周杰倫唱道:達利翹胡是誰給他的思索,彎了湯匙借你靈感不用還我。融化的是牆上時鐘還是乳酪,龍蝦電話那頭你都不回我。)

《永恆的記憶》達利

小時候家裡有本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當時看不懂,但裡面的插圖很記得,其中就有達利《永恆的記憶》。柔軟的鐘表令人沮喪,所有事物太過光滑,沒有質感的質感泄露出不安。時間到底是在無可挽回地融化,還是如你所願停止了?這是寫實的夢境,也是現實的驚恐。其實,超現實主義裡面,全是現實。

據說達利用勺子控制自己停留在夢與現實的邊緣

周杰倫在那首《反方向的鐘》里照樣渴望逆轉時空:「從反方向開始移動,回到當初愛你的時空。所有回憶對我進攻,我的傷口被你拆封。」

《由飛舞的蜜蜂引起的夢》達利

《夢的解析》里還有一幅達利的畫,令年少的我頗為不安,《由飛舞的蜜蜂引起的夢》。石榴中冒出怪魚,魚口中蹦出老虎,虎口中鑽出長槍,睡夢中的女人被槍刺中,蘋果和水滴懸空,大象腿長如桅杆。這是達利在夢與現實邊緣感受到東西。但凡令人不適的東西,基本都是又詭異又真實的。

《最偉大的作品》中唱到的龍蝦電話(依然是達利作品)照樣令人不適,mv畫面中沒有出現。

有些大師,就是把你的不適完完整整還給你的人。

(五)常玉:終於有人想起他

(周杰倫唱道:浪蕩是世俗畫作里最自由不拘的水墨,花都優雅的雙腿是這宇宙筆下的一抹,漂洋過海的鄉愁種在一無所有的溫柔,寂寞的枝頭才能長出常玉要的花朵。)

一回到中國風,周杰倫就更加自如,我是說歌詞。

《聚瑞盈香》 常玉

常玉一生我行我素,追求精神自由。他的朋友徐悲鴻強調素描功底,他卻自始至終搞抽象。他堅持自己的畫風,如同周杰倫堅持自己的曲風。他默默地死在了巴黎,是讓煤氣熏死的,後來被稱為世界級繪畫大師。他死後十三年,有個叫周杰倫的男孩出生了。五十六年後,周杰倫想起了他,穿越到他身邊欣賞他、鼓勵他,孤獨太久的他受寵若驚、眉飛色舞,恨不得把心掏出來。魔術師催開了枝頭的花,畫家驚艷了,隨後完成了那幅《聚瑞盈香》。

郎朗也穿越過來,和周杰倫合奏鋼琴,兩個胖胖的中年男人惺惺相惜。常玉睜大眼睛投入地聽,他的小提琴恐怕已落滿了灰,以前他經常在咖啡館演奏。

MV進行到這裡應該是個亮點,周杰倫懂常玉,知道他六十六年的生命中,等待的應該就是知音和朋友。

但這個亮點,多半也會跟常玉本人一樣不為人知。

(六)馬蒂斯、凡高、蒙克 | 喊就大聲點

(周杰倫唱道:小船靜靜往返,馬蒂斯的海岸。星空下的夜晚,交給梵谷點燃。夢美得太短暫,孟克橋上吶喊。這世上的熱鬧,出自孤單。)

從歌詞看,這幾個人名,台譯法和大陸有所不同。馬蒂斯,凡高,蒙克——突然想起了鍾情凡高的楊大魯老師,他的《囚徒》就把那些藝術家和自己囚在了一起。

《囚徒》楊大魯

若從未被囚,就不會嚮往自由,這世上的熱鬧出自孤單。馬蒂斯在曠野如野獸嘶吼,凡高在夜空伴流光飛舞,而蒙克,他橋上一聲喊,看到的人都聽見了,聽見的人都心碎了。你是在替我受過嗎?你是在替我釋放嗎?你是在替我呼救嗎?那你大聲點。

