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提升蘋果股價的兩個大殺招

2023-10-10     巴倫周刊

原標題:能夠提升蘋果股價的兩個大殺招

投資者要麼需要對該股進行峰值估值,要麼需要改善成長性。

從長遠來看,做空對蘋果(AAPL)沒有意義。不久前,這家科技巨頭剛剛成為第一個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的美國公司。即使目前市值為2.7萬億美元,它仍然是全球估值最高的公司——遙遙領先余同行和其他。

雖然聯合創始人、「英雄人物」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喜歡將蘋果的成功歸功於自己,但在蒂姆·庫克(Tim Cook)的領導下,蘋果增加了2.5萬億美元的市值,庫克於2011年8月接任蘋果執行長一職。按照這一衡量標準,他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企業高管。

正如我在蘋果最新季度業績公布後所寫的那樣,(該公司總部)庫比蒂諾有些不對勁。自發布財報(發布iPhone 15期間)以來,該公司股價已下跌超過10%,但沒有像往常那樣引發大量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蘋果混合現實耳機Vision Pro預計將於2024年初首次亮相,但華爾街沒有人認為該產品會推動公司的增長。同時,目前市場上沒有蘋果生產汽車的跡象,而且公司不太可能準備發起一些改變這種現象的收購。

距離蘋果下一份財報只有幾周時間,該公司收入可能會連續第四個季度同比下降。

為了恢復有意義的銷售增長並重振股價,蘋果需要取得重大勝利。目前,我能看到兩條潛在的路徑:第一,蘋果需要制定一個關於生成人工智慧的清晰戰略;第二,它應該考慮建立一個網際網路搜尋引擎,這點我稍後會談到。

蘋果已經在多種產品中使用了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並且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其 iPhone和Mac處理器中加入「神經引擎(neural engine)」,用於FaceID人臉識別等功能。但到目前為止,蘋果對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和大型語言模型一直保持沉默,儘管它在其他智能技術方面已經有了全力投入。

在對蘋果過於悲觀之前,我應該指出,該公司的領先地位恰恰來自於它「科技追隨者」的定位。例如,iPod音樂播放器是在2001年推出,但早在幾年前,新加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Creative Technology)就推出過一款開創性的音樂播放器設備。而iPhone於2007年6月推出時,加拿大通信公司Research in Motion(RIM)打造的黑莓手機已經是當時的市場領導者之一,在截至2008年3月的財年中收入增長了98%,然而短短几年之內iPhone銷量飆升,RIM則退出了手機業務。

這就是說,蘋果還沒有失去AI市場,至少現在還沒有。但它需要儘快行動起來。

蘋果最需要人工智慧注入的服務是數字助理Siri——12年前首次應用於iPhone 4s。

如今,隨著ChatGPT出現,Siri看起來已經完全過時了,而且還在日益老舊。

OpenAI近期宣布,計劃為其ChatGPT聊天機器人添加語音介面。上周,谷歌也推出了類似Siri功能的新版Google Assistant,它將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在Bard聊天機器人上——這一組合將允許Google Assistant(通過「OK Google」召喚)起草社交媒體推文,並且搜索電子郵件和文檔。同時,Google Assistant將為Android和iOS兩個系統提供服務,意味著一些iPhone用戶可以選擇它而不是Siri。

在沒有新的業務增量下,蘋果股票面臨另一個挑戰:價格昂貴。上周,KeyBanc分析師布蘭登·尼斯佩爾(Brandon Nispel)將該股評級從「增持」下調至「與行業同步」。在他下調評級前幾個月,Loop Capital、瑞銀和羅森布拉特證券(Rosenblatt Securities)都採取了一系列類似舉措,這些公司都對蘋果的高估值和負增長率感到不安。

尼斯佩爾指出,即使在最近的財報暴跌之後,蘋果股價的交易價格是他對2024財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預期(Ebitda)的18.5倍,也是預期自由現金流的25倍。

尼斯佩爾還表示,蘋果上述兩項指標,均高於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溢價,這與過去10年蘋果股價折價情況有所不同。

為了證明蘋果股價從現在開始上漲是合理的,尼斯佩爾得出的結論是,投資者要麼需要對該股進行峰值估值,要麼需要改善成長性。不過,他對這兩種情況的出現都沒有信心。

「你正在為一家沒有真正成長性的公司支付了溢價。」尼斯佩爾說。

他表示,隨著競爭的加劇,特別是在中國市場,蘋果的iPhone升級量達到「歷史最低」,而美國無線運營商只提供適度的升級激勵。

尼斯佩爾預計,今年iPhone產量將與去年基本持平,這得益於一年前零部件供應短缺的一些被壓抑的需求。

與此同時,他認為蘋果在司法部針對谷歌的反壟斷案件中面臨風險,該案件目前正在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審理。該案的衝突焦點部分來自於谷歌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費用,以保持其作為iPhone Safari瀏覽器中默認搜尋引擎的地位。

尼斯佩爾對此談到,如果法院做出對谷歌不利的裁決並迫使雙方關係破裂,這對蘋果來說將是「巨大的負面影響」。不過,這或許是蘋果開始開發自己搜尋引擎的一個很好理由,即使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彌補收入損失。

文 | 埃里克·J·薩維茨(Eric J. Savitz)

編輯 | 曹妍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3年10月6日報道「Apple Stock Needs a Win. Here Are 2 Big Ideas」。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c7ca3dbb2c7126beb5d203e6375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