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是出一家之言,結兩姓之好。男女想要結婚,並非如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它不僅是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問題,更涉及到雙方家庭的對彼此的態度。
不論是男方,還是女方,既然願意促成這段婚姻,那首先得做到的就是彼此尊重。尤其是男方家庭,更該學會尊重自家未過門的兒媳婦,在婚前就該表現自己的誠意。
什麼能夠衡量男方家庭的誠意呢?
很多人想到了彩禮。他們認為,彩禮的多寡,是男方家庭對於兒媳重視程度的一種象徵,是誠意的一種表達。
這句話,的確有一些道理,但並不絕對,它只是一種外在形式的表現而已。
有所餘力的家庭,為了表現自己的誠意,的確可以用高額的彩禮表現自己的重視。但你能說那些拿不出高額彩禮的家庭,就真的一點兒誠意也沒有嗎?
並不能。
女人要明白,有因才有果,彩禮就是男方誠意的一種結果反應,真正的因在對方的態度上。對於條件一般的家庭來說,女人只要確定了男方一家的態度是否端正誠懇,那大可不必要高額的彩禮,免得傷害彼此的感情。
但若是男方家庭明明有能力去付出這份彩禮,卻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去推脫,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女方讓步,那女人完全可以選擇放棄這段婚姻。因為他們的態度早已表明了一切,除非你性格特彆強勢,否則你嫁過去也只是被欺負而已。
距離結婚還有一個月,彤彤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原本是個大喜事,可彤彤的婆婆卻折騰了一番,鬧得兩家人都有些不開心。
婆婆之所以折騰,還是因為彩禮的問題。
當初談婚論嫁的時候,雙方家庭都商量好了:男方給18萬的彩禮,女方陪一輛十來萬的小車,婚房的問題雙方父母可以幫助,但主要靠小兩口自己。
一開始,婆婆並不願意出這18萬。並不是因為他們家拿不出來,而是因為她不想拿,她覺得兩個人既然是自由戀愛,那就不該要彩禮才對。
幸運的是,彤彤的老公魏延是個拎得清的男人,好說歹說勸住了自己的母親,並且向女方家庭承諾,這18萬的彩禮一分都不能少。
婆婆被兒子勸住了,但彩禮卻遲遲沒有交給彤彤。彤彤雖然有些不舒服,但是卻也沒有要求婆婆太多,想著結婚前婆婆總該給自己的。
於是,兩家人就開始歡歡喜喜的準備起了婚事,可誰知道,偏偏這個時候,彤彤懷孕了。
婆婆似乎覺得自己拿住了彤彤的把柄,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她沒有關心自己即將出生的孫子孫女,而是想起了彩禮這個問題。
於是,她沒和自家兒子老伴商量,直接就打電話給彤彤的父母,說:「誰讓你女兒不爭氣,她懷孕了,這彩禮我們就只能給一萬八。要是不答應,那你們就讓她去打胎好了,我兒子那麼優秀,再找一個黃花大閨女也很容易!」
婆婆的話把彤彤一家氣個不輕,彤彤直接質問魏延,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想不想過了,要是不想過了,大不了就分手算了。
魏延也是這個時候才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掛了電話,他就找母親大吵了一架。
按照以往,婆婆該妥協的。可這一次,她卻異常的堅定,甚至還將自家的戶口本給藏了起來,說不這麼辦,兩個人別想結婚。
最後還是彤彤一家妥協了,收了一萬八的彩禮後,彤彤就和魏延領了證,舉行了婚禮。
因為婆婆的出爾反爾,彤彤結婚後並不願意和婆婆住在一起。她便說動魏延,兩個人搬出去自己單獨過日子,就連坐月子,她也沒想著找婆婆來幫忙。
而彤彤的婆婆,覺得魏延有了媳婦忘了娘。於是她便故意拿喬,不去過問彤彤懷孕生子的事情,等著對方來請自己。
可左等右等,等到彤彤生了孩子,她才等到兒子的電話。通過兒子,她才知道,彤彤直接訂了一個月子中心,出院後就打算住進去了。
這月子中心,少說都得花個三五萬。婆婆一聽就心疼了,連忙對兒子說,她願意去照顧彤彤,那月子中心得退了。
魏延心裡是有些怨自己母親的,面對母親的要求,他直接就拒絕了,他說:「媽,當初結婚因為彩禮的事情,我們家就虧待了彤彤,這一次,說什麼我也要順她的心。您就別操心了,安安心心的過日子吧,等到孩子大了,我們一家三口再回來看您。」
聽著自家兒子疏離冷淡的話語,婆婆第一次有了後悔的念頭。而更讓她悔青腸子的是,孩子百天後。
自從彤彤生下孩子這幾個月來,為了拉近婆媳之間的感情,也為了自己的孫子,婆婆經常性來探望彤彤,每次都會帶一些東西,有給孫子的,也有給彤彤的。
每次來的時候,她也會旁敲側擊的問彤彤,孩子的名字有沒有取好,要是沒取好,她可以幫著一起取。
可彤彤卻軟硬不吃,每次婆婆問,她都是敷衍過去了。直到孩子滿了一百天之後,婆婆才無意間聽到自家兒子說,孫子的大名已經取好了,跟著彤彤姓。
婆婆一聽就有些發懵,他就質問魏延,到底為啥要跟兒媳姓?孫子是魏家人,怎麼就不姓魏了?
魏延的理由很充分:當初彩禮的事情就委屈了彤彤,這個時候,孩子想跟誰姓就跟誰姓,彤彤高興就好。
婆婆這下子是真的是悔青了腸子。她完全沒辦法去阻止兒子做的事情,只能不停的抹眼淚,和別人討伐兒子的不孝。可沒有多少人同情她。
—END—
說實話,如果不是彤彤遇到個拎得清的男人,如果不是她自身性格強硬的話,可能她的婚姻最後也只能是個悲劇。
有些婆媳為何就無法和諧相處?因為從一開始,兩個人就站在了對立面。尤其是有些婆婆,在兒媳還沒嫁進門的時候,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辱兒媳,那兒媳能和你好好相處嗎?
而這件事的源頭,看似是彩禮的問題。實際上卻是婆婆的態度問題,如果她能守信用,能表現出自己的誠意與重視,那這個故事將會有另外一個結局。