馬蒂斯畫了很多陽台的風景

凡高的這幅《有絲柏的道路》其實比大名鼎鼎的《星空》更有感覺

蒙克的《吶喊》。 事實上, 一個

孤單

恐懼的人常常是不出聲的,若開始喊,多半已經是承受的極點。

(七)莫奈:若我遇到那些水墨

(周杰倫唱道:花園流淌的陽光,空氣搖晃著花香,我請莫內幫個忙,能不能來張自畫像,大師眺望著遠方,研究色彩的形狀,突然回頭要我說說我對自己的印象。)

大學同桌超喜歡莫奈,他多次用寧陽話讚美「四棵素」(四棵樹)——這幅畫沒大有人提起。四棵白楊等距離正面排開,以完全open的姿態纖細地、傻傻地站在人們面前,連角度變化都沒有。沒有樹冠,水中是它們的倒影。這種天真坦然震撼了20歲的我們,為什麼毫無節奏的、柵欄一樣呆板的四根棍子如此有美感到極度舒適?

《四棵白楊樹》莫奈

印象派和超現實的主要區別之一大約就是,它們不太傳遞焦慮和恐懼。

莫奈畫了無數張睡蓮

所以更多的人愛莫奈。如果沒有莫奈,世間會少了多少美好。他一直畫睡蓮、畫睡蓮,那麼美的睡蓮。然而他見到中國工筆畫家筆下的蓮,該是怎樣的感受呢?

魔術師周杰倫把莫奈帶到了中國畫的世界

《親愛的提奧》是凡高和弟弟提奧的書信集,書很厚,可見兄弟情深。凡高在信中多次提到,自己從國外畫中大受啟發,甚至曾經牆上貼滿了國外畫。

但假如他見過中國水墨,應該會更驚喜吧。莫奈同樣會如此。可惜那時的中國殘破灰暗,擠不出漂亮的顏色給世界觀看。

(八)徐志摩:巴黎的鱗爪 感傷的文法

(周杰倫唱道:停在康橋上的那隻蝴蝶,飛往午夜河畔的翡冷翠。遺憾被偶然藏在了詩頁,是微笑都透不進的世界。巴黎的鱗爪,感傷的文法,要用音樂翻閱。晚風的燈下,旅人的花茶,我換成了咖啡之後他就愛上了苦澀這個複雜詞彙,因為這才是揮手向雲彩道別的滋味。)

在眾多的畫家之後,又補上一個文學家徐志摩,他也曾在巴黎流連,後來出版《巴黎的鱗爪》。其實很多東西需要以文字為總結。

高中時被徐志摩的一首詩給齁住了,名字叫《別擰我,疼》,這個標題啊,提一次笑一次。感傷的文法,到了後世竟成了笑話。

魔術師把茶變成了咖啡,原來苦澀更為誘人,就像「疼」這件事,總能刻骨銘心。

(九)謝幕

(周杰倫唱道:「世代的狂,音樂的王,萬物臣服在我樂章。路還在闖,我還在創,指尖的旋律在渴望。世代的狂,音樂的王,我想我不需要畫框,它框不住琴鍵的速度,我的音符全部是未來藝術。」)

這段歌詞,大概就是有人判定周杰倫自詡偉大的證據。

安啦,沒那麼多事兒。之所以最後才提及這段副歌,確實是因為這幾句用力過猛,不太協調。但是想一想,我們現在最累最難的事兒不是開口,而是收聲,總要硬硬地把真實的自己拽回來、按下去,防止擦肩而過時彼此狠狠側目。

在各自驚恐又互相鄙夷的人群中,留著這些粗糙的毛刺,也是勇氣。反正MV中提到的都是異類,擺明了自己也不想太平常。

想說的太多,人未必有耐心聽,所以用唱的不行,必須rap。

整首歌來看,兩段鋼琴非常提神,從不能說的秘密推進到斗琴,有上揚趨勢。小提琴幾乎貫穿始終,恍惚中以為是常玉演奏的。就mv劇情來說,我最喜歡的也是常玉單元,建議給演員加雞腿。

Bug大多在歌詞中,其他不細說,主要的一點,個人感覺如果不直接提這些畫家的名字就好了,有點像令人出戲的旁白。既然決定做這樣的作品,就不要太擔心人看不懂,故事可以容後再講,反而能生出很多延展性。

「路還在闖,我還在創」,這是周杰倫本次的宣言,同為七零後的我們,自覺破刀不老的,都跟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0cdd1e750f6df6e15124e7d2e043d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