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第3的哥倫比亞大學電子工程offer成功拿下!

2020-04-16     上海前途出國留學

【聲明】

本文由上海前途學員完成,經作者同意,

由上海出國讀研(微信公眾號:SHCGDY)

排版發布


為了幫助更多懷有出國留學夢想的學生,早日找到自己的目標可以有所啟發,我們先後推出了學長姐親述逐字稿、制勝美研申請等等版塊,讓這些「過來人」一一分享關於申請大學及留學生活的點點滴滴。針對申請中所涉及到的標化、活動、文書等等更為細節的內容,我們推出全新版塊「2020美研早錄取故事大賞」,通過採訪的方式,將學長學姐不同的錄取經驗和感受分享出來。


基本背景:H同學


海本 EE&CS專業

GPA:3.5+ GRE:330+

錄取學校:Columbia University;Duk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Cornell University;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出國


我本科是在美國讀的EE&CS,自己也比較喜歡這個專業,課程內容上軟體、硬體方面都有涉及,這個專業相對來說就業崗位多。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每一家企業和公司都需要合適的計算機軟體和硬體來支持公司的運營。現在找工作的門檻也基本都需要研究生的學歷,所以選擇繼續讀研。研究生項目是一年半,我自己的未來規劃是打算上一個學期先找實習,看看工作機會怎麼樣,不好的話可以考慮在本校讀個博或者去別的學校讀博繼續深入學習。


選校


選擇學校上還是要看是否適合自己。但是學校的排名也很重要,能看出一個學校、專業的教育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否在這所學校得到更好的發展,擁有國際視野,了解國外的文化知識。我在選校上比較看重專業排名,有選擇排名前10的院校作為衝刺,還有排名10-20的院校。


如果你的目標是拿到碩士學位就在美國找工作,那地理位置一定是首選。如果留學的目的是將來拿到學位後歸國,那麼除了學業因素外,名校一定是不二的選擇。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方向的選擇不僅僅取決於興趣,同時也取決於你當前所從事的學習和研究,以及你本科階段的專業基礎。



有的同學會問,我本科的專業沒有方向,那我肯定會選擇這個大範圍內自己喜歡的方向了。也會有同學說,我研究生階段的方向並不是我感興趣的我不想申請這個方向,浪費時間,其實這些想法都是正確的。我很支持有一定想法的同學,其原因很多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我只是想提醒大家一下,如果你在興趣方向上並不具備任何的基礎或者背景,或者即使擁有也並不是非常豐富的背景,那麼申請的結果很大可能就是沒有結果!這個是很現實的情況,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你的背景與你申請方向的脫離。


有的同學問,那麼我在CS範疇內進行分支方向的調整,而不是跨專業那也不可以麼?我的回答是,沒有不可以的事情。只是我們的研究是在於可行性的大小,分支方向的調整可行性相對高一些,不至於隔行如隔山,但大家要知道,既然研究方向彼此分開那麼必然有著它們獨立的特點,如果一定要轉換的話,那麼就要下更大的工夫更多的精力去深入的學習和研究這個方向。可是我們要知道即使這樣的話是否可以對於我們背景有本質的改變仍然是個未知數,所以還是奉勸大家慎重處理。


實習


實習上,我暑假有在上海某公司做過為期3個月的單片機軟體開發科研上個是跟著自己學校的教授,我的教授主要做計算機視覺這方面的東西,就一直在跟著教授學習。


實習對碩士申請幫助很大,科研經歷也可以起到和實習相同的作用。有些同學在大學期間,將精力全部投入到課程學習當中,GPA優異,托福、GRE/GMAT成績也極為優秀,但卻忽視了重要的一點——能夠打動美國名校招生官的實習與科研背景。要知道,美國大學非常重視學生在本科期間參加過什麼樣的科研與實習項目,如果學生學術背景不夠突出的話,也會被拒絕。建議大家可以提早開始實習,我實習也是大三暑假才開始,有點兒晚了,大三下找的教授,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趁早!


語言準備


我考了GRE,托福不需要考,我覺得大家可以報班備考,會更加省時省心,GRE一定要多刷題!GRE最重要的就是單詞,無論是V還是Q首先都需要有足夠的詞彙量來看懂題。GRE的生詞較多,但不需要會讀會拼,只需要認識即可。我曾買了一本要你命3000,但對於我來說可能背詞彙書的效率不是很高,最後主要還是通過做填空或者閱讀的過程中整理生詞並大量反覆,理解性地背誦。具體的背單詞方法因人而異,但是準備GRE一定要持之以恆地提高詞彙量。


GRE的填空題十分有邏輯性,對於詞彙的要求最高,很多時候一道題六個選項很可能一個單詞都不認識。但很多題目都會有關鍵詞,通過某幾個詞就能大致理解句子並推斷出選項。閱讀部分和托福相比難度稍大,都需要大致理解全文的思路和內容,即使是細節題選項也會同義替換。考試時間每個section只有半小時較為緊張,V部分的做題速度一定要提高,我在準備verbal時主要還是以刷題尤其是機經題為主,和托福這種語言能力考試相比GRE還是比較應試的,可以通過大量刷題來提升自己verbal部分的語感和做題能力。


申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我覺得申請中最困難的是一開始的時候,當你如果什麼成績都沒有,你會很焦慮,尤其是再跟其他人對比後,別人的申請材料,實習經歷都很充足,你會更慌,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所以如果你很早都開始準備這些會更加遊刃有餘,在簡歷里也可以寫很多東西。找教授要推薦信我一開始覺得也很難,美國的academia圈子其實非常重視「關係」, 如果申請中擁有對方耳熟能詳的大牛的推薦信,可以說是有決定性作用的;套磁這一環其實也是儘可能的和教授提前「搞好關係」, 這在決定錄取的最後committee討論一環很有作用。


亮點


一是自己標化成績還算不錯,二是準備文書、PS這些也有不斷的打磨,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很好;三是運氣吧,實習經歷和學校做research經歷在申請過程中學校也會比較看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bQChnEBrZ4kL1Vi1bK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